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提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新编中学中国古代史教材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表述 ,从而使该部分内容更加丰满。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 ,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因此该部分内容又往往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宏扬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 ,其意义就更加深远。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宗旨是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知识梳理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  相似文献   

2.
赛珍珠是历史上首位通过创作以中国为背景的文学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赛珍珠作品中渗透的儒家思想向西方世界展现了有灵有魂的中国。赛珍珠的四部作品《大地》三部曲、《龙子》、《群芳庭》、《我的中国世界》,分别蕴含了儒家家礼中的"孝礼"、对国家的"忠义"、推己及人的"爱人"精神。而这一切又都归因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研究赛珍珠作品中的"仁爱"思想对于如何在对外文学传播中凸显中国文化精神特色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救世理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古代文人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其对文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日常政治、社会生活之中,更渗透在文艺创作与传播之中,同样对古代戏曲的创作与传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使“发愤补恨”成为戏曲创作及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题旨;二是形成了戏曲传播中劝善惩恶,有益风化的文艺功用观;三是戏曲叙事模式中团圆主义的泛滥;四是促使文人剧作家自觉总结和反思历史,赋予中国古代戏曲以深厚的文化意蕴与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4.
汉大赋文化内涵的最大特征即“劝百讽一”。这种特征的最终形成与原始创作意图可谓大相径庭。“劝百讽一”面貌的形成,究其原因是汉人对其时代精神风貌的用心展示,而整个创作是在文学理念与儒家思想的较量中进行的,最大的收获则是促成了人作为大自然主宰者的意识的形成与定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包含有丰富的治国之道,其主题是“德治”和“仁政”,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高瞻远嘱,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的“德治”观。这是在我党实施依法治国取得重大成效的基础上,治国思想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思想的体现。二,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汪曾祺小说中和谐之美。三,汪曾祺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中国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对中国社会2000多年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主流。而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场所,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也已经成为宣扬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孔庙建筑满足了统治者宣传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8.
儒家的“中和”思想及其意义焦子国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而持中贵和的中庸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往今来,儒家的“中和”思想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文化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一、儒家“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9.
孝意识是中华伦理道德的原点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莫不发端于孝意识。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孝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伦理及政治功能向来为人们所重视。综合考察孝的宗教、哲学意义及人文伦理意义,才能合理解释其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内圣外王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更是儒家思想的主导精神和基本格局。冯友兰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他的内圣外王思想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对现代道德与民主政治进行建构的一种尝试,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范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转变为教师专业道德。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导,儒家思想师德观以儒家思想为根基,表征为家国天下的职业抱负、敬业乐业的职业操守、修身立德的职业素养。在新时代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儒家思想师德观,从倡导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确立高尚的道德标准以及建立共生型师生关系三个方面,诠释了儒家思想师德观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中的“中和”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思想影响深刻。元代汉族士子,尽管在仕途上不如意,却在文学创作上处于领军地位。他们创作的元代戏曲,在戏曲情感模式、艺术技巧、风格特征等方面深受儒家“中和”文化的影响,并遵循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原则,使某一情感、艺术方法或风格特征不过分外露,从而达到“和顺积中”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刘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后人多以“大儒”界定其地位。追溯刘基思想文化渊源和刘基的成家成名,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造就了刘基这位著名人物,而刘基又将儒家思想发扬和光大,丰富、并发展了儒家学说,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刘基身上所体现出的思想和智慧、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现代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了中华民族二千余年,对中华文化造成了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深入到千家万户,穷乡僻壤,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远播海外。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大规模的尊孔、反孔、批孔、议孔,时起时伏,绵延不断,也充分说明其影响之大、之长、之广、  相似文献   

15.
明代冯梦龙编著的“三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之作,小说中大量涌现了各种商人形象,这是在明代后期之前的任何时期,都不曾有过的。试图从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城镇经济,江南独特的社会市井文化,冯梦龙创作中浓厚的儒家思想等几个方面,来解构“三言”中的商人形象。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与民族性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在其影响下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民族性格。所谓民族性格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里某一群体的稳定的、共同的性格。因此社会文化是影响民族性格的主要因素。儒家思想是构成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显示了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巨大影响力,中华民族的性格也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17.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亦称孙卿,赵国(今山西安泽)人。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曾吸收法家思想,对孔、孟思想作了改造,这主要体现在治国之道方面。在美学上,儒家思想是其主导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大学学报》2017,(6):39-43
赵树理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强烈的儒家思想价值姿态。尽管民间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等在其人格与创作中显著地表现出来,但儒家文化却在事实上以潜在的方式参与和影响着赵树理命运的起伏:从"文坛文学"到"文摊文学"是其入世思想的话语建构;从"方向"到"边缘"的过程亦是儒家士人思想精神与意识形态的一场角力。赵树理表现出的儒家思想并非是在凭吊古典儒家传统,其文化向度是指向现实与未来的,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关注人生和社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有全面而深刻的关于人的思考,他认识到人需要物质生活基础,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去实现人生理想,还有审美和宗教的需要等。中国有辉煌的古代文明,在接续传统血脉、复兴儒家思想的今天,深入认识孔子的人论思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画皮>是清代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其在人物塑造和创作目的上突出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以文学行教化的文学现念,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文化色彩.这与作者蒲松龄受儒家思想深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