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式S=1/2(v0 v1)t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其特点是不含加速度.对于某些复杂的运动问题,运用该公式往往能独辟蹊径,出奇制胜.本文就以下儿类物理问题谈一谈它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孙后勤 《物理教师》2007,28(3):62-62
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以速度v运动时,所受洛伦兹力大小为f=qvB,式中速度是一相对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那么,如何理解公式中的速度呢?通常存在以下3种理解:  相似文献   

3.
密度公式ρ=m/v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公式,在教材中所占的篇幅也不长,但学生解题的错误却很多.下面分几部分进行解题指导.  相似文献   

4.
应用公式s=(v0+vt)t/2,需注意以下几点:(1)该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因为对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般地,平均速度并不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5.
波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形式,其实质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机械波按同一值匀速率传播,若Δt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Δx,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Δx=vΔt.对于既复杂又很抽象的机械波.若我们能够抓住波动的实质,应用此公式可以简便、高效地解答很多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凸透镜成象公式可得v=f/(1-f/u),式中v随u的变化关系可用图1所示的v—u函数图象描述,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为v=f和u=f,其中当v>0成实象,v<0成虚象。利用该函数图象对几何光学中有些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形象直观、简捷明了。现举例说明。 1 放大率问题  相似文献   

7.
非现实性是 v 一 v 定语功能的根本限制。v 一 v 定语功能的“非现实”要求,具体表现为时间上的泛时性和将然性。v 一 v 定语、中心语、定中结构甚至整个关联的小句,都可以是 v 一 v 定语非现实性的实现手段。v 一 v 定语功能的非现实要求,也是 v 一 v 用于陈述表达的基本要求,这使得动词重叠定语功能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v上"结构表达的语义非常丰富,是留学生习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v上"结构的语义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教材进行考察分析,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式E=Blv由电磁感应定律推导而来,它适用于导体在匀强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应用此公式时B、l、v必须相互垂直.式中的v如以平均速度代人,则求得的为平均电动势;如以瞬时速度代人,则求得的为瞬时电动势.具体应用此公式时常会遇到以下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v上”结构表达的语义非常丰富,是留学生习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v上”结构的语义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教材进行考察分析,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要选定参照系,洛仑兹力公式中→v究竟是相对于哪个参照系的速度,本文结合相对运动理论,从三个方面定量地作了分析:→v不能认为是载流子(电荷)相对于导体的速度;→v不是电荷相对于磁场的速度;→v看成电荷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才能正确解释电磁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 “分部积分”是积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用来解决两个函数乘积的积分的方法。目前在国内现行的大部分教材中关于“分部积分”这部分内容的讲授都是从两个函数乘积的导数(或微分)公式中引入,然后利用微分与积分互为逆运算的性质,得到分部积分的计算公式: integral from (u(x)v′(x)dx )=u(x)·v(x)-integral from (v(x)u′(x)dx ) (1) 当计算积分integral from (u(x)v′(x)dx )感到困难,而计算积分integral from (v(x)u′(x)dx )又比较容易时,  相似文献   

13.
分析:由Howaboutdoingsth.?可知要选C、D项,“去跑步”要用goingrunning,而不用goingtorun,排除C。选D。初中英语教材中,“go+v.ing”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结构,相当于英语的togosomewhereinordertodosth.,汉语意思为“去做某事”。现就这一结构的常见用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一直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老师们经常这样讲: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使v(正)>v(逆),则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刘老师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8期撰文"‘v(正)>v(逆)平衡一定正向移动’引发的思考"中(以下简称刘文)表述:v(正)>v  相似文献   

15.
试论v——v和vv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引言 0.1 v一v和vv代表现代汉语里单音节动词叠用的两种形式。例如: 挑一挑挑挑摇一摇摇摇躺一躺躺躺看一看看看 vv的后一个v读轻声,v一v的后一个v可读本音也可读轻声。本文只讨论后一个v可以读轻声的v一v。 0.2 v一v和vv尽管内部构造不同,但它们在很多句子里可以互换。在可以互换这点上,可以说vv从v一v来,vv是v一v的变体。不过,可以互换只是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1.五个公式的特点 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 ①v=v0+at(速度公式,缺少x). ②x=v0t+1/2at^2(位移公式,缺少v).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有些动词既可以接不定式,也可以接动名词,但意义不同,即v. to do ≠v. doing。对于这些动词,我们需要一个一个地记忆。  相似文献   

18.
在透镜成象中,设物、象沿主轴移动的速度分别为V_物=du/dt,V_象=dv/dt,并将高斯公式:1/u+1/v=1/f对时间求导数,则 (-du/dt)/u~2+(-dv/dt)/v~2=0,即V_象/V_物=-(v/u)~2。那么,怎样引导学生不用求导而通过v—u图象的物理意义得出相同结果呢?下面以凸透镜为例,从速度的方向、大小和参照物分叙如下。 1 由高斯公式,v—u图象是关于点(f,f)对称的双曲线,v=f,u=f分别是它的水平渐近线和垂直渐近线。在曲线上任取P_1(u_1,v_1),P_2(u_2,v_2)两点,过P_1P_2的直线斜率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数列{A(u,v)=u^2+v^2,u,v∈N}的定义及其若干性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构建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速度及公式v=s/t教学的比较和运用.说明构建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