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体内的氯和钠主要来源于食盐(即氯化钠),在肠道被吸收后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氯和销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以下几点:第一,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影响水的动向。人体细胞内、外液体保持着平衡,既不脱水又不水肿,这与溶解在体液内的元素构成一定的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有关。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2%以上是由销来完成的,这对于防止体内水分丧失有重要作用。第二,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体内液体溶解有不同的元素构成一定的酸碱度,如碳酸氢钠(NaHCO3)是碱性,盐酸是酸性,氯离子在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第…  相似文献   

2.
<正> 经实验证明,人体运动疲劳关系着人体运动后恢复过程的血液酸碱度(PH值)平衡的问题。人体动脉血液正常的PH值是7.35~7,45,平均为7.40,极值为6.8~7.8,超出此限,机体难以生存。人体运动,特别是激烈运动使机体组织细胞缺氧,人体运动能量的获得以无氧代谢为主,但同时产生大量的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好在人体血液存有酸碱缓冲的对系统,即负责血液PH值调节系统。最主要的是NAHCO_3/H_2CO_3缓冲对,当人体运动使酸浓度增加时,需动员大量的NAHCO_3加  相似文献   

3.
利用"BioSpace"身体成份分析仪,通过对赛艇、短跑和艺术体操女子优秀运动员体液分布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短跑运动员下肢体液指数及细胞内液指数较大,赛艇运动员上肢体液指数及细胞外液指数较大;根据不同项目运动员体液分布的变化可监测和评价运动训练效果;通过比较不同运动员细胞内、外液比例关系可间接推测其肌纤维百分组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血乳酸值与肌细胞酸性化关联因素对游泳无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泳比赛及高强度计时训练时 ,人体骨骼肌大量生成并堆积乳酸导致肌纤维细胞pH值酸性化 ,使运动员陷入力竭性疲劳。这种由剧烈运动而造成的疲劳的性质是因为在缺氧条件下 ,骨骼肌细胞中由于乳酸分解所产生的H+升高而促成人体内环境电解质平衡的pH值下降的原因 ,正是由于人体内环境的H+水平的升高与pH值下降 ,才是导致力竭性疲劳的主要根源。本文尝试对影响血乳酸值的部分因素作一探讨 ,以期对游泳运动员无氧能力影响作用因素的评价方法有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运动与补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时间运动可造成人体内水、电解质代谢平衡的紊乱,它不仅影响细胞和系统的功能,而且还会降低人体运动能力。运动性失水主要是通过排汗而造成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脱水。即使是很少量的脱水(1%体重)也会增加心血管系统压力使心率的变化与运动强度不协调,并且限制人体从收缩肌肉  相似文献   

6.
一.谷氨酰眩的生理作用 谷氨酰胺属于脂肪族中的中性氨基酸,是人体血液中最丰富的氨基酸,浓度约为800-900u毫摩尔/升,占血浆游离氨基酸的20%,并且在骨骼肌细胞中含量也最为丰富,约占游离氨基酸的61%。谷氨酰胺在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利用"Bios pace"身体成份分析仪,对大众健身操女子体成份特征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体脂及体脂比率、总体液及比率、躯干体液及比率、细胞内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比值和上臂肌肉周长及上臂周长均无显著性,较高于普通人;细胞外液和上臂周差无显著性差异,较低于普通人;腹部脂肪比率及肥胖度、蛋白质含量及比率、肢体体液及比率、无机质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高于普通人水平;去脂体重及体重比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据认为:血液缓冲乳酸的能力及大脑细胞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是决定无氧耐力的两大基本生理学因素。肌肉进行剧烈运动时,可使血乳酸的瞬时浓度从安静时的8~11毫克%增至250~300毫克%,促使血液(PH)朝酸性方向发展。血液中有多种缓冲物质,这些物质能中和进入血液的酸性物,以保持血液的酸碱度。缓冲物质中,碳酸氢钠是最重要的一种,运动生理学称之为“碱储备”。据研究,经常进行无氧训练的运动员,其碱储备比一般人多10%。尽管正常人体血液有较强的缓冲物质及体系,但剧烈运动时,由于乳酸等物的急剧涌  相似文献   

9.
优秀女子健身运动员体成分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先进“Biospace”身体成份分析仪 ,通过对优秀女子健身运动员体成分特征其分布特征的研究 ,发现 :优秀女子健身运动员体脂及比率、体脂 /体重比值、肥胖度、腹部脂肪比率、总体液及比率、躯干体液及比率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蛋白质及比率、瘦体重及比率、无脂体重及比率、无机质含量及比率均高于正常人 ,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细胞内液、细胞内液 /外液比值均高于正常人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细胞外液及比率低于正常人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
在人的血液中,有一种由胰腺器官中的B细胞制造出来的胰岛素,食物在人体内被转化成葡萄糖后,要借由胰岛素将它从血液传送到细胞内,以转变为能量。所以,正常水平的胰岛素对身体健康十分关键。但是,当人进入35岁以后,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一天天开始发胖的情况下,由于血液中含有胰岛素的抗体,会使胰岛素的效力减弱。也有人由于精神因素引起内分泌疾病,导致机体组织对胰岛素有抵抗,自身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这意味着细胞阻止了胰岛素把糖分转移到细胞中转化成能量的正常工作。为了保持血液中糖分水平的正常,…  相似文献   

11.
乳酸积累与运动中疲劳的产生极为密切,在短时间耗尽能量的练习中,由于乳酸生成使得细胞内的PH值降低,并达到足以限制糖酵解进行的程度,当La+与H+平从肌细胞中游离出来时,血液中酸中毒极为明显。业已证实,人体血液PH如果超出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不同运动专项男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7个不同专项的男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测试,比较分析不同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特点及差异。结果显示:体液成分中体液指数中长跑专项最高,游泳最低,细胞内液指数健美操最高,中长跑最低,细胞外液指数则正好相反;非体液成分中脂肪含量以游泳专项最高,中长跑最低,而瘦体重、肌肉、蛋白质、无机物含量以中长跑专项最高,游泳最低。得出不同专项大学生运动员身体成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与专项技术特征、训练内容以及运动员身体机能代谢对长期系统专项训练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是由一种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病原体感染机体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引起人类细胞免疫缺陷,导致一系列致病菌感染和肿瘤的发生。艾滋病病毒存在人体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羊膜水等。病毒通过以下途径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水     
水分是仅次于氧的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运动员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才能维持良好的细胞功能,调节体温,获得最大的体力能力。一、水在人体内的分布及平衡水作为体内各种成分的溶剂,构成了体液的主要成分,总体液量在正常人约占体重的44%-  相似文献   

15.
EPO是一种人体血红细胞生成素的基因工程复制剂。它可以增加血液内红血球数量。EPO是美国发明的。主要用于肾虚引起的贫血症。这种药物用静脉注射的办法进入人体后,由于它与人体内自然生成的激素极为相似而无法查出,因此被称作“最具欺骗性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文詳贤惠鲜果、鲜菜汁鲜果、鲜菜汁是体内“清洁剂”,它们能解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当大量的鲜果汁和鲜菜汁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使血液呈碱性,把积存在细胞中的毒素溶解,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海带海带胶质能促使体内的放射性物质随同大小便排出人体,从而减少放射物质在人体内的积聚,减少放射性疾病的发生率。绿豆汤绿豆汤能帮助排泄体内的毒物,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猪血汤猪血汤的血浆蛋白,经过人体胃酸和消化液中的酶分解后,会产生一种解毒和滑肠作用的物质,与浸入胃肠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学反应,变为不易被人体吸收的废物。…  相似文献   

17.
在短时间耗尽能量的练习中,由于乳酸生成使得细胞内的PH值降低,并达到足以限制糖酵解进行的程度,继而产生疲劳。当La~ 与H~ 从肌细胞中游离出来时,血液中酸中毒是极为有显的。由于HCO_3~-是细胞内的有效缓冲物,当细胞外的缓冲物增多时,就加速了H~ 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这就有可能延缓细胞内的PH值下降。因此在运动前提高HCO_3~-的浓度,就能提高无氧代谢的运动成绩。 Dennig等(1931)报告了在无氧运动前受试者服用生物碱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其结果使运动成绩提高,其实验结果,争议较大。一些研究者采用NaHCO_3未能提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与内分泌有关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分泌系统包括人体内分泌腺及某些脏器中内分泌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其功能是在神经支配和物质代谢反馈调节基础上释放激素,从而调节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脏器功能、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许多生理活动和生命现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体内体外变化,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激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大量进入血液,大部分由肝细胞利用重新合成肝糖元,另一部分在血浆中离解放出H~ ,后者与血浆中碳酸盐结合形成解离程度较低的碳酸,PH值发生微小变动。当血乳酸值升到一定程度,H~ 浓度大量增加,血液中的NaHCO_2/H_2CO_3缓冲系统被破坏,以致pH值明显下降,影响神经肌肉接点的信号传递,组织兴奋性随之降低。PH值的变动亦抑制PFK的活性,使能量产生降低。因此,现在对造成运动员跑速下降原因的流行看法是,随着运动强度和时间的增加,运动员体内参加代谢的基质缺少且平衡紊乱,代谢产物积累,肌肉细胞中pH值下降,通过抑制糖酵解过程,从而可能限制肌肉工作的能力。影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导致疲劳状态出现。根据功与能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运  相似文献   

20.
机体运动时,其内环境的稳定性可受到体内外诸多理化因素变化的干扰而偏离稳态,导致运动能力下降.本文将着重对家兔力竭运动时血中过氧化脂质(LPO)、酸碱度(pH值)和碳酸氢盐(HCO_3~-)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