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践行“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师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关键方法,是立校之本,是兴校之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前提。践行“忠孝雅诚”活动能促进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所谓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早已是人们熟知的一项全民活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怎样来构建和谐校园,并且把"忠孝雅诚"地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入和谐校园的构建中去,是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我是温小琬,生长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现年14岁。奶奶双目失明,常年卧病在床。爸爸外出打工,家中靠妈妈一人支撑。我主动承担起照顾奶奶的责任,为奶奶端茶送水,给奶奶捶背按摩。我还学会了熬药。奶奶每次服药前,我都要先尝一尝,看药水烫不烫,苦不苦……”日前,利川市汪营初中801班学生温小琬在全校“忠孝雅诚”主题德育汇报会上,深情地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会场上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仅仅是全州‘忠孝雅诚’主题教育这组晶莹剔透‘浪花’中的一朵而已。”恩施州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卫国自豪地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13,(4):7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13年,是西宁市乃至青海省建校时间最长的学校之一。学校遵循"诚学、静思、雅群、健新"的校训,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先后获得"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学校""全国先进教育之家""青海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省、市级奖项。学  相似文献   

5.
雅行教育,以"雅行教育,幸福成长"为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力图做到"致良雅,雅行合一""启智育雅,励学敦行",从德育到整体学校教育,着力校园"四维立体式"文化建设,形成以"育雅文化""励学文化""启智文化"和"敦行文化"四大主题文化为支撑的雅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性基础和人文情怀,进而构建雅行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正>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坐落在钟灵毓秀的紫金山东麓、人文气息浓郁的仙林大学城,这所承载着百年历史沧桑的学校,以前所未有的恢弘气势矗立在仙林大学城,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前沿阵地奋力攀登。自2012年加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学校秉承南师附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延续其"诚朴"的教育风范,继承其百年教育精粹,立足自身,扎根本土校园文化,确定了"扬大志向,做小事情"的校训。学校全面贯彻"乐,雅"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漫步雅韵世界,浸润诗意童年"的教育愿景,继承和弘扬附中母体文化,确立了"雅,诚,  相似文献   

7.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四雅文化,构建美丽校园"是我校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我校以"雅润童心,追逐个性"为教育目标,从"建设雅境、塑造雅师、培育雅生、开设雅课"着手,让"四雅"文化体现出学校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一、建优雅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校在校园环境规划中,本着"环境育人、环境润心"的宗旨,以"生态、雅致、人文"为原则,建设景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圆两个百年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给了我们很大鼓舞。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校更应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己任,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植根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坐落于广西柳州市柳江河畔雅儒路的雅儒路小学,从2004年开始,就与"儒雅教育"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学校紧紧围绕"传儒、颂雅、润童年"的办学宗旨,确立"儒雅教育"为学校的办学终极目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仪、守秩序、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自2014年9月起,我校根据"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一办学理念,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打造明礼和谐校园"为目标,从礼仪、美德、品格等多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良好品质。一、加强"五园"特色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硬环境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北校区(以下简称"学校")根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以"诚"立校,凝练了"诚·长"办学理念。诚如张勇成校长所言,"诚",一为诚信,二为真实的客观规律。如果再思考,"诚"也是实事求是。学校秉承"诚朴"办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以"诚"对古往今来优秀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诚·长"之"长"即为"成长",让学生愉快地成长。成长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而且是通过教育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如何让"诚·长"办学理念转化为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1.
榆次一中通过"和雅德育,和乐教学、和仁管理"的文化立校的实践与探索,开拓了人本教育的新途径,创造了人文教育的新模式,显著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人文素养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人文素养匮乏的现象。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完善教育模式,在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13.
邓蕙 《天津教育》2013,(1):25-27
美丽的北运河畔,英雄杨连弟的故乡,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就是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第四十七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良好社会声誉的市级重点中学、示范性高中,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登高英雄杨连弟烈士的父亲、市人大代表杨玉璞老人提议,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市郊第一所中学.2011年11月,学校被批准为首批24所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实验学校之一.本着《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的"多样化、整体性、重内涵、重创建"原则,学校从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推进"卓雅教育"特色项目创建工作,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科学脑、人文心、国际视野,品行高雅、发展卓雅的一代青年,建设校园环境幽雅、教师业卓止雅、学生识卓行雅、师生发展和谐的高质量、具有鲜明特色的高中校.  相似文献   

14.
正学校文化是立校之基。现在,不少学校倡导"生态教育",打造"生态课堂",但是,如果学校的管理、文化仍然沿袭传统的一套,而不是人性化的管理、开放活跃的学校文化,"生态教育"将重新陷入困境。为此,我在学校管理中,从学生个人、班级、学校三个层面入手,打造"雅"、"立"、"和"生态文化体系,为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基。一、学生个人追求生态之"雅""雅"是一种贯穿人终身发展需要的魅力修养。我校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契机,在历练和积淀中形成了学校"遵循天性,举止文雅"的"雅"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温文儒雅,落落大方,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学校是育人的摇篮,在校园这片环境幽雅,文明高尚的净土上,学生应该做举止得体,行为规范的天之骄子。在我校《探索小学生"雅行教育"对策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课题的实践中,我感触颇多:一、"雅行教育"从小事做起在参加"国培"时,我曾听过魏书生老师的电视讲座,内容就是有关班级管理的,特别对他讲到的让班级的普通学生来参与班  相似文献   

16.
<正>南京市第几中学已有91年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音乐学科课程基地、南京市高中英语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秉承"博雅尚美"校训,学校以"新博雅教育"为核心办学理念,坚持"创造适合城市学生发展的高质量教育"的办学思路,着力培养广见识、雅气质、会思想的人。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强,人文氛围好,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大幅度攀升,2016年学校  相似文献   

17.
正深圳市龙岗区清林小学是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的直属小学,开办于2002年9月,目前是深圳市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清林小学秉承"为每个学生奠定最佳的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遵循"为人求实,为事求真"的校训,全面落实"道德原本、知识诚明、艺术优雅"的办学思路;努力建设"具有人文魅力、富  相似文献   

18.
王秋冬 《语文天地》2013,(11):29-30
儒家思想是人生智慧的积淀,具有永恒的价值。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言文教学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智慧的人生,让学生感受到"仁爱"、"忠孝"的赤子之心,将博学慎思,温故知新的学习品质融入到自己的人生成长之中。一、走进文本,感受儒家思想之内核忠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更是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经典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的坚强纽带。早在20世纪90年代,冰心、夏衍等作家就曾呼吁尽快建立幼年古典教育学校。柳斌先生也提出:人文素质是人的总体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熟读优秀的古诗文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  相似文献   

20.
陈嘉庚先生为集美学校订立的"诚毅"校训,是培养创新人格的基础。"诚"是对做人的基本要求,教育学生做人以诚,诚实守信,有利于养成学生诚信的学术道德;"毅"是对做事的基本要求,教育学生克服困难,毅力而行,对培养学生勤奋精神,立志科学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继承陈嘉庚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