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欣赏、钟爱有加。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  相似文献   

2.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欣赏、钟爱有加。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  相似文献   

3.
一年秋天,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了一本皱巴巴的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结果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深深吸引了。小说的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对这篇作品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他是由姑母抚养长大的。  相似文献   

4.
赏识的力量     
<正>(1)1852年秋天,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无意间捡到一本《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他十分欣赏。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赏识与肯定。姑母写信告诉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名人的注意,大作家屠格涅夫说你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不可限量!"作者  相似文献   

5.
欣赏的力量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小说的作者名不见经传,但屠格涅夫对作品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与情况,终于得知这位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他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对作者的  相似文献   

6.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竞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欣赏加。  相似文献   

7.
善良的欣赏     
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相似文献   

8.
欣赏能成就一个人的梦想。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竞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肯定与赞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  相似文献   

9.
学会欣赏     
19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竞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且钟爱有加。  相似文献   

10.
学会欣赏     
19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竞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且钟爱有加。  相似文献   

11.
善良的欣赏     
佚名 《内蒙古教育》2007,(5X):54-54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竞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相似文献   

12.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在当时文坛上已久负盛名的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捡到一本旧杂志,其中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四处打听,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这篇小说的作者,向他表达了自己对这篇小说的肯定与欣赏。小说的作者由于得到了名家的肯定和欣赏,找回了自信,确立了人生目标,于是一  相似文献   

14.
点亮一盏灯     
彭龙富 《良师》2010,(3):23-23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中在树林里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觉得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构思精巧,可作者却并不熟悉,显然是新手。  相似文献   

15.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一次打猎途中,捡到一本破烂的杂志,其中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深深打动了他。出于对作者才华的欣赏,他辗转找到作者的姑母,表达了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使得这位作者信心倍增,十年后相继推出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长篇巨著。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作者的姑妈,表达了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妈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17.
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  相似文献   

18.
强睿 《文教资料》2014,(16):26-29
小说《木木》是屠格涅夫创作于1852年的一篇现实主义杰作。当时,作者因《猎人笔记》的反农奴制倾向及悼念果戈理的文章而身陷囹圄,时时能听到“被捕的农奴们横遭拷打时的哭喊声”。作为一位对封建农奴制展开坚决斗争的作家.屠格涅夫在拘留所创作这部小说的意旨不言自明。“木木”是文中一只狗的名字,因为他的主人天生聋哑,只能发出类似“木木”的含糊不清的叫声而命名。屠格涅夫为何要将小说主人公设置为一个“聋哑”的农奴?这样安排是否暗藏特殊的艺术构思或是有所隐喻?这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惊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寞的。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台湾作家林清玄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  相似文献   

20.
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中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欣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台湾作家林清玄做记者时,曾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