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认识活动的重要发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教学艺术。在学科教学中,可用以“情”激趣,以“乐”增趣。以“奇”求趣、以“疑”诱趣,以“争”促趣、以“需”引趣,以“动”提趣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程俊慧 《辽宁教育》2005,(10):54-54
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因此,在低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授予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教学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一、激趣——培养兴趣,寓教于乐小学英语教学“教”的关键在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的技巧在于孩子有兴趣的重复记忆。因此,必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必须使学习过程充满欢乐,充分体现“基础—轻松—有趣—实用”的原则,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在教学中,我把培养…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实验课教学中,以“夸”激趣,引入新课题;以“疑”导学,拓展思维;以“巧”设悬,增强求知欲,让学生轻松学习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4.
1.导趣——让孩子有探索欲望   所谓“导趣”,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育教学中的有关因素,激活幼儿的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可以说,这样的因素是很多的,而我们尤其要抓住这三个方面:一是课前“激趣”。幼儿的积极思维是在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如教学《空气的秘密》,活动之前教师扮作“小白兔”请小朋友帮助他寻找空气秘密,于是,孩子迫切求知的愿望便从渴盼的眼神流露出来。二是“持趣”。在教学过程中若要保持孩子探究的“兴趣点”,就必须把幼儿的学习过程安排得具有探索性,即让幼…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趣中学 ,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活动中进行自主发现和创造。一、诱发学习兴趣教学伊始 ,教师有必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如一段精彩的故事或表演 ,有趣的游戏等) ,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诱发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如在教学“平年与闰年”时 ,我是这样导课的 :今天是小红的生日。看 ,她的朋友和家人正给她过生日呢!动画演示过生日的场面(小红及家…  相似文献   

6.
兴趣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始终是个热门话题。必须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在数学教学中,采取让数学贴近生活、以美激趣、以史激趣、以奇激趣、以情境激趣、以成功激趣等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刘礼正 《新疆教育》2012,(22):65-66
初中语文“新课改”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应满足于“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会学”,关键还在于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趣味教学在培养学生产生内在学习驱动型上具有较好效果。趣味教学一般包括例趣、喻趣、形趣等一系列内容,旨在在寓教于乐,学趣并重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学习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活动不仅是重要的教学形式,而且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关注孩子的各种需求,搭建“活动”这一有趣有效的教学桥梁,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尊重个体”,掌握学生学习心理共性和学习心理个性,采取“重识——激趣——培养——提高”四步教学法,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而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趣”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寓教于“趣”,以“趣”培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语文的魅力,打开思维和想象的空间,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进发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应该让语文教学充满倩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那么,究竟“趣”从伺而来?本人通过教学实践体验到:“趣”,可以从需要中来;“趣”,可以从幽默中来;“趣”,可以从体验中来;“趣”可以从关爱中来,  相似文献   

12.
改变应试教育的“填鸭式”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素质教学的需要。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本以观念转变,情商注重,习惯及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好数学”,“不同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速度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等。贯彻这些理念的关键是:改变学习内容,让学生学有所趣。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学有所得。把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14.
马恒辉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281-282,300
所谓“激趣导学”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的一种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激趣导学”在歌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假以教学分析作为共性指导,给音乐教师提供一个全新的歌曲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司恩保 《科学教育》2005,11(3):24-25
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最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以人为本。通过一年多的探索性学习的指导实践,我在教学工作中各方面取得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创造新型的学习体系,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个性发展,让他们以“乐”为径,以“趣”为舟,徜徉学海。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孩子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而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孩子不会“欣赏”老师、同学,他们往往一发现同学、老师的缺点就指指点点。例如,“XX的身体肥肥的。像只小狗熊。”“我们的美术老师鼻子很勾。像一只猫头鹰,以后就叫她猫头鹰老师好了。”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认识活动的重要发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教学艺术。在学科教学中,可用以“情”激趣、以“乐”增趣、以“奇”求趣、以“疑”诱趣、以“争”促趣、以“需”引趣,以“动”提趣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应从“如何教给学生知识”向“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应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三个维度,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同时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技能,促进思维发展,使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学会、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学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独立学习。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