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I0006-I0007
[导读]中外科学家完整解读了北极熊基因组,揭示了北极熊适应北极极地气候之谜。研究由华大基因、加洲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完成。中外科学家揭示北极熊适应北极极地气候之谜科技日报深圳5月9日电(记者刘传书)中外科学家完整解读了北极熊基因组,揭示了北极熊适应北极极地气候之谜。9日,最新成果以封面故事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科技》2005,(4):34-36
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大的食肉动物,因此也就是北极当然的主宰。如果说,企鹅是南极的象征,那么北极的代表自然就是北极熊了。但是,如果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考虑,人们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狼群的捕获目标是驯鹿和麝牛等北极最大的食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北极地区海洋环境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为争取我国北极海洋环境利益,主要介绍北极概况、全球主要国家北极战略与政策和北极航线开通预期及其战略思考。最后,给出中国针对该问题上具体的建议。本研究为我国获取北极地区海洋环境权益提供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北极同边各国对北极的争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除了因为北极有丰富的资源,还因为北极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北极是美俄等大国博彝的新战略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存在着有利因素,既有法律依据,又得到北欧北极五国的支持,而且北极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但同时亦存在着障碍,例如中国遭到了北极八国“门罗主义”的阻挠,俄罗斯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尤其是2011年努克会议上,俄罗斯成为阻挠中国进入北极的急先锋.事实上在北极事务中,中国更适合走“曲线路径”.  相似文献   

6.
北极熊要移民南极?全球暖化让北极冰加速融化,威胁北极熊生存,有生态学者建议:把北极熊往南极送,或许能为北极熊留住一线生机。消息一传出,反对者炸开了锅。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者杰森·麦克拉兰认为这是一个馊主意,已有太多前例证明,善意地引入外来物种会导致各种破坏。南极的企鹅、海豹不习惯冰层表面有掠食者,会大量被北极熊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北极降雨的影响新的发现提示,在过去半个世纪,北极已经成为一个更潮湿的地方,而人类至少负有部分责任。这一消息对气候研究人员来说尤其重要,由于北极独特的地块结构以及它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北极气候的异常实际上可以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在绘制了北极地区平均历史  相似文献   

8.
林泉 《百科知识》2009,(14):44-44
北极有北极熊,南极有企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为什么南极没有北极熊,企鹅不跑到北极呢?科学界普遍认为,一条长长的赤道让两极的喜寒动物永远无法相见。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全球最新海洋生物普查结果表明,至少有238种海洋生物同时生活在北极和南极海域。  相似文献   

9.
利用WoS数据库对全球北极主题研究文献进行收集,对收集到的文献按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北极研究文献的总体被引情况、低被引频次文献情况,得到北极研究文献的半衰期。从文献出版年、研究领域、国家和机构角度重点分析了北极研究高被引文献的文献分布情况和被引情况,对中国北极主题研究文献做了具体分析。以归纳总结目前北极研究的重点、热点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张丹  王敏  甘萌雨  杨林生 《资源科学》2021,43(8):1687-1699
随着北极战略价值的提升,北极旅游热不断升温,北极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理应得到重视。本文检索了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中北极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时区视图分析等功能,分析了北极旅游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过程,系统综述了北极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①北极旅游研究还未成规模。相对来说,国外起步较早,研究涵盖面较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国内起步较晚,仅从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等方面进行探讨,广度和深度不足。已有研究中涉及影响因素的多从目的地角度开展分析,经济水平、游客构成等客源市场方面还有待加强。②前10位北极旅游研究热点中,气候变化、治理、人为干扰、海冰、脆弱性、恢复力、旅游管理等都与北极旅游影响因素密切相关。③已有研究中北极旅游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政治政策、气候变化、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管理与基础设施5类。其中,政治稳定和气候变化是北极旅游发展的前提许可和宏观影响因素。前者是北极旅游能否开展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因素,后者则是北极旅游能否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既能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又能通过对天气的影响,进而影响游客行为。而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管理与基础设施则是北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与南极一样,北极同样也是科学研究的天堂。而且,由于人类社会的主体是在北半球,所以北极的科学研究也就更加贴近于人类的生活,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状况,因而也就具有更加现实和更加长远的意义。北极是探测宇宙最好的场所;这里是监测环境最好的领域;北极对全球的变化最为敏感;北极是观察  相似文献   

12.
不会有高原反应、夏季气温甚至可以达到4℃~5℃,一望无际的白雪、撒泼打滚的北极熊、登陆北极点后极大的满足感……从前那个人们眼中"神秘"的北极如今已十分亲近。曾任北极黄河站站长的何剑锋告诉记者,黄河站所在的新奥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7日发布报告说,被称为"地球冰箱"的北极今年继续以世界其他地区两倍的速度变暖,这一持续30年之久的"北极放大效应"显著改变了北极的生态系统,有更多证据表明北极熊数量因此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而这使得商船通航北冰洋成为可能,连接亚洲与欧洲乃至北美洲的航道长度,有望大幅缩短。人们阅读世界地图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以北极为中心,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距离,竟然如此之近!这一前景给未来世界经济版图带来无限遐想空间,作为近北极国家和北极事务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的北极政策受到环北极国家积极研究,中国提出的“冰上丝绸之路”倡议吸引多  相似文献   

15.
 笔者分别对亚洲东北部楚科奇与北美西北部阿拉斯加(周白令海峡)北极冻原之间,亚洲东部 长白山与北美西部落基山(跨太平洋)高山冻原之间,以及亚洲东部高山冻原与其北极冻原之间和北美 西部高山冻原与其北极冻原之间的植物区系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研究认为:(1)楚科奇与阿拉斯加 北极冻原应当区划为同一个植物区系省,即白令北极冻原植物区系省。白令北极冻原植物区系的存 在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18000年前的更新世末次冰期。(2)长白山与落基山高山冻原植物区系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有42个共有种(仅包括维管植物,以下同),其中有41种亦分布于白令 北极冻原,这种区系联系显然是在冰期通过白令陆桥来实现的。(3)长白山高山冻原与楚科奇北极冻 原之间的共有种占长白山高山冻原总种数的42%,落基山高山冻原与阿拉斯加北极冻原之间的共有种 占落基山高山冻原总种数的48.9%。  由此可见,亚洲东部和北美西部的高山冻原与北极冻原(尤其是与白令北极冻原)植物区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北极航线的中国战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北极航线问题属于很难获得定量信息,真正需要咨询专家解决的问题.针对在处理北极航线问题中遇到的复杂和异常的现象,提出利用管理技术中进行定性和定量转化分析的SWOT方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面对北极航线问题应采取的战略.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了解北极航线问题现状,发现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帮助实施.  相似文献   

17.
北极东北航道处于高纬度地带,卫星通信无法覆盖,船岸通信主要采用短波通信技术。本文通过仿真计算北极滨海区域海水的电导率与相对复介电常数,研究通信链路中海洋表面反射损耗与船舶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并结合北极东北航道路线特点,优化设计北极东北航道短波通信链路。  相似文献   

18.
极地水声信号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地区因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地球持续变暖的趋势而备受关注。北极及其毗邻海域的水声学研究在北极海洋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极地水声信号处理较其他水声信号处理领域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针对极区海域特别是北极海洋环境开展水声环境效应及其适配处理研究。文章介绍二战结束后开始的北极及其毗邻海域的水声学研究概况,并说明这一特殊海域的海洋水声研究的特点和有别于传统水声研究的内容。介绍北极水声环境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水声信号处理、声呐装备的特殊要求,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范涛 《今日科苑》2005,(5):22-25
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于北京时间2004年7月28日下午在新奥尔松正式启用。据第一任北极黄河站站长杨惠根介绍,中国北极科考站位于北纬78.55度,东经11.56度,在实际的地理位置上,它处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新奥尔松是北极科考的热土,目前,与中国北极科考站为邻的有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科考站。中国站落成后,是北极地区的第8座国家科学考察站。  相似文献   

20.
王武林  龚姣  王成金 《资源科学》2020,42(11):2075-2091
当前北极航线已成为全球航运研究的重要议题,梳理其研究脉络及发展态势,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北极航线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使用CiteSpace绘制国内外北极航线研究的合作网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图谱,阐明北极航线研究的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结果显示:①国内外北极航线研究分别开始于2007年和1991年,在2014年和2015年成为研究热点,国内研究文献年度分布趋势与国际后两阶段基本一致;②各领域学者积极参与研究,国内外发文量最多的学者分别是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和Ehlers S(俄罗斯科学院),研究以个人为主,团队合作较少;③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和Russian Acad Sci(俄罗斯科学院)分别是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核心,各研究机构间合作较少,跨区域、跨部门合作较少;④文献关键词词汇类别日趋多元化,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北极航线研究主题集中在北极航线经济可行性、北极航线对经济贸易和海运网络的影响、北极航线通航环境与安全、国家北极航线政策与实施等方面,国内外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未来北极航线领域可能出现的研究热点有北极航线与冰上丝绸之路融合、航线人文环境、航线安全、联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