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山伯爵》(又称《基督山恩仇记》)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杰出作品。主要讲述的19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邓蒂斯的商船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透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作品刻画的各个人物生动形象,在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当中揭露了人性中的阴暗与丑恶,同时也彰显了人性中宽恕与爱情的美好。全书具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和很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前几日,妈妈带回来一部书,是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出于好奇,我便翻开这部书,进入了《基督山恩仇记》的世界. 《基督山恩仇记》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它描述了基督山伯爵复仇的经历.水手邓蒂斯航海归来,正准备与女友结婚时,被会计邓格拉司、情敌弗南及检察官维尔福联手陷害打入死牢.在牢中,他遇见神父法利亚长老,获得了勇气与智慧,以及基督山岛上有一大批财宝的信息.后来,他戏剧性地逃出死牢,取得了基督山岛上的财宝,化名基督山伯爵,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最后,他同收养的阿里总督的女儿海蒂远走高飞.  相似文献   

3.
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作品众多,其中《基督山伯爵》极具有代表性。小说剧情跌宕,具有极强的故事性,讲述主角爱德蒙·堂泰斯给拿破仑党人送心,结果被两个小人与法官联合陷害,入狱后又成功越狱回报恩人与报复仇人的故事。整个故事中充满着惩恶扬善的感觉,主角复仇过程中揭示人性与社会的阴暗面,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与学识,查阅众多文献资料,探究小说复仇主题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基督山伯爵》中,爱德蒙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年轻水手一步步蜕变成成熟睿智并将仇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基督山伯爵。本文试从世界文化的永恒主题——启蒙旅行的角度对爱德蒙唐泰斯的成长进行梳理,分别从出身与品性、历练与考验、生存与死亡三个大的方面对爱德蒙唐泰斯的蜕变进行分析。指出其蜕变的必然性,即经过启蒙旅行的磨练后生理心理双方面的成熟以及复仇所需的必要因素的获得。  相似文献   

5.
在《基督山伯爵》中,爱德蒙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年轻水手一步步蜕变成成熟睿智并将仇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基督山伯爵。本文试从世界文化的永恒主题——启蒙旅行的角度对爱德蒙唐泰斯的成长进行梳理,分别从出身与品性、历练与考验、生存与死亡三个大的方面对爱德蒙唐泰斯的蜕变进行分析。指出其蜕变的必然性,即经过启蒙旅行的磨练后生理心理双方面的成熟以及复仇所需的必要因素的获得。  相似文献   

6.
唐泰斯和希剌克利夫分别是复仇小说《基督山伯爵》和《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唐泰斯历来被世人视为"天神"的化身,而希剌克利夫则被看作是"恶魔"的代表.其实,同为复仇者,他们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身上交织着爱恨情仇,他们都有着顽强的毅力,都选择了金钱作为自己复仇的工具,并且最后两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新生.  相似文献   

7.
小说是文学的重点部分,本文通过《基督山伯爵》与《连城诀》二部小说的对比分析,论述了中西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异同。  相似文献   

8.
浅析《基督山伯爵》蕴涵的浪漫主义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山伯爵》是19世纪中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重要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是一部情节曲折离奇、传奇色彩浓厚的通俗小说.本文试图从浪漫主义特点,小说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角度来分析《基督山伯爵》中所蕴涵的浪漫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小说《基督山伯爵》自问世以来,传诵全世界,历经百余年而不衰。作为复仇故事的典范,其地位至今无可撼动,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精彩故事呢?  相似文献   

10.
在中西文学作品中,对于复仇情节的描写不可计数。法国作为传统的西方国家,继承与发展了古希腊的文化传统。19世纪中叶,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则将复仇的故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00余年后,一代武侠大师金庸先生亦留下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连城诀》。这两部作品是中西通俗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从这两部小说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中西文学作品中对于"复仇"这个主题,所展开的文本叙述与思想观点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基督山伯爵》写的足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以波旁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为背景,在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方血不是太高。小说的主人公只足一个仪仪局限于个人恩怨的纯粹的报恩和复仇者,他除了复仇还是复仇,对社会完全“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对社会历史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喜恶显得漠不关心,在完成自己的复仇“事业”之后就匆匆消失了。因而,作者所宣扬和崇尚的价值观和英雄观并不值得称颂。  相似文献   

12.
秦文静 《文教资料》2010,(18):82-84
大仲马与金庸在世界通俗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二人在创作上有着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基督山伯爵》与《天龙八部》两部作品中对复仇这一人类共同文学主题表现形态上的异同,进一步探讨造成这种差异背后的中西方文化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张晨帆 《英语广场》2022,(22):68-72
大仲马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素有“通俗小说之王”的美誉。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外部因素和作家个人因素共同作用下,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与拜伦的《唐璜》呈现出互文性特征,其中女性形象之间的互文性尤为显著。本文首先探讨《基督山伯爵》与《唐璜》互文性的缘起,之后分析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之间的互文性,力求从新的视角对两部作品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恩恩怨怨,是人类永恒的基本情愫。在西方,从古希腊神话,悲剧到莎士比亚剧作、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狄更斯《远大前程》、巴尔扎克《家族复仇》等,都贯穿着动人心弦的复仇主题,中国文学中也离不开复仇正义之光的烛照。马幼垣先生认为,“研究中国俗文学中的侠义人物,从故事的情节和主题上着手,  相似文献   

15.
谈《基督山伯爵》中人物形象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叶在巴黎问世的世界著名小说《基督山伯爵》于20世纪末叶在苏联由扎哈洛夫改编、法苏合拍成电影上映。虽然保持了原著“惩恶扬善”的主题思想和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但在影视剧中人物形象有明显的异化:原为虔诚的天主教信徒的基督山伯爵,言行踪迹洋溢着无神论和东方文化的神秘色彩;美茜蒂丝、欧仁妮等妇女形象对爱情生活的态度也较原著显得不拘世俗。  相似文献   

16.
法国文化素以浪漫而闻名,法国文坛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因其曲折离奇的情节、鲜活灵动的人物性格以及绚丽多彩的异域风情而成为浪漫主义作品中的不朽之作.本文试从文化角度通过《基督山伯爵》解读大仲马的浪漫情怀.  相似文献   

17.
复仇是古今中外文学的一个恒常主题,广泛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各自所代表的文学、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其中《基督山伯爵》和《赵氏孤儿》是中西方表现复仇主题的经典作品。两部作品都是写复仇故事,但二者在复仇动因、复仇者心理及性格等方面所表现的复仇主题存在很多差异,二者在复仇主题方面的差异与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明灯 《新作文》2013,(11):1
上初中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是我每个假期都爱不释手的"经典读物"。时至今日书中让我记忆犹新的,不是基督山伯爵煞费苦心报复后的快感,而是罗马狂欢节之后,那突如其来的彻骨寒冷与万籁俱寂。这种从狂欢高峰跌落的巨大落差之感,贯穿古今中外,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在不同场合体会到。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名著小说《基督山伯爵》于最近由凯文·雷诺兹导演、詹姆斯·卡维泽主演拍成好莱坞动作片《新基督山伯爵》上演。电影在主题思想上,秉承了小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在创作风格上沿袭了原著的浪漫主义风格。不过在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上电影和原著有了很大的差别。文章就从这两个方面对原著和电影做一对比。  相似文献   

20.
《基督山伯爵》作为一部以情节取胜、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通俗小说,思想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与佛学思想有很多共同之处。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基督山伯爵》体现的佛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