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错中错》作者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中错》是显示清代传奇向京剧过渡轨迹的重要文本,但对其作者情况我们一直了解不多。本文以《错中错》的诸序跋为基础,结合《痴说》的序跋,断定其作者为纪荫田。进而依据其中线索,翻检《畿辅通志》、《同治直隶绵州志》等,辨明《错中错》作者姓纪,名树森,字荫田,号勉痴子,河间献县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于道光九年(1829)之后,并对其生平作了简单勾勒。  相似文献   

2.
年的别称     
《兰台世界》2004,(5):36-36
汉语词汇丰富,表达年的意思的词汇也很。主要有:载———唐虞开始称年为“载”。《史记·文帝本》:“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这一称法在现代语的书面语言中也常用。岁———晁错《守边劝农疏》:“然令远方之卒守,一岁而更。”岁即年。毛泽东同志词《采桑子·阳》:“岁岁重阳  相似文献   

3.
在闻名中外的牧丹之乡菏泽古城,有一座既有传统民族特色又有现代园林风格的建筑群,这里建有全国一流的书画展厅、创作楼、《晁楣版画艺术陈列馆》、《赵登禹纪念馆》、《曹州书画家作品陈列馆》以及全国最长的曹州碑廊,这就是被誉为"艺术天堂"的曹州书画院.  相似文献   

4.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元代有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清代有小说《七侠五义》,现今有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传奇》,加上历代传说绵延不绝,故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5.
宋人解经不肯墨守汉唐训诂之学,他们颇具胆识,对于前人定论,必求以可信与否。在这种学风的影响下,辨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果说宋代以前是辨伪的创始期,那么宋代就是辨伪的上升期。文章以欧阳修、程颐、苏轼、苏辙、晁说之、吴棫为例,论述了北宋文人的辨伪成就,以供研究者参考、批评。  相似文献   

6.
南齐文惠太子萧长懋别集《齐文帝集》至萧梁之时,尚有十一卷,至唐初仅剩一卷,且有残缺,而现在则仅存残诗(句)二首、文一篇(即《疾笃上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勾稽、排比,发现文惠太子之文,至少还有《九言》《律序》《豫章王萧嶷碑》《法乐赞》等四篇。通过爬梳相关文献,对其内容、作意、写作时间等有了全新的认识。以上诸篇对于了解文惠本人诗文的创作、编集、传播情况,对探索永明时期佛教文学、音乐文学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装潢·装璜错例:从外表看,这所住宅并不十分显眼,但室内装璜却非常讲究。辨析“:装璜”应为“装潢”。在过去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装潢”与“装璜”曾并列存在,后来的修订本删去了“装璜”只保留“装潢”。这一修改是有根据的。“璜”本批半璧形的佩玉,一般用于朝见天子或祭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是战国至西汉时期错金银铜器中的精品,也是古代犀形铜器中形象最为写实雄浑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研究综合利用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成像、便携式X射线荧光、三维视频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犀尊的材质、纹饰特征、制作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了犀尊主体由铜锡合金组成,揭示了表面金银饰的分布特征和规律,探讨了错金银工艺的技术细节,得出嵌槽主要通过铸造方法制作而成的论点,并进一步印证该器采用金银丝嵌错工艺。本研究首次对器表金银纹饰的形貌和布局进行了详细复原,为战国至西汉时期错金银铜器的纹饰与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陶澍轶闻     
陶澍(1770-1839)字子霖,号运汀,安化县小淹人,清嘉庆进士;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他督办海运,总理准北盐务,筹划安徽荒政,疏竣吴松江、浏河以宣泄太湖诸水;著有《印心石屋诗文集、奏议)、《陶文毅公全集》等.  相似文献   

10.
在俄罗斯文化传统中,历来注重儿童的阅读和儿童书籍。俄国的第一本儿童读物是1491年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16世纪出现了印刷的儿童读物《识字课本》,这是专为儿童和家长们出的书。俄罗斯的天才作家、翻译家、学者都为儿童写作,就是卡杰林娜二世女皇也写出了《太子赫洛尔的故事》和《太子费维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文选》,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故又称《昭明文选》。不过,按照当时的通例,达官显宦编著的书多出自门下文人之手,至少有门下文人的参预。《文选》似乎也不例外。可是,有哪些人参预了《文选》的编纂,现在已颇难确考。就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刘勰、刘孝绰、王筠等是最有可能参加编选的首要人物。唐代时到中国的日本僧人空海法师编《文镜秘府论·南卷·集论》引唐初元兢记载说:“梁昭明太子萧统与刘孝绰等撰集《文选》”,宋王应麟《玉海》卷五四引《中兴书目》著录《文选》并注:“与何逊、刘孝绰等选集。”上述材料的依据今已不得其详,但这毕竟是唐宋时的记载,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刘孝绰最有可能直接参预了《文选》的编选,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文选》就是刘孝绰  相似文献   

12.
如果对中国时下的新闻杂志比较熟悉,你可能对《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新锐杂志要顶礼膜拜了,但我要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你拜错了对象.不是说这些杂志做得不好,而是它们只是追随者,美国人亨利·卢斯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13.
错别字探因     
一、书写错别的情形书写错别是错别字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造成它的原因主要是:(一)由于汉字字形、笔画相似造成的错误。常见的有:未、末;衷、哀;夭、天;干、千;钓、钧、钩;栗、粟;梁、粱;戊、戍、戎、戌等等。(二)有些字形极其相似,而字义差异很大。如:“育”、“盲”“肓”也是常常分辨不清。(三)有些字因其偏旁混淆不清而造成错误。较常见的有“拨”与“拔”;“仓”与“仑”混淆等。(四)对于某些汉字字义不甚了解而形成的错误。常见的“兢兢业业”错为“竞竞业业”;“寒暄”错为“寒喧”;造成这些字错误的原因正是…  相似文献   

14.
李亨侍膳     
〔原文〕肃宗为太子,常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上顾太子,使太子割。肃宗既割,余污漫刃,以饼洁之,上熟视不怿。肃家徐举饼(口甚)之,上大悦,谓太子曰:“福当如是爱惜。” 王谠《唐语林》〔译文〕唐肃宗为太子时,经常陪同父亲唐玄宗用膳。有一次食物放在切割熟食的砧板上,其中有只羊的前腿。皇上看着太子,让太子割肉。肃宗将肉分割后,肉的油汁沾在刀刃上,太子便用饼将刀擦干净,皇上一直看着他非常不高兴。肃宗慢慢地举起饼来大口吃着,皇上非信高兴,对太子说:“对待食物,就应当象这样爱惜。”  相似文献   

15.
错视空间作为艺术空间的一种,利用特殊的错视表现方式,在平面版式中产生多变的层次和不确定的空间关系,造成刺激、新奇的变幻莫测的艺术空间效果。正因为如此,错视空间的表现方式愈来愈受设计者和观看者的喜爱,成为大家竞相模仿、发展、探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6.
贞观政要10卷(唐)吴兢撰(元)戈直集论明成化元年(1465)内府刻本民国十九年翟文选手书题记《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贞观年间政事的史书。全书凡10卷40篇,曰《君道》、《政体》、《任贤》、《求谏》、《纳谏》、《君臣鉴戒》、《择官》、《封建》、《太子诸王定分》、《尊敬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政论传统的国家.两千多年以来,从先秦两汉时期的贾谊、晁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祢衡、阮籍、嵇康、范缜,唐宋时期的韩愈、柳宗元、陆贽、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氏父子,到明清时期的方孝孺、王世祯、李贽、王夫之、魏源、龚自珍、冯桂芬,曾经涌现过一大批杰出的政论作家,他们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各有师承,各擅风骚,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至今还灿若繁星,熠熠生辉,为世人所爱重.  相似文献   

18.
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格言,“耳闻是虚,眼见为实”即是其一。但凡事不能绝对化,否则也不免上当受骗。《史记·扁鹊传》记载过虢太子“死”而复生的事。太子的“死”,从虢君到中庶子都是亲见而笃信不疑的。相反,扁鹊并未见到太子,只是恭听了中庶子的一番宏论,就发现若干疑  相似文献   

19.
采用深圳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suLcMIsⅢ,对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2009—2010年馆藏纸质图书错架率进行统计,分析了错架率持续降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地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事文类聚》中章简公为元绛而非章得象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下文简称《事文类聚》)前集卷九有十二处引章简公端午帖子词.章简公指元绛.元绛(1009-1084),字厚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知台、福、郓诸州及开封府,又为广东、两浙、河北转运使,召为翰林学士,官至参知政事.晚年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以太子少保致仕.神宗元丰七年卒,年七十六,谥章简.《宋史》卷三四三有传.有《玉堂集》二十卷③,已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