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期初,我接受了担任六年二班班主任的工作。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差班”,班内男孩子多,而且个个调皮捣蛋,令很多老师头疼。我第一天就在班上宣布一条规则——尊重你自己和教室里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2.
一筐葡萄     
1980年冬天,我母亲在快过年的时候让我去给当时的班主任送去一筐葡萄。那一年我还在读小学一年级,我的学习成绩非常不错,但我特别调皮捣蛋,并不受班主任老师的喜爱。老师喜欢的全是那种文文静静学习又好又听话的乖女孩。我即便是聪明伶俐、学习又好,但因为我调皮捣蛋,就不受宠爱。在小学时代,三年级以后,好学生已加入“红小兵”组织———当时还不叫少先队,就因为我比较活跃和调皮,我总是不能加入红小兵,而我偏偏又特别想加入红小兵。于是,我母亲让我在那年冬天快过年的时候给班主任送去一筐葡萄。我当时的确是过于调皮了,…  相似文献   

3.
回忆起来,学生时代的我整天无忧无虑、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男生的调皮捣蛋“精神”也在我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为此,我成了班主任特别“关照”的对象,隔三差五就得进办公室“谈心”。班主任费心费力地开导和教育我,但是那时的我并不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现在,当我也走上教师岗位,成为上海交通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时,我才知道:学生向好、向上,是老师最在乎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笑咪咪老师     
一位男老师正站在操场上,手里捧着的好几件羽绒服像小山似的遮住了他的头。突然,“调皮捣蛋王”把一件超重级羽绒服“啪”的一下扔到男老师的头上,男老师气喘吁吁地说:“我实在抱不动了!”说完,一屁股坐在操场上,衣服散了一大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何自棠 《中国德育》2012,(16):66-67
常言道:老师和学生就是一对“冤家”,你追我走,你抓我藏,学生和老师又是一对难以割舍的好“朋友”。日常教学中遇到学习勤奋的学生,那真是老师的幸福,可如果碰上调皮捣蛋、懒惰而又不聪明的孩子,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影响师生关系。那么,老师真的要跟这帮孩子“较劲”了。  相似文献   

6.
杨华然 《师道》2002,(12):10
学生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后说:“我被上政治课了。”孩子调皮,有家长会无不痛心地说:“晓得政治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哟!”对人们如此看重政治我非常欣慰,可这又真让我感到委屈!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不难听出,似乎所有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教育失误全都归咎于政治老师们。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把政治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混为一谈。就连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会犯这样近视的错误。常常听到有的学科老师在教育调皮捣蛋的学生时说:“去,叫你们政治老师好好教育教育你!”我想问,政治教师教什么?———政治。这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曾自封为“顽主”。课上,他闲话如江水滔滔不绝;课间,他上蹿下跳、东奔西跑如跳蚤,弄得满教室一片混乱。老师和学生数次向我反映过他的劣迹,对此我也很头疼,严厉的批评、苦口婆心的教育,长枪短炮轮番上阵,惯用的方法全给用上了,可他依然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8.
我们这些做班主任老师的,碰到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往往会感情用事,怒于形,而疏于“导”,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结果,事与愿违。有这么一回事,对我很有启发。我校高一有个学生,家离学校仅三百多公尺,但一学期竟迟到了三十六次。每次迟到,都要受到老师不同程度的“训斥”。老师声色俱厉,  相似文献   

9.
面对一个调皮捣蛋经常旷课的学生,老师总是说:“千万不要因为贪玩而荒废学业,这样会毁掉你一辈子的。”我是职校生,每当听着老师讲这句话时,沉默的我其实很想说,我们不是在逃课,是在逃避学那种古板的教材。如果非要法懂教材才算优秀的话,那么编写教材的人就是最优秀的了。不过真要是如此的话,中国也不至于还无一人领取诺贝尔奖金。  相似文献   

10.
我的成才较晚,所以总是很羡慕那些很早就已崭露头角的同学。在年少的求学阶段,我曾一度被老师视为所谓的“坏学生”,上课总是心不在焉,喜欢调皮捣蛋。有位老师甚至很“诚实”地对我说:“你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还记得有一回上课,老师看见许多同学都在打瞌睡,于是说:“要打瞌睡可以,有本事就不要趴在桌上睡。”结果我灵机  相似文献   

11.
我带过全校有名的两个“差班”,这两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差,进取心不强,调皮捣蛋的不少。一次考试,有位同学做了几分钟就交了卷,只得“3分”。面对“差班”、“差生”,怎样教好课?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怎样来提高同学们的数学素质?教学中我渐渐摸索到一些规律、方法。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差的同学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我们应该帮助这些基础差的同学树立信心,提  相似文献   

12.
多问一句     
王强 《师道》2003,(7):38-38
公开课上,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坐井观天》。当读到“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时,有个男生高高地把手举起,老师见他那么积极,便示意他朗读。那男生语气急促,读得结结巴巴:“天———不———不过,井———井口,那———那么大。”逗得听课老师与所有的学生哄堂大笑。老师心头的怒气一下就窜上来了,心里念叨着:“你平时调皮捣蛋也就算了,这可是公开课啊!你这不是存心让我下不了台吗?”当时她恨不得马上把那个学生给撵出去。但是理智告诉她必须镇定。于是,她心平气和地多问了一句:“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念吗?”那男生说:“因为青蛙…  相似文献   

13.
一个班主任在第一次班会上,训话道:我的眼睛是干什么的?是专门发现谁调皮捣蛋的;我的耳朵是干什么的?是专门打听谁说老师坏话的;我的嘴是干什么的?除了讲课外,就是骂人的。告诉你们:“严师出高徒”,谁想在我班上不服管教,你看着办,可别跟我讲什么“权利”、“平等”罗,在我的字典里只有两个字“服从”。这种开场白,不仅具有普通性,而且具有典型性。想当年,我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现在我做老师了,也对学生们说过,据说我的学生做老师时,也把“师爷”此类话重复过。长期以来教师已习惯于把服从与尊师等同起来,对学生缺少“权利”意识和“平等”…  相似文献   

14.
心中的镜子     
我儿子瓜瓜继承了他爸的风格,在襁褓里就学会了调皮捣蛋,到5岁时,他已经俨然一个男子汉了,到处“伸张正义”,给我们惹是生非。我是当老师的,也遇到过类似的学生,知道对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求上进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进,常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和歧视,很少得到理解与信任。久而久之,他们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成为‘教人遗忘的角落”。那么,如何实现后进生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哪个老师都喜欢,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学习差调皮捣蛋的学生,总是让人讨厌。但恰恰是这些学生,更需要多一点赏识,多一点激励,甚至还应对他们的缺点乃至错误给予包容。这并不是放纵,而是通过这种原谅,让学生达到自责、自疚、自省、自改的目的。某某是一名调皮的男生,学习成绩差,字写的乱七八糟,经常不完成作业,可以说是屡教不改。一次语文课,我刚走进教室,就发现他已经搬着板凳站到了前边。原来,他以为我会和其他老师一样,让他到办公室补作业,对他而言,这已是家常便饭。面对着这个“刺”头,我没有发火,而是笑了笑,对他说“你…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差生,正在上中学。读了十年书,给我刻骨铭心的印象是,不管小学还是中学,老师总把学生分成两种人——好学生和差学生,泾渭分明。好学生是老师的宠儿,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笑容可掬,温言细语;而差学生是老师的心病和烦恼,老师一见到他们就会皱眉,懒得搭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渴望欣赏     
看过这样一则日记,是一个小学生的日记:我是一个坐在角落里的极其平常的学生。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坏,我从不迟到、没少写作业,也没不遵守纪律,就那样默默无闻地坐在那里。一些成绩优异的同学被老师写进了小册子,其中没有我;一些调皮捣蛋和成绩差的同学也被写进了小册子,其中依然没有我。于是,上课时老师只按照小册子上的“黑名单”提问,因此总是没有我——虽然我每一次都把手举得老高。评选班干部时没有我,表扬优秀、批评捣蛋时还是没有我!老师,您知道什么是失落感吗?您尝过被别人忽略的滋味吗?您能了解我心中的感受吗?真羡慕那些“黑名单…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得奖     
这一学期,我终于得奖了。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得奖是家常便饭,而对于我,却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我调皮捣蛋,学习不求上进,在同学和老师的心目中,没留下什么好印象。所以,什么“优秀”、“三好”,都与我无缘。看到同学们得奖,我只能望“奖”兴叹。我也眼馋过,也努力过,怎奈给老师和同学种下的“坏”印象难以改变。每次发奖,我只有看的份儿,没有领的权力。升入四年级了。新同学,新老师,新的环境,我决心采取新的行  相似文献   

20.
笑话     
我在一所初中任教,目睹了许多孩子犯错误的事情。孩子们调皮捣蛋、搞恶作剧常惹老师生气。老师斥责他们“朽木不可雕”。其实孩子们犯错误是正常的事,而要求孩子们一点儿不犯错误,才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