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 ,我收拾屋子 ,找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不扔了 ?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 ,一个女人在逝去时 ,口里必须含银 (或金 )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 ,积攒块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一年 ,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口猪 ,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 ,妈妈时常进城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 ,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 ,妈妈去了不久又回来 ,拉我到僻静处 ,“伢 ,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什么 ?”我心里格登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  相似文献   

2.
一天,我收拾屋子,翻出两本布满灰尘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不扔了?我抚摸着书半晌没有说话。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逝后,口里必须含有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积攒一块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口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又回来了,拉我到僻静处,“伢,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灰尘的小学课本。女友问扔不扔,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逝去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积攒块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口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又回来,拉我到僻静处:“伢,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什么?”我心里格登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  相似文献   

4.
我刚上二年级时,闹出了一个大笑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那是一天上午,我闲着没事干,便拿起了一本成语故事书来读,故事叫作《东施效颦》,读完后,妈妈便叫我吃饭了。吃饭时,我便跟妈妈说:“妈妈我讲个东拖(施)的故事给你听。”刚说完题目,妈妈就不解地问:“什么东拖?”我赶紧说:“不是有个美女叫西拖吗?丑女东拖想学她抱着心口惹人怜爱的样子,反而更丑了。”妈妈听了,大笑起来,说:“好一个读白字的女儿,什么东拖西拖呀!那是东施,不是东拖!“拖”和“施”两个字是很像,右边是一样的,只是偏旁不一样,“拖”是提手旁,“施”是方字旁。妈妈边说边…  相似文献   

5.
一天,收拾屋子,打扫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一天,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7.
王智泉 《湖南教育》2005,(16):33-33
前两年,有一本名为《倾听孩子内心的风暴》的书在很多母亲的手中迅速流传,我一次逛书摊时,在一个母亲“就是它!”的惊呼声中,拿起了这本就凭书名便能激起阅读欲望的书。这些“来自非常心理工作室的真实故事”读来确实让人心惊,让我们做父母的不得不警醒和深思:我们该怎样对待孩子?母爱什么时候成了孩子的地狱?怎样开启孩子的心智之门?家庭教育的金钥匙在哪儿……“我想要天蓝色的妈妈”江西一个五年级的女孩在作文中写到:“妈妈,您是个万花筒,可以变出许多种图案,五颜六色。不过女儿想让您转到天蓝色的那一边。妈妈,首先把那些令人讨厌的颜…  相似文献   

8.
一天,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9.
一天,不满两岁的儿子问当幼儿园教师的妈妈:“妈妈,你肚里哪来那么多的故事?”她拿出一本厚厚的童话集,对儿子说:“那些故事都写在这书里。”儿子又问:“这书是你写的吗?”她摇摇头:“不是,书是作家们写的,妈妈写不好。”幼稚的儿子此时并不懂得关于“作家”的任何概念,也不知道写书是怎么回事,便问:“我能写这书吗?”她毫不犹豫地答道:“可以啊!不过,你现在还得妈妈帮忙——因为你不会写字,只能用嘴说,妈妈帮你记。”“今天能写吗?”儿子似乎急不可耐了。“可以!”她满口答应,马上准备好纸笔,说:“你可以讲了,妈妈帮你记。”“我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双刃剑     
咦?封面上花花绿绿的是什么书?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不是,那是一本课外书。一妈妈走过来:这是什么书?语文书吗?课外书!!!没收。脸上立即出现妈妈的“铁沙掌”。泪如泉涌。二班主任走过来:在看什么书?数学书吗?课外书!!!收好。眼睛瞪得差点掉出来。罚抄公式两遍。委屈至极。三朋友走过来:这么认真?英语书吗?课外书!!!无聊。用他天下无敌的唇枪向我展开舌战:初三了,还看这种书,趁早考“农业大学”吧!可怜之至。四课外书呢?垃圾堆里。为什么呢?众人反对。我的见解:课外书是一把双刃剑。简评:这是一篇以“课外书”为话题的课堂作文,全文语…  相似文献   

11.
妈妈爱读书     
写下“妈妈”两个字,我眼前浮现出妈妈慈爱亲切的面容,闪现出她关爱我的一幕幕情景。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妈妈爱读书。不说她在家中空闲时老拿本书看,连到杭州卖草莓,也会顺带一本不知从哪来的旧杂志。而卖草莓回来,她会带上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书给我。见我作文提高不快,她唠叨说如果会写文章的杭州阿姨肯到富阳来做客就好了。小年夜,妈妈磨破嘴皮终于将杭州阿姨请来了。妈妈急忙让我将作文拿给阿姨,然后神情专注地站在一边听阿姨跟我讲评作文。除夕凌晨两点,妈妈匆匆起床,一反往常,没将草莓拿到杭州卖,而是就近在富阳集市上批发掉…  相似文献   

12.
一天,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扔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 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  相似文献   

13.
神奇的力量     
在两本书之间居然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其中的秘密!今天,姐姐在看课外书时,忽然让我去拿两本厚厚的书来。我好奇地问:“要书干嘛?”“嗯……做实验。”姐姐神秘地回答。一听说是要做实验,我就来劲了,赶紧说:“没问题!”我以最快地速度将两本厚厚的书放在姐姐面前。只见姐姐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插起来。她插好后,将书递给我道:“试试,看你能不能把两本书拉开?”“把书拉开?这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吗?”我信心十足。我先轻轻一拉,没拉开。怪了,我既纳闷又感觉很没面子。我再使劲一拉,还是没动静。我使…  相似文献   

14.
在书城,我曾看到一位年轻妈妈对待孩子的两副不同面孔:在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小学生教辅资料图书台前,妈妈热情地询问孩子要买什么书,女儿拿起一本小学作文指导方面的书说“买这本”,妈妈便十分高兴地说“行”。孩子一连指了四五本书,妈妈都只说“行”,而且宽容、满意、幸福的表情十分清楚地呈现在这位年轻妈妈的脸上。在书城一楼世界文学名著书架前,我又遇到这对母女,当小女孩指着一本名著刚说出“我要买”时,那位年轻妈妈毫不顾忌周围有许多读者,竟大声呵斥:“就你那个学习成绩,还有时间看什么名著?”年轻妈妈满脸恼…  相似文献   

15.
这是10年前发生在一个幼儿教师家的故事:这位老师天天给不满两岁的儿子讲故事,一天,儿子问她“:妈妈,你肚里哪来那么多的故事?”她拿出一本厚厚的童话集,对儿子说“:那些故事都写在这书里。”儿子又问“:妈妈,这书是你写的吗?”她摇摇头说“:不是,书是作家们写的,妈妈写不好。”幼稚的儿子此时并不懂得关于“作家”的任何概念,也不知道写书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便幼稚地问妈妈“:我能写这样的书吗?”她毫不犹豫地答道“:你可以啊!不过,你现在‘写书’还需要妈妈帮忙——因为你不会写字,只能用嘴说,妈妈帮你记,等你学会写字了,才可以自己完成…  相似文献   

16.
看了这个标题,你们一定很奇怪:一个人怎么会有“两个”妈妈呢?其实,也没啥奇怪的,我这“两个妈妈”呀,跟你们的一个妈妈一样,都是一个“肉身”,只不过,她的脾气变化太快,生气时一个样,高兴时又一个样,简直就是“两个”妈妈。下面,就让我来说一说我这“两个”妈妈吧。  相似文献   

17.
母亲节要到了,小老鼠吱吱拨了个电话给白老鼠叽叽:“喂喂,我是吱吱,请叫一下叽叽。”正好接电话的就是叽叽。“叽叽,明天是母亲节,我准备送给妈妈一束鲜花。你呢?”小老鼠吱吱问。“我也准备送给妈妈一束鲜花。”白老鼠叽叽说。吱吱和叽叽要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一个惊喜,他们捧着鲜花,匆匆赶到电视台参加录制“鲜花献给妈妈”的节目。  相似文献   

18.
换位     
作业做完了,我走出房间,看到妈妈正在电脑上聊天。一个念头从脑子里闪过:当妈妈多轻松啊,要是能和妈妈换个角色就好了!于是,我来到妈妈跟前“:妈妈,我们玩个游戏吧!你当女儿,我当妈妈!“”哦?好呀!有点意思!”妈妈答应得爽快极了。我把一本五年级的语文书和一本《精练1 1》交给妈妈,说:“晚上20:30之前,要把这些题目都做完!“”你……”妈妈刚想表示反对,可现在我是“妈妈”了,她张了张嘴,还是什么也没说出来“。女儿”乖乖地走进了书房。我感到浑身轻松,哈哈!妈妈,慢慢做吧!我连蹦带跳地来到电脑前,关了妈妈的“同学录”,打开我喜欢的“东…  相似文献   

19.
有一本小画书,毛茸茸的小鸡雏问它的妈妈:我从哪里来?有一部动画片,活泼泼的小蝌蚪问它的妈妈;我从哪里来?有一部电视剧,讲述着美丽的童话:一粒晶莹的珍珠,在茫茫的大海里找呵找,找它的妈妈,可怎么也找不到,怎么也弄不清它从哪里来……四岁的多多突然问妈妈:“我从哪里来?”是啊,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多多从哪里来的呢?妈妈塞给多多一件玩具:“玩去玩去,小娃娃不作兴瞎胡问。”“我们的多多呀!”外婆作了个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个小“书迷”,喜欢看书,也喜欢买书,所以家里有很多书。可是我有一个坏习惯,在家里随手拿书随手放,搞得家里到处是书。沙发上横七竖八躺着书;茶几上东倒西歪散着书;床上零零落落堆着书……妈妈说,书成了破坏我家整洁形象的“天敌”。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妈妈决定为我买一个书柜。寒假的一天,我正在玩,突然听到妈妈叫我帮忙的喊声。我推开门一看,一只崭新的小书柜出现在我眼前。妈妈郑重其事地说:“心研,这是我为你的书找的家,以后你要把你的书全部放在书架上,再不能东一本西一本地到处扔。”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和妈妈把书柜搬进了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