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自中国电视剧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并且始终是中国主流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出现了大量经典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建构国家形象、培养人民的爱国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2021年时逢建党百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赢得了广泛热议和好评,获得了豆瓣9.3分的超高评分,是一部难得...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 ,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西柏坡学习考察 ,一方面它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要发扬和继承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并以此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另一方面 ,表明党中央诏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 ,就必须坚持“两个务必” ,用西柏坡精神建设小康社会。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法宝。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一种进取精神的体现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进步发展的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从西柏坡会议到今天,我们党背负着"赶考精神"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坚持执政为民、廉政勤政、永不懈怠、忠诚履责,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众所周知,西柏坡是中共进京之前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其铸就的西柏坡精神成为了党的精神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毛泽东所提出的"赶考精神",在经过历史的沉淀与积累,成为了当前人们自我审视、自我警醒的精神动力。此外,从古代的"当官先立德""官  相似文献   

4.
自1921年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隐蔽战线的斗争为党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1月北平的和平解放,正是党领导全国军民奋战与隐蔽战线工作共同配合的历史功绩.这项历史功绩使北平免受战火摧残,为新中国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一些反映隐蔽战线斗争的影视作品如《潜伏》《北平无战事》《叛逆者》等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与观众好评,揭开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神秘面纱.在影视作品中,地下工作者伪装身份、潜入敌营的举动,设立接头地点、电台交通站的地下联络方式,以及发展可靠人员入党、策反敌营人员的隐蔽工作等内容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我们不禁要问,在历史长河中真实的地下工作到底是什么样?是否真如影视作品般跌宕起伏?探寻北平地下党的工作细节往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党地下工作的真实情况,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隐蔽战线斗争的复杂与艰巨性.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出版事业发展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党报党刊、新闻通讯社、图书出版发行等事业全面繁荣发展,新闻出版工作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成型,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搭建了总体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在党的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在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回顾西柏坡时期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传承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对于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开拓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秋风送爽来,太行邀宾朋.10月21日至22日,以"西柏坡精神与当代传媒"为主题的中国第六届太行山新闻论坛在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我省石家庄市平山县隆重举行.太行山周边及北京、上海、湖北等7省市多家媒体的社长、总编辑和全国大专院校新闻专家教授40余人会聚一堂,共同研讨西柏坡精神,畅议新闻改革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西安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市档案局(馆)、西安日报社共同举办《西安革命历史照片征集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又成功地举办了《西安革命历史照片征集展览》.本次《征集》、《展览》活动以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西安地区党组织发展历史为主线,系统回顾总结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安党组织80年来的奋斗历程,讴歌我们党的光辉业绩,歌颂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为研究党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这是档案馆工作为党建工作服务的一次成功尝试,为档案馆围绕中心,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开展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优良传统教育,服务于党的建设工作大局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如何做好新时期档案馆工作这一重大课题提供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曹羽 《传媒观察》2016,(4):30-32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众文化已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国家、跨民族传播。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纸牌屋》是美剧在中国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该剧第一季到第二季在中国的网络点击率已经突破了2.7亿次。本文以美剧《纸牌屋》为例,对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进行了剖析,进一步探究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总结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为华语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关建 《湖北档案》2004,(11):39-39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纪念张思德,弘扬张思德精神,号召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道德观。此后党的“七大”又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并写进了党章。60年后的今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不妨回顾一下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诞生始末。  相似文献   

10.
杨志敏 《传媒》2023,(19):39-41
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红旗渠精神谱系的影像书写中,诞生了纪录片《红旗渠》、电影《天河之恋》、电视剧《红旗渠的儿女们》等近百部优秀影视作品,展现了红旗渠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赓续和传承。2021年,31集电视剧《红旗渠》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热播,该剧作为建党百年献礼剧,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以满满的时代质感促成观众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情感召唤和价值认同,也为当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化书写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共四卷,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成立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这35年的历史。该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于若干历史问  相似文献   

12.
许帆  庄壁瑛 《大观周刊》2013,(8):154-154
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延安移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自此西柏坡成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同时在这里也产生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西柏坡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又应该如何将西柏坡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3.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于2020年9月11日正式上映,从动画版本初始时隔20年,终于迎来真人版电影.然而这部众多大牌华人明星参演的真人版《花木兰》却并未形成业内期盼的高热之势,口碑与票房皆不尽人意.以中国经典故事为素材的《花木兰》是一部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影视作品,却充满了西方人封闭而刻板的"东方印象".文章从中华文化符号的表层构造、核心思想的更替、"印象东方"的人物形象设定等角度深入剖析了西方对中华文化的想象,阐述了目前我国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并从降低"文化折扣"、文化共性解码、融合中西文化精华以及明星选择多元化等方面对症下药,提出了解决路径,以期对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石水 《声屏世界》2003,(12):36-36
红土地,是对江西自然界红壤土地和现代历史红色根据地这个具有独特内涵和地域界定的通行称谓。红土地的特定概念,给红土地影视创作明确了题材内涵的规定性和地域特色的典型性。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表现江西老区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迭出,影响深远,建国初期的《红孩子》《翠岗红旗》《党的女儿》以及后来的《闪闪红星》等家喻户晓的影片,充分反映了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奉献,揭示了红土地上发生的历史变革和红土地人民的文化心理与性格特色,表现了红土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氛围。近几年来,以江西电视台为龙头…  相似文献   

15.
肖波 《新闻世界》2007,(8):39-39
20多年前香港电视剧《霍元甲》在大陆播放时,万人空巷。作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霍元甲被众多影视作品套上了无数光环,那么历史上的霍元甲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努力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党的报纸,应当怎样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呢?总结历史的经验,那就是要用正确的舆论来团结鼓舞全体党员和各族人民,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完成党的历史重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四种文版的《新疆日报》,自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8月1日陆续创刊以来,始终把用正确的舆论团结和鼓舞新疆各族人民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7.
<正>自1947年5月刘少奇率中央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至1949年3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迁移北平,通常称之为中国共产党的西柏坡时期,这是争取全国革命胜利和进行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阶段。西柏坡时期,根据中共中央战略的调整与部署,刘少奇率中央工委在华北地区就军事、土地、财经特别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等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共从革命战争到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在领导夺取全国胜利的伟大革命实践中,我党总结出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相似文献   

19.
<正>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在开展优秀影视作品展播活动,以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影视作品,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据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展播作品包括《理想照耀中国》《大浪淘沙》《精神的力量》《绝密使命》《中流击水》  相似文献   

20.
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我党产生了三个重要"历史决议":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三个"历史决议"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起到了举旗定向、鼓舞人心的作用.在每个"历史决议"诞生前后,党报都以主流媒体的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