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词"对"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关注度较高的一个介词。本文以"对"字句语料为依托,将介词"对"分为"对1""、对2""、对3"和"对4"四种下位子类,从共时层面对其语法意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认知角度探讨四类"对"间的深层语义关系,从而构拟介词"对"历时的语法化轨迹。  相似文献   

2.
"暴力"在现实中是一个贬义词,是对违反人类共同利益、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行为的称谓。在动画中,对"暴力"进行艺术分析有助于动画能更好地利用"暴力"的新奇性、刺激性、陌生性,吸引受众人群,促进动画的产业化发展。但是对"暴力"的适度性运用和理解一定是在健康、积极、文化、道德的范畴内。对"暴力"的设计一定要有对欣赏人群的"预想性"、对表现形式的"唯美性"、表现主题的"内涵性"进行有道德的研究,使"暴力"成为动画的一种价值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成人"既是一个古老的教育问题,又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要求,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中"成人"观进行梳理,同时借鉴大田尧教授回应生命本质的当代"成人"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对"成人"活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儿童哲学的活动中找到了符合当代教育观的"成人"之维。儿童哲学在当代备受青睐的原因即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与对"生命"的关怀,在其活动中既体现了当代哲学对"他者"的尊重与理解,又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共育"的认可与实施,更是对"生命"的解读与回应。  相似文献   

4.
"应试教育"是新课改以来基础教育的众矢之的,并形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在教育实践中由对"应试教育"批判产生的对应试问题的混乱认识,影响了人们对教育过程的完整性和对正常应试活动的正确理解。究其原因,是由对不良应试训练命名不当和对"应试教育"内涵理解的错误造成的。"应试教育"应予以重新解读,回归其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5.
王栋强调"意"对理性的支配作用,并对"意"注入了新的内容,给予新的解释。王栋认为"意"与"志"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是相通的,"意"近乎"志","志意"原不相远。王栋认为,"主意"便是专主忠恕,所以在承认主体对行为进行自由选择的同时,必须对率意行为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6.
"体"与"用"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范畴,其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对现代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针对现代应试教育的弊端,从"学"的环节出发,利用"体用"思想对学生和课程进行"体用"定位。在此基础上首次将学习方法解构为"母方法"和"子方法",阐述二者的涵义以及与"体用"的关系,同时对学习实践提出指导性建议。最后对"体用"思想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215名大学3年级师范生对儒家"仁爱"观念中18个道德信条词的认同度进行开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其中女生113,男生80。之后从中选择6人进行焦点团体访谈。结果发现:师范生对儒家仁爱思想,尤其是对"信"、"智"、"孝"、"宽"、"恭"、"让"认同度较高,对"社会诚信危机"、"学校缺少合作"、"教师缺少勇气"等存在的担忧。针对问题,从3方面为师范生师德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问津"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反复出现。在"问津"的出处《论语》中,"问津"已含有二义,一是问形而下的"路",二是问形而上的"道"。"问津"的"问道"一义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得到凸显。陶渊明是"问道"之人,透过对"道"的追求可以察见陶渊明对上古理想社会的向往。但世人鲜有"问津"者,在陶渊明的喟叹里,既有对天下无道的忧虑,也有对世无知音的惋惜。在"问津"的视角下,《桃花源记》得到一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语言论"和"言语论"之所以把表达与言说放首位,而把交际放在第二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忽视和淡化了"听者"的重要性。"对语论"对"听者"的发现以及对"听者"本质的揭示,有利于我们更加接近语言事实和言语交际的本质。如果说"语言论"是无主体的,"言语论"发现了一个主体——说话人,"对语论"则发现了语言活动中的两个主体——说话人和答话人。"听者"重要性的确认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刑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中的"立案侦查"应理解为既发现犯罪事实,又明确具体犯罪嫌疑人而对其进行立案侦查,即"对人立案",这是在对法律条文进行逻辑判断的基础上,基于不受追诉期限限制制度的立法精神作出的价值选择。"对人立案"的实质是对犯罪嫌疑人的特定化,是办案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犯罪关联性的确信。立足个案正义所提出的质疑无从推翻"对人立案"原则,在理解"立案侦查"时应秉持整体观念,仍旧坚持"对人立案"立场。  相似文献   

11.
最后谈谈夏朝国家政区的特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种按照居住地组织国民的办法,是一切国家共同的”[12](P166-167)。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结论。就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与发展来看,说夏朝国家也是按照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最多只是表现在外观形式上,其实际内容则是这些国民常常聚族而居,在各级行政区划内基本由具有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的若干“氏族”及其“宗族”集团组成。夏朝的地方一级政区,是臣属于夏朝的同姓或异姓方国,这些方国在文献中每每称为“某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学生的生存状态越来越关注,但与此相关的研究却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藉此,文章在对生存、生存状态进行语词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生与环境的关系和学生与自身的关系两个维度出发建构研究学生生存状态的理论框架,为学生生存状态的实证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比,现有体制有了较大变化和创新,在结构上有了集中统一专司所有权职责的法定代表机构,在职能上解决了权责不等、所有权权能过于分散以及出资人机构和职能相分离等体制弊端,在作用上体现出所有在位而不越位,强化了产权监督和制约功能,为我国有效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体制环境和制度环境方面提供了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向传统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很多学者、专家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主权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笔者也就这一热点问题谈三点认识:一、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全球化与主权并不矛盾;二、全球化下的主权国家作用并没有削弱,国家具有灵活的适应能力;三、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的让渡是建立在自愿、对等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5.
离合词的研究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合词是汉语词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过渡的中间状态。本文除了研究离合词的结构、鉴定标准、扩展成分等问题外,还关注了离合词中的语义重心偏移、语法功能、离合词全面研究的作用等许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离退休人员不良心态的自我调适与社会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心态是老年人享受幸福生活的决定因素,全社会要形成全面关心老年人的社会风气;社会各界、各团体及老年工作者要学会参与对老年群体、个体心理和心态的调查研充;要针对老年人的不同心态,用不同的方法,做好转换不良心态的过细工作.让老年群众真正过上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7.
“孔颜乐处”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作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象征,它历来为学者们所推崇和津津乐道。这种理想人格包括以“诚”为核心的真理境界、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境界和以“乐”为核心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8.
《诗经·旌丘》一诗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黎国君臣被狄人驱逐,寓居卫国日久不能归国,因而怨卫君不能帮助自已复国的怨斥之辞。本文以文字训诂的基本方法,重新诠释了此诗基本含义,得出了本诗是妻子对久离家乡丈夫的思念、担忧和劝诫之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In the spring of 2021, just 1 year after schools were forced to close for COVID-19, state assessments were administered at great expense to provide data about impacts of the pandemic on student learning and to help target resources where they were most needed. Using state assessment data from Colorado,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iggest threats to making valid inferences about student learning to study pandemic impacts using state assessment data: measurement artifacts affecting the comparability of scores, secular trends, and changes in the tested population. The article compares three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he Fair Trend, baseline student growth percentile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with demographic covariates) that can support more valid inferences about student learning during the pandemic and in other scenarios in which the tested population changes over time. All three approaches lead to similar inferences about statewide student performance but can lead to very different inferences about student subgroups. Results show that controlling statistically for prepandemic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can reverse the conclusions about groups most affected by the pandemic and decisions about prioritizing resources.  相似文献   

20.
布罗伊尔民族主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主义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只能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才具有意义。理解民族主义的核心在于现代国家,现代国家既塑造了民族主义的政治,同时也提供了民族主义的主要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获取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