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前,鉴于森林的过度采伐,工农业生产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各个物种及其遗传资源所造成的无情压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已迫在眉睫,成为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100多个国家首脑出席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也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是当今世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高纲领。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之一是保护物种。本文介绍了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物种濒危等级、《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等级和中国濒危物种等级等几个物种濒危等级标准。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的主要原因。遗传学因素与物种濒危和灭绝也有密切关系。大多数物种的濒危是一个或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1994年6月我国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它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纲领.此前1992年6月3~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有160多个国家首脑出席了会议并签定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当时,前总理李鹏出席了大会并代表中国政府在公约上签字.这表明,生物多样性已不是某几位科学家、某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小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类所关心的、与人为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大事.五千余年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表明,人类这个产生于自然界的生物物种必须面对以下事实:人类是不能脱离其自身生存的多种多样的生物环境而孤立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公约》序言指出,各个缔约国确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人类共同关切问题”被界定为一个新兴法律概念已经引起各界的注意.它以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基础,体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价值,明确个人与国家间的责任;并在限制人类自身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利影响及对生物资源环境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能够从提高公众对人类共同关切问题的关注度、完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内法律制度及加强国家行政管理几个方面应对目前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公约》序言指出,各个缔约国确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人类共同关切问题”被界定为一个新兴法律概念已经引起各界的注意.它以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基础,体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价值,明确个人与国家间的责任;并在限制人类自身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利影响及对生物资源环境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能够从提高公众对人类共同关切问题的关注度、完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内法律制度及加强国家行政管理几个方面应对目前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0月11日~1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日内瓦召开重要会议,就《生物多样性公约》进行深入讨论。 联合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多德斯韦尔宣布:“截止10月1日,已有30个国家正式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因此按照公约规定,这份由100多个国家签署的国际法律文书将于今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今年5月成立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委员会,这次大会是该委员会组织召开  相似文献   

7.
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因此.对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1971年,一部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诞生。目前已有96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加入《湿地公约》。中国是1992年正式成为该公约缔约国的。《湿地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是:“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  相似文献   

8.
中国既是野生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字国,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注意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安全保障。我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必须依法保护农业野生植物,依法引进新鲜植物物种。同时又必须深刻认识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和危害,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必须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是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是所有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作为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也日益受到严重威胁。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首批签署国之一,对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负有重大责任。为使广大中学生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十分必要。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教育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地球上…  相似文献   

10.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1992年,地球高峰会议,各国的政治首脑云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市,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2001年开始,联合国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在5月22日,更有利于世界各国纪念这个很有意义的节日。▲世界无烟…  相似文献   

11.
外来物种入侵:中国生物安全大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2年5月22日的联合国环境日大会上,“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已被确定为新世纪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这表明人类开始广泛关注外来入侵物种及对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同样也表明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之巨大。外来物种入侵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出版的《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生命科学高中阶段包括7大主题内容,其中“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被列为第六主题,足见“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在这一主题的要求中还提到三个活动建议:不同生境中物种丰富度的调查,对上海的某一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和围绕人类的活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组织课堂讨论。  相似文献   

13.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1994年12月29日,联合国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至200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4.
一、本单元的地位及重要意义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物质财富最多的世纪,同时也是人为破坏环境最严重的世纪。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有150多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人们深切地认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期进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影响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两个原因。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对珍稀濒危物种而言迁地保护是主要措施之一,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结合使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环保卫士     
用规章制度保障风景区《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的发表,是1996年以来,中国第二次发表关于环境保护的白皮书。在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建设上,中国政府把建立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全国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天然植物群落类型都得到了保护。中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国家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编写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制了《生物物种资…  相似文献   

18.
生物世界是多种生物的世界,多种生物的共同存在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一个区域物种的多少及物种的稳定程度,关系到维持该地域的生态稳定,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持续健康发展。其实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质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面,我就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几个问题简要谈一谈。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这些生物的自然生态综合体。我们通常把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作为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基础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已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和当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掀起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高潮,并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然而,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内涵的理解仍存在不尽一致或不甚了解的状态。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发展演变,这也是当前生物学教学中值得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05,30(6):74-74
综合2004年12月30日《环球时报》和2004年11月27日《新民晚报》报导,世界自然保护同盟和世界环境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英、美科学家,2004年对全球的生态状况、物种生存环境和灭绝现状进行的多项研究显示,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衰减。科学家警告,人类即将面临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