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象一:一年级的一位教师在教学《四个太阳》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中的一个,然后分4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结果一半之多的学生选择了“多彩的太阳”,三十多个孩子闹哄哄地挤在一起,谁都听不清楚谁读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合作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优质课教学评比大赛中,有两位教师分别执教《四个太阳》,并且这两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共同的教学环节,即学完课文后,有一个拓展训练:你想画什么太阳,送给谁?同样是画太阳,却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案例一:师:同学们,文中的小朋友画了四个太阳,把绿太阳送给夏天,把红太阳送给冬天,把黄太阳送给秋天,把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如果让你画一个太阳,你会画什么太阳?会送给谁呢?生1:我会画个蓝色的太阳,送给大海,因为大海是蓝色的。生2:我也会画个蓝色的太阳,送给蓝天,因为蓝天是蓝色的。生3:我会画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小树,因为树叶是绿色的。生4:…  相似文献   

3.
听一位老师第一次教《捞铁牛》,在出示课题后,要学生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捞”),接着便要学生从“捞”字中展开猜读:课文可能说些什么?在学生的一番议论中,教师因势诱导归结出:①在什么年代“捞”?②在什么地方“捞”?③谁“捞”?④为什  相似文献   

4.
段红 《四川教育》2003,(2):72-72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比较水的多少>(科教版三年级教材),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桌上有三种不同形状、大小,装有不同量的水,编为1、2、3号的瓶子,请学生猜一猜哪瓶水最多?哪瓶水最少?课堂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位学生说:"我把水分别倒进锥形瓶子里,看水位谁最高,谁就最多."另一位学生说:"我再找三个大小一样的烧杯,把水一一倒进去,比较一下看谁多."还有的说:"我用尺子量一量高度就知道了."学生回答时,教师不做对错判断,只是问:你的理由是什么?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猜想.待学生充分猜想后,教师问:"到底这三个瓶子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刚才仅仅是猜想,谁的猜想对呢?大家想不想通过实验的方法去证明?"话音刚落,学生立即带着问题开始进行实验,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做实验记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了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lt;比较水的多少&;gt;(科教版三年级教材),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桌上有三种不同形状、大小,装有不同量的水,编为1、2、3号的瓶子,请学生猜一猜哪瓶水最多?哪瓶水最少?课堂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位学生说:“我把水分别倒进锥形瓶子里,看水位谁最高,谁就最多.“另一位学生说:“我再找三个大小一样的烧杯,把水一一倒进去,比较一下看谁多.“还有的说:“我用尺子量一量高度就知道了.“学生回答时,教师不做对错判断,只是问:你的理由是什么?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猜想.待学生充分猜想后,教师问:“到底这三个瓶子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刚才仅仅是猜想,谁的猜想对呢?大家想不想通过实验的方法去证明?“话音刚落,学生立即带着问题开始进行实验,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做实验记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了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刘宏 《文教资料》2006,(18):104-105
平常在教学中,老师们议论最多的是说作文难教。是的,作文确实不好教,怎么使学生把作文写好,真的很难说得清。特别是那些新教师,最感到头痛的就是作文教学。我也常为作文教学的问题而困惑。不单是老师们反映作文难教,学生们也反映作文难写,学生大多害怕写作文。不少学生问我,怎么提高写作水平。我也不好回答,我只说,只要多读多写,就能提高写作水平的。这道理谁都懂,但怎么个多读多写?实际上很模糊呀。这读要读到什么程度?读些什么?写要写多少?写些什么?真是谁也讲不清呀。说起来也真有点不可思议。学生从小学开始写作文,写到高中,按理说这作…  相似文献   

7.
一、以标题设疑,初步感知课文教学开始,教师板书课题后立刻设疑:你见到了课题,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一些问题:①“你们”是指谁?②他们想了些什么?③为什么说他们想错了,错在哪里?④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在哪里说的?⑤“你们想错了”这个题目为什么加上引号?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弄清标题的来由。然后组织学生讨论①  相似文献   

8.
例一:苏教版第八册《沙漠中的绿洲》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生:“绿洲”指什么?生:沙漠中为什么会有绿洲呢?生:绿洲美吗?……师:问题就提到这儿,提得非常好。老师现在检查你们生字的预习情况。(接下来教师沿着教案一步一步地教)例二:人教版第八册《太阳》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吗?生:太阳有多大?生:太阳离我们有多远?生:太阳的温度有多高?生:太阳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地板书。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读一读书。(学生读书)接下来,教师指着黑板上的问题,学生一一作答。在教师近乎标准的答案下,学生们相互补…  相似文献   

9.
[现象]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和采用。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对合作学习缺乏实质性了解,仅仅是“为合作而合作”,导致教学目标不明,课堂散乱无序,教学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①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价值。一位教师教学《雪被子》最后一段,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这个语段的有关词句后说:“小朋友,如果老师让你们表演,想想该做什么动作?请你们前后四人合作,想一想、做一做。”但四个小朋友不知怎么合作,有的看课本,有的坐着不动,有的举起双手左右摆动几下,表示“小麦苗在蓝天下跳集体舞”……持续了几分钟,原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是谁与太阳一起工作,与星星一起驱散夜色的黑暗?是谁将三尺讲台开拓成传播知识的沃土?是谁一辈子做着学生,在备课本上书写着春夏秋冬?是谁甘做人梯将别人扶上骏马再送一程?是谁一遍又一遍纠正着你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仍不厌其烦?是教师。教师,一个多么平凡、多么伟大的名字,一个多么朴实、多么亲切的称号。有人说,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一种职业,一个人只有做了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那是一种责任,和太阳一样神圣的责任——传播爱与温暖的责任。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工程师”三个字的分量…  相似文献   

11.
一席对话     
后进学生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他们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变成后进生的?为了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访问了一位后进学生。他是本市××中学高二年级学生,性别:男,年龄:十七岁。下面是我们访问时的对话记录。问:大家都非常关心后进生的进步问题,要帮助他们进步,就要首先了解他们的情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是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快乐的夏天 ,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 :在夏天的夜晚 ,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 ,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学习这篇课文 ,我们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 ,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学生分析 :学生们经过一个学期的校园生活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而且乐于接受课程标准的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 ,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 ,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并鼓励学生创造…  相似文献   

13.
课堂写真你认识分数吗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并顺着“认识”这个话题进入了教学。“你认识分数吗?你能说几个分数吗?”教师的话音刚落,很多学生举手。几位学生分别说出310、21、14、86等分数,教师随机板书并出示1个正方形、8个西瓜的图片(每排4个,共2排)等让学生说说12、41的意义。学生说过之后,教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谁来画一画、分一分?”接着又追问:“这里是把什么看做整体‘1’,一份是几个西瓜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为什么铅笔不一样多教师出示两盒外包装一样的铅…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说话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是:如何铺设语言思维训练的台阶,引导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拾级而上。有位一年级老师在指导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话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五级台阶: 一、明确句子要求老师首先说了一个范句:“妈妈和姐姐在洗衣服”,接着问:“这句话前面说了什么?后面说了什么?”小朋友回答说:“这句话的前面说了谁(妈妈  相似文献   

15.
走进当今的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有的教师不清楚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人家搞,自己也搞。有的教师一节课进行两三次合作学习,即只要教师一提出问题,就宣布合作学习,前排的学生很快回过头去,与后排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充分合作讨论的时间,造成合作学习“虎头蛇尾”不到位,有的教师把握不住合作学习的时机,很多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多大的探讨价值,形成“摆架子,走过场”的现象。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扎实有效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把握好…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二册《昆虫》一课,我们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法,分三步安排教学。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有意无形地引入新课。课一开始,教师说:“我要大家采集的蚂蚁、苍蝇,蝴蝶……等小动物带来吗?请你们先观察蚂蚁的外形。看蚂蚁的身体分几个部份?每个部份都长着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 ,我告诉学生 ,我们要去张家港最大的公园写生 ,学生欢呼雀跃。这样 ,我带着二 (6)班 46名天真可爱的孩子来到目的地。我们选择了一个开阔的场地围坐起来 ,学生已经等不及了 ,纷纷问我 :“我们画些什么呀 ?”我对学生说 :“我们这次活动是一次特殊的写生 ,先要找一找公园里哪些地方设置了标志 ,然后把这些标志画下来 ,想一想他们是什么意思 ,有些标志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打个‘?’。大家分成男女两组开展比赛 ,看男女同学谁画的标志多 ,懂得的标志多 ,半个小时后我们再在这里集合。”30分钟过后 ,学生三三两两地回来了 ,…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如何渗透合作学习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这节课可以从三个环节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把学生带来的物体先按小组集中起来,再分类。大组交流:你们是怎么分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有的学生按物体的材料分  相似文献   

19.
教学开始,教师让学生完成以下练习:①试说分数?的双重意义;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算;谁是比较量,谁是标准量?怎样判断?怎样列式?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新知阶段,教师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组织教学过程.1.尝试性练习.第一题,以下各图中的阴影部分是整个面积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数学论文报告会上 ,一位教师讲了一段用骰子引入无理数的故事 ,令人耳目一新 ,很有意义 .现将这位老师的这一奇特的教学设计 ,介绍给读者 ,不知您以为如何 ?在上课之前 ,他先做了一个大骰子 ,作为教具 .下面请看这位教师在课堂上是怎样用这颗骰子来引入无理数的 .教师 :(把手中的大骰子举起来 ,对着全班同学大声说 )同学们 ,这是什么 ?你们知道吗 ?学生齐声回答道 :谁不知道 ,这是骰子 !教师 :它有什么用处 ?学生一片声地答道 :打麻将用 !教师 :是的 .打麻将要用它 .但是 ,除了打麻将以外 ,它还有什么用处呢 ?这一问 ,一下子把同学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