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后喻文化"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把唐代韩愈对教师职业的界定理解为今天的“教书育人”的话,那么“授业与解惑”都含有传授知识之义。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及其以前,青少年学生在家听父母及其他长辈的教诲,从父母长辈那里学到许多知识,受到启蒙教育。因此,我国向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说法。在学校,孩子从老师和学校领导那里,学到的东西多;教师和领导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绝对的权威。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技迅猛发展而引起的知识裂变和现代…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迅速普及,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体。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双向的,其积极影响能培养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学习动机和拓宽知识视野等,但是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网络成瘾是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杀手"。本文对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正确父母教养方式有效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溢出假说"和"人-情境交互作用理论",选自北京、重庆和石家庄三所初中学校的1038名初一至初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家庭环境中的父母关系(父母冲突和父母婚姻满意度)、亲子关系(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父母关系是否会通过亲子关系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满意度、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而父母冲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2)母子依恋、父母婚姻满意度和父子依恋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但父母冲突却不能;(3)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父母冲突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父母婚姻满意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中只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脑网络技术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网络及其衍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显,人们的学习、工作、休闲、通信等活动已越来越多的依赖干网络技术。人们在网络上最常用的方式是信息交流。网络的最大受众群体是青少年,由干他们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使网络技术及网络化带来的影响还不能奶好取舍。因此,本试图从网络技术的一般特点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网络化带给青少年不良心理与行为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父母低头行为指在亲子交流时,父母专注于手机使用而忽视孩子、扰乱其亲子互动的现象。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青少年由此引发的焦虑、抑郁、孤独感和学业倦怠等内化问题和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网络欺凌行为、社会退缩等外化问题。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青少年的认知-情绪过程和家庭过程实现,且这一影响会因父母心理因素、父母自我反思态度、父母监控的强弱和青少年的人格特质、自尊、社会敏感性、人际敏感性以及特质自我控制等个体因素,同伴依恋和青少年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等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未来研究应从丰富研究方法、拓展研究内容、进行跨文化研究等三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深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本文着重研究电脑网络对高等师范大学生(简称高师生)的影响,探讨如何根据网络的影响,加强对高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培养未来合格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赔赔 《学语文》2006,(4):9-49
随着电脑网络的日益普及,青少年的上网热也逐渐成为老师和家长们的“头疼病”。不少青少年因为痴迷于网络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健康受影响,甚至离家出走、踏上犯罪道路。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已成为教育界和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拟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就阅读教学谈谈如何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8.
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扼要介绍了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分析了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的特点 ,探索了电脑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调查研究。选定主题 在专题调查研究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对于父母和长辈的关爱处于一种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的状态,不理解父母与长辈的苦心,不体会父母和长辈的爱心,不接纳父母与长辈的用心,要求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百依百顺,从不检查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稍有一点不满意就发脾气,轻则大哭大闹,重则离家出走。这说明,现在很多学生不但不理解父母和长辈的关爱,更不会感谢父母与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因此,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会感恩”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疏导使学生走出娇生惯养、不知感恩的心理误区,初步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增强感恩的意识,为他们学会感恩做好心理铺垫、情感铺垫和行动准备。  相似文献   

10.
当今,随着电脑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学会了上网。网络所具有的新颖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对中小学学生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同时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如伯顿所言:“凡上帝有一所庙宇的地方,魔鬼也有一所礼拜堂。”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也具有负作用。研究中小学的上网心理,寻找相应的调适策略,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应是广大心理教育者和教师亟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责任"正在发挥着比以往巨大得多的作用,责任教育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意义重大.当前,责任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重视不够、内容缺乏针对性、方法僵化、途径单一、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等.教育者应采取包括注重权利教育、自我责任教育、情感教育、实践和营造责任教育氛围等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青年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兴起以来,青年群体一直是最主要、最敏锐、最前沿的网络用户。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与网络共成长的青年群体,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E时代共像及优势。研究和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思想成长及其发展态势,会使我们面对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3.
采用网络成瘾调查量表对通化地区四所学校的初高中学生进行测验,共收集有效问卷896份,从中筛选出具有网络成瘾倾向者85名,占被试群体的9.4%。成瘾组和非成瘾组性别、上网地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次上网最长时间、每周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是危险因素,收发电子邮件是保护因素。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各群体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族际通婚现象渐多.未婚青年的婚姻观念对本民族的发展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发展都有着紧密联系.本文通过对未婚青年这一群体的调查发现,汉回两族未婚青年对通婚观念有很大转变,但依然在心理上承受着来自家庭和本族族人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时代上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有人预言网络生存方式将对人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技术将使人自身的能力、个性需要及社会交往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人们过分依赖依从于电脑网络,使其脱离工具、手段的角色,从而使人不断异化,最终损害人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网民结构的现状,以及潜在心理障碍的分析,从现代观念、人际关系、人格角色的行为取向等正反两面探讨了网络对青少年个体人格心理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正确引导青少年对待网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互联网日益普及,网络广告呈现出勃勃生机并成为了传媒行业的新宠。基于网络广告的特征分析.本文借助语用学原理针对网络广告语言进行研究,并指出语用学原理的应用对设计出有效的网络广告有所帮助。研究成果对网络广告的创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网上教学依据教学手段的不同分为自主式网上教学和实施在线交谈式网上教学,网上教学优势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性,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交互性以及电子图书馆的必不可少性,阐明了网上教学不仅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很好形式。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的电子主体性、文学新样式与诗性自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学要获得新的发展,首先应重视和强调它的主体性,在没有控制系统的全开放的情况下写作,如果停留于主观渲泄、自说自话,或把电子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割裂、对立起来,是不利于网络学发展的,其次,寻找新形式是网络学区别于传统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志于网络学创作的人应加强形式方面的探讨;另外,仅仅是“写”还不能产生学,网络学要成为学,还必须充分重视诗性和加强诗性自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利用移动通信设备支持学习。"微课"作为短小精干的教学形式,近年来日益被大众所关注。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开放资源的日益盛行和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微课"成为新时期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不二选择。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究的能力。同时,通过网络的交流与互动,也有助于教师自我专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成瘾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本文分析了网络成瘾的特征和原因,并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提出了加强教育疏导监管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