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一种先进的混合链编码算法对二进制图像进行压缩和重构,该算法包含了无损和有损两个部分,并利用这一算法对图像轮廓进行处理,生成大量的链节点数据,然后根据(n10,5)的规则进行编码,可实现很高的压缩比。对于有损部分,引入了一种新的线性处理技术,既平滑了图像轮廓,又保持了很高的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它链编码方法 ,包括FCC,DCC-8和L&Z。另外,此方法的压缩比明显大于WinZip,JBIG1和JBIG2等标准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2.
针对二值图像的几何相似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压缩算法。该算法以四叉树为数据结构,以达到减小中间结点的开销;同时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均低于采用JBIG标准来压缩二值图像。其压缩比可提高15%;同时适用于复杂图像。  相似文献   

3.
针对包含重要局部信息图像的高压缩比压缩问题,文章对基于改进EZW和Huffman混合编码的感兴趣区无损压缩算法进行了研究,该算法可以保证感兴趣区无损解码还原,并得到整幅图像的高压缩比压缩。相对其它压缩方法,该算法同时较好的解决了压缩比低与重要信息损失的问题。文章采用Lena女孩图像进行实验,在保持其眼睛信息不损失情况下对整体图像进行高压缩比压缩,最后给出了算法实现的流程图,不同码率情况下的压缩比、压缩解压时间以及峰值信噪比PSNR的比较。实验结果显示,编码和解码时间效率高,压缩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重复编码的心电数据压缩方法 ,该算法首先根据 ECG数据的变化特征 ,提取每一路 ECG信号的心搏模板 ,从而把信号分成三个部分 :心搏模板、残余误差和位置参数 .在保证信号低失真的条件下 ,先对残余误差进行L ADT编码 ;然后进一步引入无损的熵编码对 L ADT编码后的数据进行二次编码 .与其它压缩方法相比 ,在相同的信息损失下 ,该算法可获得更高的数据压缩比 .所提出的方法 ,也可应用到图像数据和其它数据的压缩中  相似文献   

5.
在边缘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利用Freeman链码的性质实现了二维图像轮廓的提取;并运用动态规划编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轮廓匹配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的图像轮廓匹配算法更简洁有效。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零树小波是根据标准小波变换的空间多分辨率特征将重要节点与零树根进行编码来完成图像压缩的编码算法,但标准小波变换对图像的边缘、轮廓以及纹理等特征信息的表达不具有稀疏性,不能够较好地表达图像的细节信息。针对标准小波变换的缺陷,新算法根据S+P变换能够实现整数到整数的变换,将EZW和S+P变换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S+P变换改进的EZW编码算法,即使用S+P变换替换标准小波变换,完成图像的低损耗压缩。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经典的EZW编码算法,基于S+P变换改进的EZW编码算法在压缩比、编码效率以及峰值信噪比等性能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将小波理论应用于视频和图像压缩是目前国内外十分重视的图像压缩技术。小波分析技术和多分辨分析理论改善了基于分块DCT变换的压缩编码技术的方块效应和飞蚊噪声的不足;而分形压缩编码方法,由于其可以获得极高的压缩比而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借鉴前人的图像压缩编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图像压缩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进行小波分解,然后对不同的频带特征采用不同量化、压缩方法进行编码。实践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图像的压缩比,而且在网络信道不稳定的情况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数据传输出错,从而避免数据丢失造成的恢复图像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红外图像具有灰度变化不平均、分辨率较低、噪声较多等特征,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难以对红外图像分割出有效实体。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 变换(NSCT)的随机游走红外图像分割算法。传统的随机游走图像分割方法,图像部分灰度值的不均匀变化可能改变随机游走算法的路径,而且分割目标的轮廓很容易受到图像背景噪声影响,所以可以通过增强图像的目标轮廓,抑制图像噪声,以达到更好的分割效果。NSCT变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首先采用NSCT变换对红外图像进行多方向、多尺度分解,得到红外图像的低频和高频系数,对该系数进行处理,然后反变换得到增强后的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红外图像分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Grabcut分割方法难以很好处理图像阴影部分及分割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结合K-means聚类算法与Grabcut函数的方法改善以上问题。该方法通过直方图均衡化实现图像增强,然后利用K-means算法以二分类的形式对像素进行聚类,利用形态学处理填充孔洞,自动获取目标物体轮廓后,结合Grabcut算法实现图像二次分割,最后利用颜色判定改善图像阴影部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图像自动分割、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对阴影部分图像处理有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以图像压缩编码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频域变换图像压缩编码中有代表性的FFT编码、DCT编码、小波变换等的算法,并采用MATLAB程序语言验证各种的算法。程序实现输入不同压缩比,得到相应的压缩图像,并计算图像的均方误差、信噪比,通过对不同压缩比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到这些算法的性能比。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二值图像矩形划分编码在划分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BSP二值图像的压缩算法.该算法以二叉树为数据结构,以达到减小中间结点的开销;同时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均低于采用四叉树结构来压缩二值图像.其压缩比可提高17%;同时适用于复杂图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双线性插值算法在图像放大过程中处理图像边缘部分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图像的局部结构对图像分别进行插值。同质区域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边缘区域采用基于圆形孔径的方法进行放大。此外,通过与传统算法进行比较,利用实例说明了该算法在图像处理细节部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原SPIHT算法存在扫描的重复且未能充分利用小波系数分布特点,随着压缩比的增加,会引起编码效率的下降等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图像压缩编码算法。改进的图像编码算法低频子带进行DPCM无损编码,高频子带采用优化排序的SPIHT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原算法在重构图像的主观效果和峰值信噪比上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Android移动设备中,图像传输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从而影响用户体验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图像压缩算法,根据输入图像的下采样和局部特征描述符来描述输入图像.描述符用于检索边缘数据库中高度相关的图像并识别相应的图像补丁.利用解码后的下采样图像中提取的相应向量预测局部描述符的特征向量.通过变换、量化和熵编码对预测的残差向量进行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压缩比和视觉质量均优于现有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哈夫曼压缩编码的原理及方法,采用MATLAB软件对两幅图片进行压缩编码程序设计,获得压缩信息及哈夫曼编码表,分析压缩后的图像像素数据及压缩比。结果表明,哈夫曼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编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位图图像轮廓提取与跟踪的算法原理,提出了基于该原理进行提取图像轮廓的点坐标系列的方法,并分析了应用该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给出了该方法的VC++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分水岭算法应用于脑肿瘤CT图像时容易产生过分割现象,为了避免该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水岭图像分割算法。该方法主要包含形态学重构以及标记控制思想,首先对原始梯度图像进行形态学重建,相当于滤波处理,然后对原图设定灰度阈值并进行形态学处理标记出肿瘤部分,接着用分水岭变换标记背景部分,最后根据两个标记部分对调整后的梯度图像进行强制最小和分水岭变换得到分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区别肿瘤部分与背景,并用封闭的分割线包围脑肿瘤区域,从而避免了对不感兴趣区域的误分割,有较好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算法(EZW)为了确定一系数是零树根还是孤立零,必须对该系数进行反复多次扫描,不仅耗时,而且造成二进制符号流中存在大量冗余.在研究Shapiro零树图像编码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重要系数的全新界定和精确量化,增加零树的数量,减少孤立零点,从而缩短搜索扫描编码时间、提高压缩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算法在峰值信噪比、编码时间、图像恢复质量等方面都优于J.M.Shapiro最初提出的EZW算法.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零树的树形扫描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入式零树编码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图像编码方法之一,但该算法在编“孤立零”码时会造成比特位冗余.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零树的树形扫描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恢复图像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前提下,提高了压缩比,缩短了编码时间.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性能良好的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在嵌入水印时先对水印信息进行奇偶编码再嵌入到图像中,在提取水印时对恢复出的水印信息进行奇偶解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未采用奇偶编码的同一水印算法具有更好的不可见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