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入世已近半年,表面上似乎比预料的更“风平浪静”,所谓“挑战”和“威胁”也并未如入世前描述的“狼来了!”,以致我们反倒有些茫然了。 与我们的空想或茫然相比,国外出版公司却开始了“大举进入”——不是表面上张张扬扬的市场竞争,而是各种层  相似文献   

2.
2012年,以经营性出版单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为标志,中国出版的前改革时代告一段落.这十几年来,中国出版业完成了体制改革的线性推进,快速发展为出版大国.在出版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后改制”时代随之来临.  相似文献   

3.
“奇书”创奇迹———《中华三德歌》评介□黄书元一本书在出版后两个多月发行订数300多万册,而订单仍源源送来,各地书店要书电话不停,十几家印刷厂夜以继日地加急印刷仍供不应求。这在当前“卖书难”的市场情势下,真可谓一大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安徽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4.
进入2010年后,中国少儿创作与出版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好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都推出了自己的新作,少儿图书市场持续火爆,到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达到高峰。新书和稍早出版的一些品牌优秀图书都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销量上万册的图书比比皆是,有的图书甚至销量十几万、上百万册,并且还在不断地刷新销售纪录。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2007年在日本出版后,至今已狂销240万册,占据排行榜第一名达82周的超级畅销书《女性的品格》中文版,在10月份将由中信出版社正式推向市场之际,却发现了与其内容形式极其相似中国某出版社的“伪书”《女性的品格》,该社出版的《女性的品格》与日本正版原书不仅书名完全一致,在内容的介绍、图书的内容主题上也有极大程度的相似之处,该书作者利用正版原书在日本图书市场的极高知名度,编译了足以混淆消费者的伪书,更是打着“日本2008“第一畅销书”的旗号,让消费者无从辨认其真伪,严重扰乱了版权图书市场的常规秩序,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07年在日本出版后,至今已狂销240万册,占据排行榜第一名达82周的超级畅销书《女性的品格》中文版,在10月份将由中信出版社正式推向市场之际,却发现了与其内容形式极其相似中国某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以书代刊”的典型范例有山东画报社出版的《中国图片百年史》和高品位通俗读物《老照片》专辑,它们都曾引起过热烈的反响。特别是《老照片》几乎产生过轰动一时的效应。该书出版后,风靡海内外,至1997年每辑销量达30万册,是当年十大畅销书之一。另外,还有“以书代刊”的学术文集,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化研究》(第一辑),今年又有北京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韩阳 《出版参考》2007,(4X):11-11
重庆全国书市前夕,著名作家李锐的新作《人间——重述白蛇传》正式出版。作为“重述神话”系列中国卷的第三册,《人间》是重庆出版集团在本届书市上的重头戏。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重庆出版集团正在与瑞典一家出版社洽谈该书的版权事宜,如果协议达成,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先生将担任该书的瑞典文翻译。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江西出版界连续出版了销量很大的好书。以江西人民出版社为例,1992年出版了《我爱社会主义》,发行了300万册;1993年出版了《中国有个毛泽东》,发行了270万册;1994年出版了《走向辉煌》,发行了270万册;1995年出版了《中国母亲》和《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分别发行了120万册、270万册。畅销书连年不断,每年一两本。仅这五本书,发行近1230万册,获利达800万元,有的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奖励。社会效益和经  相似文献   

10.
海飞 《出版参考》2006,(1X):20-20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自成立以来,通过战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得到长足发展。年出版品种由200多种发展到1万多种;年总印数由3000万册发展到近6亿册;优秀图书的重版率达到50%以上。中国少儿社业绩年年攀高。然而,相对于外延性“短缺”的历史性解决,2006年中国少儿出版,也正面临着严重的内漪眭“短缺”。  相似文献   

11.
出版“走出去”是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几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但离真正融入主流国际出版市场仍然有较大距离。文章分析了“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提出“走进去”才是中国出版国际化的终极目标和成功之道。为此需要在理念、内容、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变,切实提高“走出去”战略的成效以及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2.
一套完全讲述中国历史的中文图书,却能在正式出版前,仅凭一纸样张就让美国<读者文摘>出版公司抢购了海外版权;一套多达15卷、共4500个页面、售价1100元人民币的图书,却能在出版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掀起了持续一年多的销售高潮,销量达到6万套、90多万册、6000多万码洋.  相似文献   

13.
王建辉 《出版科学》1999,(2):9-14,8
“五四”是中国所史的一个重要的界碑.也是中国出版的一个重要的年代线。也许“五四”并没有从机器生产力上产生时代性的变革,它却从“人”这个生产力要素上开创了出版的新时代。“五四”在中国出版史上的重要意叉,在于它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开辟了新出版的未来的方向?在中国,新出版是相对封建时代出版而言的,是资本主叉出版的别称,它是与新文化一起而采的。新文化与新出版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而又研究无多的历史课题,新出版对于新文化的贡献不是奉文的研究重点.这里侧重于“五四”新文化对新出版的推动作用的阐连。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号称世界杂志大国,其杂志市场的消耗量惊人,与图书比占绝对优势,形成“杂高书低”的奇特现象。2000年,日本国内杂志销售总册数为34.54亿册,销售总额为116.42亿美元,我国同期的杂志消费量为29.42亿册。如果以人均比较,其杂志购买数量是我国的十几倍。  相似文献   

15.
访日随笔     
去年九月,我随中国出版代表团访问了日本,代表团受到了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出版界、印刷界友好人士的热烈欢迎和周密细致的接待。日本出版界的概况日本的出版业非常发达,素有“出版王国”之称。据统计,1981年共出新书4万种,42.8亿册(书籍11.1亿册,月刊18.5亿册,周刊13.2亿册),全国共有4200多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比世  相似文献   

16.
任剑乔  邓开锋 《出版视野》2009,(1):F0002-F0002
经过近五年的不断努力,国家“十一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项目《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下简称《珍本文库》)由西南师大出版神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并于2008年10月下旬顺利推出第一辑(共20册)。2008年11月26日下午,西南师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历史研究所共同举办了“汉籍之路”学术座谈会暨《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工作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7.
洋八股、党八股和“四人帮”的帮八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空而长。直到今天出版物中的“水分”仍然不少,有时明明是九万字的材料,偏要硬拉成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东西,结果就象马克思当年批评拉萨尔著作时所讲:“长篇巨页,小字密行,满纸都是糊里糊涂的话”。最近读了一本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在彭总身边》,深受教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联合银河传媒共同搭建的基于二维码的移动多媒体出版平台——“中国手机出版服务平台”于2008年3月28日正式启动,国内70多家出版社出席了在北京大方饭店召开的主题为二维码驱动手机出版—“中国手机出版服务平台”(CMEPP)新闻发布会暨培训会。  相似文献   

19.
记者从刚刚结束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上获悉,“八五”期间我国出版业基本保持了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的水平,各项产业发展的指标呈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 1995年图书的总印数达到了62.6亿册,比1990年增长11%;图书总印张315亿张,比1990年增长了35.6%。 1995年期刊总印数23.79亿册,比1990年增长35.25%;期刊出版总印张66.49亿张,比1990年增长38.23%;全国每人平均年拥有期刊2册,比1990  相似文献   

20.
从2011年到2014年, “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首批47册图书集结出版,三年间,出版社的编辑们品味了文学的馨香,也体会了编辑的艰苦,却更坚定了做品牌图书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