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笔者从二语习得角度出发,对高级二语学习者和初级二语学习者母语语音漂移进行了全面回顾。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梳理,从语音产出和语音感知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漂移源于近期的二语经验;第二,母语漂移始于二语习得的早期阶段;第三,对于二语初学者来说,母语漂移在二语习得初期到中期最为明显,在习得后期恢复到学习前的水平。同时,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如何避免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漂移提供了思路,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语音偏误标记与语音对比——谈泰国学生语音习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在泰国的教学实践,文章归纳了泰国学生区别于其他国家学生的语音偏误标记,并借助汉语和泰语的语音共时层面的对比,分析泰国学生在汉语语音习得过程中由于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干扰所造成的“化石化”难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关键时期假说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争议颇多的焦点之一。而在二语语音习得层面,多数人认为关键期的限制的确存在,这种观念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坚信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早越好。为寻求依据,通过对二语语音习得中年龄因素的研究进行批判式综述,本文分别分析和解读国外近年来赞同和反对二语语音习得中存在关键期的研究,并简要回顾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表明,包含语音习得在内的二语习得成功与否是诸多社会和学习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龄不是二语语音习得的先决条件,过早进行二语学习是否能保证成功的二语语音习得并没有足够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综述从20世纪80年代国外关于语音范畴感知模型的提出及实证研究到从语音产出研究出发的中介语音音系研究及优选论的提出,希望对语音感知和语音产出两方面在对于二语语音习得的重要性方面及二者关系进行梳理,归纳和评析,以此建议语音教学工作者们应该注重语音输入与语音输出的动态互补关系,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把握语音习得的教学重点,从而综合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  相似文献   

5.
韩小艳 《英语教师》2022,(23):154-156+160
分析第二语言习得语音训练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变体与语音训练、音乐与语音训练、视觉与语音训练、反馈与语音训练四个方面扼要介绍二语语音训练研究取得的进展。通过对二语语音训练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并得出一些语音习得的结论,即借助计算机辅助进行语音训练;让学习者接受音乐教育;及时对学习者的二语学习进行反馈等。  相似文献   

6.
强调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贡献,从普遍语法理论与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发现,我们对母语的干扰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当二语学习者因缺乏目的语知识而在交际中产生困难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母语来弥补不足.从语音方面论证了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并结合实证调查证明了母语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正面作用.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应该充分利用语言的共性,引导正迁移,增强二语学习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二语习得问题一直被国内外知名语言学家研究探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篇文章对二语习得近些年的研究进行了一个梳理。着重回顾国内外关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音习得与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影响中国学习者英语语音学习的因素以及相关对策两个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8.
就少数民族大学师范生入校前的英语教育情况、英语语音习得、母语使用情况以及语音错误归因方面从二语习得、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分析民族学生英语语音习得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英语语音教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试论方言环境下的英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语际迁移既是英语语音学习常见的现象,也是语音习得的过程。以江苏省方言区的一些方言点为例,基于方言及母语迁移视阈,客观看待语音学习现状,采取出于语音、归于语音的路径,就地论“音”,激发辨别能力,因“音”利导,使英汉语音互识、互证,解决语音语际迁移“逆差”现象,构建语音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倩  陈芳 《安顺学院学报》2013,(1):59-60,117
布依族学生由于从小在布依话环境下成长,进入小学或中学才开始的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他们在语音习得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远比汉族学生的要大得多。以二语习得对比分析及其语言迁移为理论依据,通过测试和访谈的形式探讨解布依族学生在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泰国素攀府甘娜苏中学高一到高三大约200名泰国学生为期一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汉泰语音进行共时平面上的静态对比分析,并结合《汉语拼音方案》,对泰国学生的主要语音偏误类型进行归纳总结,试图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习中语音负迁移现象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对比,从音位、声调/语调语言、重音和节奏等层面分析了汉语语音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共时的角度对比现代汉语与现代缅语语音的异同,分析元音辅音及声调的异同及相似点,对汉语和缅语在语音方面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同时就汉缅语音存在的异同分析零起点缅甸留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难点问题,以便实现更为有效的汉语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音表达单位及其表达效果"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理解相比较,表达可能更为重要。语音,是语言的表达要素之一。文章基于建立"语音表达论"的目的,主要从音节节奏、声调平仄、韵母押韵、双声叠韵和叠音等方面,分析了语音表达单位及其体现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把汉满语音作了系统的对比,并得出了一些对于对外语音教学法的启示,即运用国际音标把母语和目的语(汉语)语音联系起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母语中接近目的语(汉语)的语音以改变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方式进行加工,再教授给第二语言学习者,从而促进其母语语音在目的语(汉语)语音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据性进行对比,有助于认识英汉词汇体系的构成特点。文章主要从词汇的语音理据入手,就其构成、语音形式及功能等几方面,对英汉拟声词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汉英音节对比与英语语音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和英语音节结构既存在某些共性,又存在显著的差异。汉英音节结构的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习得有重要影响。中国学生往往受母语的影响,把汉语的音节结构特点迁移到英语语音习得中,对于英语辅音及辅音群的发音、英语音节的连读、英语音节的重音难以掌握。了解和明确汉英音节结构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减少负迁移,促进英语语音习得。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语音变异分为现代汉语词汇的语音变异和外语词汇的语音变异:前者包括音节变化产生的语音变异(声母变异、韵母变异、声调变异与相邻音节的连读变异)、声母词、数字词三种;后者包括字母词、数字字母词和新造谐音兼具形象色彩的音译外来词。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为现代汉语提供了不同的语言风格,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手段。但同时也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性,造成不必要的语言歧义,冲击了中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作为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赣方言的语音结构系统具有自身的特点。文章从语言迁移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赣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了教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针对英语语音教学研究较少关注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层面的差异问题,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语音系统方面的差异,列出了英语在音位、音节和超音段等方面与汉语的主要区别,提出了在英语语音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汉英两种语言语音系统差异性方面的学习,从而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