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对生命的关注、尊重、珍爱和欣赏,我们要做的是让师生拥有快乐的人生,为师生建造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学校确定了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服务的办学原则,依靠人并发展人,从而实现每一个学生获得  相似文献   

2.
我校一直坚持以"创优质教育服务品牌,办人民满意的一流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尊重差异、开发潜能、一切为师生的发展服务"为办学指导思想,深化课程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竭力实施绿色生态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考试》2014,(12):65-65
<正>朝阳区苇沟小学建于1955年,地处朝阳区东北部,与顺义区毗邻,坐落于机场辅路沿线上。学校树立了"遵循规律、尊重个体、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凝练出"以个性发展为本、以均衡发展为本、以终身发展为本;重自育、重实践、重创新"的办学思路,全校师生拼搏进取,努力实现"三年内使学校各项工作达到规范化要求,五年内基本形成办学特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进入  相似文献   

4.
人性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校管理的人性化是指学校领导者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信任广大师生,激发广大师生的能动性、积极性,最大能力的开发师生的潜能,促进学校与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学校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就要坚持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和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生命”的关注、尊重、珍爱和欣赏,我们要做的是让师生拥有快乐的人生,为师生建造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学校确定了“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服务”的办学原则,依靠人并发展人,从而实现每一个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每一名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与素养。  相似文献   

6.
程振响 《江苏教育》2012,(Z2):78-8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质量内涵发展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必须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近几年,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强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温家宝总理曾在2009年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是教育的理性回归,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质量内涵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对校长的应然要求。教育家办学,不仅明确了校长的崇高使命和社会历史责任,突出了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而且强化了学校专业领导的观念,注重了校长的自我追求、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反映了校长要走向教育家、让教育家担任校长和教育家办学的教育发展趋势。学校是传承创造知识、传播社会文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场所,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办好学校,怎样培养  相似文献   

7.
学校型学校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师生实现个体生命价值,体验人生成功情愫。人的自由是否受到充分尊重,人的潜力是否获得有效激励,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是否充分生成,人的生命是否体验到深层幸福,这是学习型学校构建的努力方向和判断标准。从生命视角出发,学校管理者应摒弃纯管理的思维方式,关注师生的生命诉求,尊重师生的生命自由,提升师生的生命幸福,从而把学习型学校构建和师生生命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个体和组织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读式文化"是一种崇尚"读",尊重差异、彼此沟通、相互理解、开放合作、和谐发展的文化,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学校教育,让师生享受真实幸福的教育生活"。当前,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关于如何创建学校特色文化,争鸣的观点很多,不一一赘述。本文主要从实践的层面,谈谈对创建学校特色文化的几点思考:一、在发掘学校传统中,培植特色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并为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规  相似文献   

9.
优质学校秉持“为人”的教育目的,“为人”的教育就是充分尊重人、服务人和发展人的教育,人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优质学校是师生共生互学的理想组织。成为优质学校应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路向,是学校发展的“中心”价值观。优质学校源自学校的成功变革,凭借校长卓越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10.
校园空间是学校文化外显的载体,是校园文化活化的窗口。以置身校园的人为中心,以文化诱导为手段,从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师生群体等维度活化校园空间,开展一场教育实践的探索。通过物理空间、价值空间的改造,将办学文化融入学校发展的主线,师生的文化自觉被激活,能够实现文化认同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强链接"。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是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学校个体差异为基本前提的战略性命题.其直接目标在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本质在于追求优质.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政府引导与学校自主相结合是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最为重要的策略;从提升学校竞争力的角度来说,实施差异化策略是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对策;从学校具体操作的角度来说,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是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基本策略.评判一所学校是否已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应重点关注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配套管理制度及学生个性发展特征等维度,它们共同构成学校特色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正湘潭市第十二中学创办于1964年,校园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20300平米,现有教职工93人,21个教学班,学生1098人。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一应俱全。是一所美丽的花园式学校,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学校与湖南科技大学结盟教师专业发展联盟学校。学校近几年来以"尊重生命个性,构建鲜活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办学理念,积极研发和开设了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舞蹈、动漫、素描、话剧、播音主持、声乐、英语口语、手工制作、吉他、笛子  相似文献   

13.
《教育艺术》2011,(6):2+81-82
扬州文津中学弘扬50年办学积淀形成的"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以"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秉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致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办成管理科学、内涵丰富、品质优良、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扬州市品牌初中、江苏省知名初中。  相似文献   

14.
"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人生奠基"就是"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提高学生的在校生活质量,创造最适合人发展的学校教育生活"。"以师生发展为本"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其核心是建设最适合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文化,具体体现在尊重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最有效的教育,是能够融入学生血脉、内化为学生品格和习惯的教育,是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为学生人生奠基"是学校办学的最高境界。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将来负责。  相似文献   

15.
"全人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人,包括尊重人、尊重人的差异,以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创建富有吸引力的、富有人文关怀和个性的学校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健康发展.学校的各项工作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发扬传统中铸造新的辉煌.尊重教师,构建和谐的九中文化 "全人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与个性差异,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劳动成果,为学生和教师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  相似文献   

16.
外语特色学校是特色学校中的一类,是以外语教育教学为办学特色的学校,其办学理念体现对文化交融的全面理解,其管理体制体现对文化交融的适应改造,其师生行为体现对文化交融的兼容并包,还必须在课程教学中凸显外语语言学习的优势。其文化要素包括体现跨文化教育的学校价值观、为学校发展师生成长服务、坚持效率为先的学校管理、体现包容和尊重的师生行为、突出外语特色、坚持文理并重、开阔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学校记忆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校"的层面,即学校记忆的人为强化。学校高屋建瓴,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具体举措与做法、办学成效等方面,全方位记忆了学校的办学历程。二是"人"的层面,即学校记忆的自然形成。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些令人感同身受、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事件或者镜头,长驻于广大师生的心中,成为"活"的记忆,经久不忘。  相似文献   

18.
正一般而言,校长在人们心目中是学校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但从教育的新需要和校长的新定位来看,校长只胜任以上角色是远远不够的.美国学者格林里夫提出"伟大的领导者首先是一位仆人".仆人式领导的基础不是权力,而是权威,权力的获得大多数是外在授予的结果,而权威则是建立在爱、服务和牺牲基础上的,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彼此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真诚服务,这和学校领导"知人"、"助人"、"成人"的追求是相同的.鉴于仆人式领导理论,笔者对学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有了重新的思考.一、学校愿景的构建者学校的愿景是建立在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基础上的,引导大家为之不断追求、奋斗的一种办学目标、办学品位和办学境界,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随之进一步深化。其中,教育价值观的转型尤为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其本质就是要呼唤人的教育主体性的觉醒,真正实现尊重人、解放人和造就人的目的。我认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主要  相似文献   

20.
学校办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师生的发展,而心理安全是师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校长要竭力营造“尊重、理解、信任、快乐”的师生发展环境,让老师能安心地教,学生能舒心的地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