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态是指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这两种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文化差异,使用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在翻译中应注意语态的翻译。本篇主要根据汉语特点,谈论将英语被动态译成汉语的一些规律及方法,以助于实践中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商务英语信函是一种独特的写作体裁。商务信函写作中到底选择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要看具体语境的要求,看哪种语态更能体现特殊的交际语用功能。商务信函写作人要针对交易的性质、地位、环境等,注意自己的措辞,既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要体现礼貌和体谅,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纠纷,有利于发展和保持贸易关系,发挥商务信函的交际职能。  相似文献   

3.
英语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是英语的一大特点。与英语对比,汉语中虽也使用被动语态句,但远不如英语那样广泛。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英语中用被动语态句所表达的概念,汉语却用主动句表示。因此,在翻译英语被动语态句时,决不能总是恪守原句的语态,而必须摆脱这种局限性。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技巧,运用各种修辞手段,能译成被动态句的就译成被动态句,需译主动  相似文献   

4.
英语谓语动词的语态一般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主动语态表示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为主动关系,即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为被动关系,即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被  相似文献   

5.
英语语态中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并非所有句子都能够实现主动语态变和被动语态的相互转换。本文从语态语义不对称现象入手,分析翻译中语态转换所产生的问题,进而探讨翻译中语态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之一。学生在学习主动语态时一般没有困难,但掌握被动语态就比较困难,从而在做有关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的题时就会稀里糊涂。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7.
被动语态在英语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对被动语态的正确理解和翻译是众多英语学习者感到困难的一个问题。本文探讨了被动语态汉译中的语念转换问题,即被动语态转换到主动语态。并结合一些例句对相应的翻译技巧做了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8.
国际商务合同汉译过程中在语言层面难以回避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如何准确有效地转换主动与被动语态。以英汉句式的认知对比为文章切入视角,阐述语态转换在历时表达习惯、思维方式、语篇信息提取等不同层面的多维表征,初步提出相应的翻译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艳 《初中生辅导》2009,(30):37-39
英语中含有宾语的大多数主动语态句都可以变为被动语态句。但有的主动语态句是不能变为被动语态的。主动语态句在下列情况中不能变为被动语态的,现在举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英语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的关系,主动语态转换被动语态的条件以及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使役式三者在结构和含义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中有两种语态,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被动语态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中,一般情况下,动词是及物动词或"动词+介词(副词)"后有宾语的主动语态都能变为被动语态。但是,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远不及主动语态的使用频率高,有一些动词虽然是及  相似文献   

13.
马亚鸿  韩丽 《考试周刊》2010,(30):103-103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词法结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段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情况往往是很不同的。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都可以使用。汉语中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相对而言要狭窄得多,也不像英语中那样有固定或比较统一的构成形式。因此,在翻译英语的被动语态时应尽量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必要时亦可译成各种形式的被动句,有时也可译成无主句。本文正是以英语中被动语态翻译为例来讨论翻译技巧对于此类翻译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法把英语语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转换生成理论试图用形式规则来解释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语义联系。系统功能语法把语态看作一个紧密的系统。认知语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以及中动语态之间的语义联系,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基于三种理论对英语语态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中有两种语态,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被动语态的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讲,含有及物动词或某些不及物动词加介(副)词的主动句,在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都可以依据一定的规则变为被动语态。但英语中并非所有的主动语态句子都可以改为被动语态句子。在下列几种情况下,主动句一般没有被动形式。  相似文献   

17.
大家都知道英语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但在实际运用中,有的主动语态是形式上的主动,意思上表被动。  相似文献   

18.
《学周刊C版》2016,(25):243-244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英语的被动语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现象,在英语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由于西方英美语言文化的主要内涵就反映在被动语态中,因此掌握好英语的被动语态对学好英语至关重要。汉语善用主动语态,把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态特点,对学好这两种语言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19.
正一、被动语态概述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以说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英语的语态共有两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汉语往往用"被"、"受"、"给"等词来表示被动意义。如:He teaches English.(主动语态)English is taught(by him).(被动语态)二、被动语态的构成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知道,英语语法中有十几种时态,时态以时间为主轴.而语态只有两种,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每一种时态在语法允许范围内,都可以转化成它的被动语态.那么,主动语态是如何转化成被动语态的呢?或者,二者之间又有哪些特例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读以下的内容吧!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例如,我们常说"我们说英语"或"英语被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