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能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对社会有益的人。老师应该热爱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给每位学生一个成长的舞台,一个个性舒展的空间,一种成才的期待。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用宽容和公正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有"问题"就另眼相看。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认真地教诲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3.
创新的实质是人的"个性"的张扬,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其创新的勇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像力.我们应当牢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再也不能以自己"个性"的喜好来影响、讽刺、限制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受到很大伤害,甚至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形成.老师一定要备加爱护、尊重有"个性"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谈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一方面告诉我们教师,对后进生不能鄙视和体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每个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特长,作为教师应该细心的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育》2007,(8):60-60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自动发报机之后,他想卖掉这项发明以及制造技术然后建造一个实验室。因为不熟悉市场行情,不知道能卖多少钱,爱迪生便与夫人米娜商量。米娜也不知道这项技术究竟能值多少钱,她一咬牙,发狠心地说:"要2万美元吧,你想想看,一个实验室建造下来,至少要2万美元。"爱迪生笑着说:"2万美元,太多了吧?"米娜见爱迪生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说:"我看能行,要不然,你卖时先套套商人的口气,让他先开价,再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老师——班主任,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在和学生谈心的时候,要把握住和学生谈话的艺术和技巧,从"心"开始,用"心"沟通,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点燃学生的自信. 一、说到心上,不伤学生的自尊心 陶行知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教育者要尊重学生,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我班学生小林,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接触,无心向学.一天早读课,他趴在桌上不读书.  相似文献   

7.
庄宝英 《职业技术》2005,(12):45-45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自动发报机之后,他想卖掉这项发明以及制造技术然后建造一个实验室.因为不熟悉市场行情,不知道能卖多少钱,爱迪生便与夫人米娜商量.米娜也不知道这项技术究竟能值多少钱,她一咬牙,发狠心地说:"要2万美元吧,你想想看,一个实验室建造下来,至少要2万美元."爱迪生笑着说:"2万美元,太多了吧?"米娜见爱迪生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说:"我看能行,要不然,你卖时先套套商人的口气,让他先开价,再说."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明白教育应该是面对全体的"大众教育"而不是面向少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陶行知先生主张:"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下有爱迪生"。这启发广大教师要重视每一位学生,不能偏爱某一部分,这种爱是不理智不公平的。"中等生"相比而言个性往往都不太突出,是班级里默默无闻的那部分人。如果他们长期得不  相似文献   

9.
王初 《西藏教育》2015,(2):57-58
<正>内地西藏班的班主任,不仅要当好教师,还要当好生活中的辅导员。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寒暑假。笔者加入援藏教育工作时间不长,但面对这些来自雪域高原的孩子们,的确切身感受到了民族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同时也为肩负着如此光荣的任务而深感自豪。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做了努力。一、关爱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语重心长的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  相似文献   

10.
吴兴 《生活教育》2008,(5):22-23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学生。"南京市燕子矶中学作为一所郊区重点高中,教育质量一度滑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学校生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告诫老师: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那么,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应该怎样做才能确保教鞭不会落在“瓦特”的身上,“牛顿”不会受到冷眼,“爱迪生”也不会被讥笑讽刺呢?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如其分的评价策略,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即时评价,让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激励和有效引领,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7,(8)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位伟大的教育学家在提醒教育工作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要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每个学生。特别是作为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切忌工作简单粗暴,要善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使他们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爱迪生在台脱罗市最大的图书馆里专心读书.有一位教师模样的人,走到爱迪生身边亲切地问:"我经常在这儿看见你,我猜想你一定读了不少书吧?"爱迪生回答:"我已经读了十五英尺厚的书了."那么,你到底是怎么读书的呢?"爱迪生又十分认真地回答:"我是按照书架的次序来读书的,因为我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全部读完."那人惊叹着点点头说:"你这种刻苦读书的劲头真叫人感动.可是,朋友,书海浩瀚,学识无涯,世界上所有的科学知识你可能全部掌握吗?就说这个图书馆吧,藏书就有几十万、几百万册,你就天天读,一生也读不完啊!我建议:你应当选择一、二类主要书籍,有余力再旁及其它.如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是啊,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不必用"教鞭",不能有"冷眼"和"讥笑"。班主任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宽容去包容学生。离开了爱与宽容,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让班主任的批评撒满爱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班主任的批评撒满宽容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一、让批评撒满爱的雨露前苏联教育学家马柯连卡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  相似文献   

15.
我在小学这块园地里已耕作了二十七个春秋.我几乎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从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集万千学生宠爱于一身,而是要做到"严字当头,立爱于心."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最狠心的,同时也是最有爱心的班主任.古语说教不严,师之惰.可见,自古以来人们视"严"为教师的职责.陶行知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相似文献   

16.
变个小孩子     
"小孩子懂得什么?"在这个态度下,牛顿是被认为笨伯,瓦特是被认为凡庸,爱迪生是被认为坏蛋。你若想在笨伯中体会出真牛顿,在凡庸中体会出真瓦特,在坏蛋中体会出真爱迪生,你必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你若不愿变为小孩子,便难免要被下面两首诗说着了:  相似文献   

17.
春天的太阳     
从教多年的我体会最深的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应该把爱奉献给所有学生,杜绝偏爱与歧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里有爱迪生."  相似文献   

18.
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为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如果在我们老师的眼里看到的,总是缺点,那就会把他们看成是坏孩子,他们的成长优势和骄傲就会在老师鄙视的目光聚焦下被扼杀。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会发  相似文献   

19.
接纳与宽容     
<正>教育家陶行知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呀,无论学生出于什么原因,既然在班上存在这一弱势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一个有良知的教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后进生转化,让他们重拾自信,看到希望。下面,谈谈我在教育教学中的想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20.
一、尊重学生人格,进行民主教学 陶行知先生写有一首诗:“你这胡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此诗道出了尊重人格,才有可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真谛。否则。“瓦特”、“爱迪生”也可能被你赶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