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郁达夫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从《沉沦》到《出奔》,郁达夫在15年间写成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40多篇,在他的整个小说创作中,以一贯之地表现自我,追求真率,着重暴露,大胆表现,这种追求体现了作家追求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抒写了作家对噬人的黑暗社会的抗议和反拨。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浪漫抒情作家的典型代表,郁达夫身上集聚了传统文化的大量因子,古典诗文尤其是晚唐诗词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这一点在他的旧体诗中清晰可见。而郁达夫小说中那种感伤的情调、"近情"的心灵抒写以及用情绪感觉来结构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样透露着晚唐诗风的余韵。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通过他的作品和人生不仅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忧悒感伤、消沉颓废之情,也毫不隐讳泛性爱之情,而有心的读者更多地读出的是他善待苍生、悲悯仁慈的炽热的情怀和文化良知;他忠实地抒写自我和自我眼中的世界,不仅保持了对自我也保持了对艺术的绝对忠实.在其人为文的种种表现之后,我们真切触摸到的是他作为一介书生本质的柔弱多情和理想率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忠实和执着气质品格和赤子之心.不幸的身世、坎坷的际遇、文学的熏陶教化以及特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风貌独特的他.冷静理性地避开其人为文消极的、不健康的因素,含英咀华,是阅读郁达夫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想北平》都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两位作者都以极真挚和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封古都北平的爱,但是,细细品味,两人对北平这个古老都市的体会和感受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简单地说就是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北乎,而老舍写的却是“心中”的北平。一、“眼中”的北平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小品文史上,郁达夫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他吸取了晚明小品抒写性灵的精髓,又得力于西方随笔的影响,既有理论的建树,又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和个人话语.其山水小品既是自然清丽的画卷,也是自己真切伤感的心灵写照.他的创作风格对其后山水小品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散文描写领域主要涉猎自我心境的抒写、现实生活的实录及自然风光的吟唱。他的散文从早期的愁思哀情到后期的豪情,一个“情”字贯穿了创作的始终。强烈的抒情性;较为广阔的、有着鲜明个人特点的描写领域,使他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作品的突出特色之一,就是自叙传的文体。感伤情调作为其小说的一种风格,背后的原因是他深厚的生命悲剧意识。通过自我形象的抒写,他把“性的苦闷”以及更重要的“生的苦闷”和整个心灵,天真而赤诚地表现在作品里,形成了新文学中较典型的小说模式。  相似文献   

8.
王剑平 《考试周刊》2008,(18):44-46
爱国主义思想是郁达夫文学创作中的主线,浙江精神对郁达夫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作为在浙江自然和人文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文学家郁达夫,得益于浙江精神的熏陶,并丰富和发展了浙江精神.要准确理解郁达夫作品的思想内涵,就必须深入把握郁达夫爱国主义思想的本质与渊源,本文就浙江精神对郁达夫爱国主义思想影响进行论述,以求准确把握郁达夫爱国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显示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其特征就是忧郁哀怨的感伤情调,具体表现在悲剧形象的塑造、自然流畅的抒情结构、内心纷争苦闷的抒写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上。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其中,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不仅深得他的偏爱,而且对他影响最深。他们在人生经历、个性气质和时代、社会环境方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郁达夫小说创作宗旨、创作对象和创作原则出发,对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开展分析,阐释了造成郁达夫这种文体风格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1.
年逾古稀之后的汪曾祺越发大胆,从心所欲而逾矩,每每涉笔偷窥、通奸、人兽恋等不伦之情。这些让人面红耳热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的劲爆题材,使许多早已习惯了优美、温馨、冲淡的汪式风格的人们非常惊诧、失望:那个曾写出《受戒》、《大淖记事》的汪曾祺,已经江郎才尽到靠贩卖奇闻轶事甚至色情来眩人耳目的地步了?其实,只要不死死抱住刚刚复出时的汪曾祺不放,愿意去体味他“衰年变法”的艰难和执著,愿意去细细品读这些简短得枯瘦却又开放到火辣的作品,我们一定能够感觉到一种恍如新生般的新奇的美丽,一定会惊艳于业已衰朽的身体内竟会涌动着如此狂野的生命潮汐。  相似文献   

12.
一堂好课     
查克  刘字婷译 《高中生》2012,(11):62-62
一天,某高校一名年轻的学生陪着老教授散步。这位慈爱的教授常被称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们都期待得到他的指导。师生二人正走着,瞥见小路上放着一件外套和一双旧鞋子。他们猜想那是在附近地里受雇干活的穷人留下的,而且他很快就要结束一天的劳作了。  相似文献   

13.
徐Yu40年代的创作明显不属于特定意义上的“抗战文学”,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创作与其所处的时代无关,他是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来回应时代并与时代进行对话的,他的“爱”和“浪漫”并不是完全超然于时代的,也是对珩时代的一种独特感应和思考,除了“浪漫”之作之外,徐Yu还有为数不少的“写实”之作,但这种“写实”之作与其时代的现实主义主流文学仍是迥然异超的,他的“写实”之作与他的“浪漫”之作有一种同源关系,是作者审美主义人生态度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废名     
废名和鲁迅从开始交往到逐渐疏远、交恶,二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废名是在鲁迅的影响下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但由于两人不同的审美趋向,一开始就表现出迥异相反的艺术追求.鲁迅和废名都受到了中外文化的影响,对之都有着吸纳和借鉴.但鲁迅一直不断地吸收、批判,最终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文艺家,而废名,由于对儒释道以及西方文化的欣赏性的接受,固执而寂寞地沉醉于自己建构的诗化境界.鲁迅既肯定了废名独有的艺术风格,也鄙夷他只剩下自己的固步自封,而废名把自己与鲁迅的文学主张对立起来,对鲁迅高尚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了贬低与排斥.废名晚年主动努力从事鲁迅研究,表现了他主动契合的思想巨变.  相似文献   

15.
边连宝是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边连宝词不随流俗、绮靡绵密、专注情致、意境幽深、师承温韦、近于花间,但又自具风格特征。边氏闺情词清新疏朗、柔媚婉约,送别词凄怆悲惋、低回深芜。边词语言精练含蓄、质朴淳真,是清初词坛别一奇葩。  相似文献   

16.
卡夫卡的生存是为了创作,他的创作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与创作是一个整体,他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他的孤独、漂泊、恐惧、焦虑在作品中得到了真实的反映。由于卡夫卡的心态代表了当代西方人的生存境遇,所以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相似文献   

17.
正是因为晏几道、秦观同样都是本色的婉约词人,所以他二人经常被历代研究者相提并论。但每个词人的词作都各有特色,晏几道词作的语言较之秦观更娩华丽,他二人在词作中所呈现的风格气质也是不一样的:一个自恋,一个自哀。从这两个方面指出他们的不同之处,更有利于我们清晰地理解词人及其词作。这种同中求异的方法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纵观许霆的中国新诗研究,其批评想像沿着两个途径进行:一是从局部到整体,在对局部的分析描述中逐步走向对历史的宏观统摄;二是由具体到抽象,由对历史的具体分析上升到新诗特性的普遍规律的探索。这是批评想像由诗性走向学理的有效途径,体现出作品解读与理论梳理相结合、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宏观观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On the advice of his companion they had brought along blankets. The women of the ranchito brought other bedding, and a comfortable bed soon awaited the Americans.  相似文献   

20.
对现代抒情散文家陆蠢,以往论者多注意其忧郁感伤、婉约柔美之风格,偏爱其文彩的衣裳。其实,陆蠢散文在清丽平静与质朴敦厚的背后,蕴蓄着峭拔的艺术人格、饱满的的情感张力和硬气的道德品性。这种内与外、情与理、力与美、刚与柔的和谐,是来自陆蠢灵魂深处的真实声音,构成了陆蠢散文独具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