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信仰不是完全能消除的东西。政治信仰也不例外,它对政治统治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治信仰危机是社会结构变迁、现实生活变革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重视和加强公民的信仰教育,才可能实现政治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存在政治价值观功利化、盲目崇尚西方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从社会根源、教育根源、主体根源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重构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指特定社会和国家的人们在对某种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认同、信服和敬仰的基础上,进而奉为自己言行准则并身体力行的精神体系。政治信仰在社会的政治系统中隶属于政治文化,不同的政治文化会孕育和形成不同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意识形态的主导成分之一,是意识形态中的“集体无意识”,它通过这种“集体无意识”表现出对社会的强大的凝聚、控制、导向和感召功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现实的政治活动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上升到政治信仰的高度,才能在实践中加深理解,自觉贯彻,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4.
政治信仰是一个阶级、集团或个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终极关怀和对社会理想“政治模式”的理解。社会经济政治利益关系是政治信仰产生的社会根源,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是政治信仰产生的基本前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关系的状况及其性质和社会分工等在政治信仰的形成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共同的政治信仰是国家统一、政治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精神基础。选择社会主义作为政治信仰,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实践这一政治理想,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危机、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爱国主义精神淡漠、道德观价值观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情况下,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教育领域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初中政治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必要性在于,初中政治教师道德状况不容乐观,政治课面临多元价值观和政治信仰危机的挑战。新构建应具有政治信仰上的坚定性、人性关怀的殷切性和道德行为的典型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江苏大学生政治信仰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政治信仰反映了时代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其自身成长成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认知状况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汇总大学生树立巩固政治信仰的相关建议,希望能集社会、学校、家庭之合力,探索大学生政治信仰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利用多学科研究成果,构建全方位的、系统的政治信仰教育体系;整合社会资源,从深层次解决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政治信仰反映了时代青年的政治价值取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其自身成长成才的关键.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认知状况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汇总大学生树立巩固政治信仰的相关建议,希望能集社会、学校、家庭之合力,探索大学生政治信仰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利用多学科研究成果,构建全方位的、系统的政治信仰教育体系;整合社会资源,从深层次解决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政治制度、政治活动和社会现象所体现政治价值的认知、判断、评价和追求,它是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重大转型进程当中,不少青少年出现了政治信仰多元化、复杂化的现象。学生时期是形成信仰的关键时期。本文着意从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角度,探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塑造青少年政治信仰的指导思想、切入点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信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阐明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前进方向,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价值导向、信仰教育的任务。目前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陷入了“信仰困境”。大学生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总的说来,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方面:西方文化的渗透;我国社会发展特定阶段文化的影响;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大学生走出“信仰困境”,加速他们的信仰重建。  相似文献   

12.
今秋的政法大学弑师案昭示了当代中国的法律信仰危机,透过中国独特的法律发展史,可以呈现法律信仰状况及其根源。从而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法被信仰是由于人们对礼的追求和道德化的政治,而近代中国法律信仰的没落是由于法制变革引发信仰危机、建国后价值观倡导矫枉过正。究其原因,是中、西法律信仰双重继承断裂。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作为我国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逐渐丧失主导地位,滑向大学生思想阵地的边缘地带,失去了广泛的学生基础,更为严重的是,高校大学生群体普遍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在此情况下,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现,信仰危机的成因,信仰危机的重建的反思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需要信仰,一个国家需要信仰,信仰是成“人”之基、立国之本。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出现了青少年的信仰危机,表现为信仰的缺失、科学信仰的迷失和主导信仰的动摇。走出信仰的危机.必须重塑青少年的信仰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主导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统一;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回归生活;在方法上,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信仰教育真正成为主体的理性自觉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主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是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但是部分学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产生这种危机的环境因素。本文对此展开分析,以便寻找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农业大国。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或影响,农民的信仰危机日益突显,并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文章通过研究当代农民信仰危机的具体表现,据此全面分析了导致农民出现信仰危机的原因,并提出重建农民信仰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保持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不会丧失,同时又保证这一信仰热情不被滥用,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在“文革”中,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热情被引向了信仰主义的宗教狂热方向,在个人崇拜的幻象破灭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信仰的淡漠和危机。“文化大革命”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悲剧,也是一场社会主义信仰的历史性悲剧。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后,文化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更加凸显,文化安全成为中国国家安全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西方文化的侵入只是文化安全问题的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抓住文化安全的主要矛盾,才能科学合理地制订中国的文化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9.
政党危机作为世界性的现象,是一切政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长期执政的政党而言,这种危机更为严峻。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过渡,从传统型政党向现代型政党的转变,它经历着"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这些危机的存在注定了中国共产党起步之旅的曲折与艰辛。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在实践和理论上逐步走出幼稚的困境,须不断加强党的危机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