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法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行动指南.法治是有效规范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设法治政府,尊重保障人权,重视推进法制建设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坚持党的领导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孕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生命之源;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是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灵魂;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行政,催生和培育法治文化,构建和维护社会法治生态秩序是现阶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义。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的特征与法治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法治的内涵是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就必须秉持法治理念和坚持法治模式.  相似文献   

4.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内在要求的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需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通过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来促进公民教育,通过发展公民教育来落实法治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为公民的内在信仰。为此,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伦理建设;在法律伦理价值观中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法治理念,更要彰显中华民族固有的法律文化;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法律伦理价值观,真正做到立法为民、司法为民和执法为民;最后,要加强社会成员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需要制度保证,而在制度建设中,首推法治建设。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我国今后法治发展的方向指导。科学发展观与法治精神必须达到辩证统一。需要强化全社会的法治理念.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推进司法改革,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维护自然环境提供法制保障,利用法律手段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的大众传媒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传媒要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和潜在功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占领舆论阵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有效抵御法治领域中错误观点的影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在扩大公众立法参与、创新和丰富政务公开、司法公开的载体和形式、加强社会舆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大众传媒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要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目标,以深入开展全民普法为抓手,创新和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强化社会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先进法治理念。本文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出发,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以期对我国法治建设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在合理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西方法治理念的扬弃;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制度探索到理念价值追求的提升,是中国共产党人法治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为中国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为政法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确保一切改革都不偏离这一方向。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先进法治理念。本文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出发,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以期对我国法治建设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如何使之在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尤其使其可持续发展理论进一步与法治发展相结合更快更好的使我国的民主法治环境上升到新的高度,是我们现阶段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互动作用。科学发展现对于实施依法治国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依法治国对于落实科学发展垸具有引领和保障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这种互动作用,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更有利于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关于依法治国是依法治官还是依法治民,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观点.笔者以为依法治国是依法管理国家事务,是治事,而非治人.治官治民都违背社会主义法治的维权精神.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为向社会主义法治过渡却必须强调依法治官.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并非依法治官,而在向社会主义法治的过渡阶段却必须要依法治官,明确二者差异,大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法治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经历了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曲折发展过程之后,应从法律运作机制、党的执政方式、公众法治观念等几个环节加快法治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治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法治”概念的重新探讨,指出真正的“法治”应该是以民主为基础的“法律至上”,同时还应该和道德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法家的“法治”思想,西方社会的“法治”思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概念。中国要尽快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对西方社会所代意义上的“法治”有明确的认识,同时,要从多重维度实现我国的“法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对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势在必行。高校的责任在于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而不是无知的法盲,所以,高校理应担当起培养大学生法治理念的重任。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主要应从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大学生的法律权威观念,强化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培养大学生的程序理念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转型社会是中国法治建设走不出的背景。社会转型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法治结构是乡土社会的法和现代社会的法并存与对立。法治建设的理念和路径选择都要立足于转型中国的客观事实,观瞻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一体同构性,正视区域法治的差异性,撷一种法律与政治妥协的智慧,以开阔的视野,在坚持法治基本理念、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尝试探求具有“相对合理主义”的中国现代法治之术。  相似文献   

18.
"范畴"乃哲学思想的逻辑表达形式。基于思想学术体系构成之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抽象和提炼习近平法治思想之核心范畴,是呈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本真精神及其学术化的必要环节。作为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法治事业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有关理论与实践、政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权力与权利、法治与德治等辩证关系的创新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精神,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核心范畴,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