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从业人员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重要阶段,在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近两年来通过互联网开展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教学研究成果,该研究主要针对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方向,建立了一套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相结合、专业与职业相融合的、多元化的终身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继续教育自身的特点与学习型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继续教育要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适应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针对我国继续教育的现状,应创新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要开展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充分满足广大在职从业人员各阶段、各层次的学习需求,促使继续教育朝着更加适应终身学习、大众学习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背景下,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理念的制度完善方向,其发展与转型对推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立足于继续教育发展的现实作用,提出了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转型的战略方向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开放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针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开展岗位培训、技能培训、职业证书等非学历继续教育。依托所建立的现代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大学可以在非学历教育领域利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实施远程和移动的学习,文章就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在非学历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例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的时代,也是学习型社会的时代,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高校应责无旁贷的承担起重任。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主力军。发挥高校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应成为我们的研究重点。本文就高校特别是四川省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发展高校继续教育的一些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给成人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变革机会。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就业"后服务"模式,是以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为服务对象,旨在通过就业后服务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为用人单位、毕业生共同构建一个终身学习的体系。基于此,文章从当前高校毕业生踏入职场后的困境入手,具体论述了终身教育理念下高校就业"后服务"机制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者担负着协调社会关系、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责任。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职业能力十分重要。本文论述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的主要表现,对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简析,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阐述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并提出高等继续教育环境下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分析了新加坡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措施和经验。新加坡政府通过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系统,开展各种类型、不同层次和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设立终身学习基金、鼓励国民积极参加学习等。这些经验可供我国在发展终身学习体系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两个术语概括了学习化社会的社会特征 ,提出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相应的教育与学习是包括一切继续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不仅是学习化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动力 ,同时也是教育目的最好的实现形式。远程教育作为变革传统教育的重要因素 ,正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如何成为学习型教师——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与社会的急剧变化,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而教师则是最先感受到终身学习必要性的社会工作者之一。由于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解学校和周围世界出现的新现象,因此,重视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已成为世纪之交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必须先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而培育终身学习者的土壤即是学习型组织。一、教师成为“学习者”的必要性之探析1.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本身要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自身职业的特点要求教师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终身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也要随之而变。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模式改革应该从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寻求创新与突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让继续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金璐 《成人教育》2008,(8):50-51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变“前端模式”为终身教育,老年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继续教育的一部分。老年人有接受终身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需要,也必须接受终身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老年教育是教育过程的正常顶点,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实践领域,也是高等教育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3.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化教育方面的重要特征和重要任务,也反映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特征和重要任务,也反映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终身学习、中人教育是人生的重要活动,教育会伴随我们人生的开始于结束,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在我国全面发展,会深入到社会的不同角度。在我国高等学校中人才比较集中,是集中的区域人才库。实现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责,高等学校兴办继续教育主导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两个术语概括了学习化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特征,提出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相应的包括一切继续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教育与学习的特征。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不仅是学习化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教育目的最好的实现形式。远程教育作为变革传统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论学习化社会的特征与远程教育的支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明两个术语概括了学习化社会的经济和化特征,提出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明相应的包括一切继续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教育与学习的特征。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不仅是学习化社会经济和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教育目的最好的实现形式。远程教育作为变革传统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继续教育是对已从事工作的管理干部和科技专业人员所进行的一种知识更新补缺的职后教育。 2 1世纪 ,我国将告别农业社会 ,由工业社会全面进入信息社会、学习社会 ,在这个伟大进程中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而继续教育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对其进行的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是人们从学校接受普通教育后 ,走上社会以后接受的各种教育 ,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终身教育的理论基础上继续教育得到了拓展 ,其内涵也发生了深…  相似文献   

19.
周碧麟 《继续教育》2001,15(5):33-34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开展几年以来已取得了突出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广大教师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在逐步形成,不断学习主动发展的自觉性在不断增强;二是继续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保证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有序开展。但由于发展并不平衡.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在继续教育的实施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问题,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加以认真的研究,积极寻求适当的对策,不仅会影响这些地区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会对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 一、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惑: (一)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对终身教育时…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职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终身学习、持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理念下,成人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成人高校继续教育要以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以提高学习者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基于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在开放与共享中推动继续教育模式转型,构建符合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的继续教育模式和发展路径。同时,成人高校要把终身学习理念融入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有效实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