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校网上理论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专门提出 ,“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 ,深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信息 (以下简称理论类信息 )在校园网络上的传播规律和大学生的接受特点 ,积极探索利用校园网络对大学生开展理论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理论类信息在校园网络上的传播途径在校园网络上 ,理论类信息内容主要存在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校园BBS上的主题讨论区内。从发展的情况来看 ,高校思想理论类网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日前,在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关于加强网上文化阵地建设中指出要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这为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纵观当今互联网,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极大地改变着互联网的信息发布传播生态,微博更以其显著的迅捷性、融合性、互动性等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欢迎和追捧。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点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传播和接收的多向性给网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高校的教育管理方式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要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改进和丰富网上教育方式,建立网上信息传播的管理机制,才能取得网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学生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视为一种传播活动,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传递和接受.因此,可以从传播学视角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基本方法:理论灌输法和实践教育法.主要分析说明如何实施理论灌输,为何开展实践教育,采取哪些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以及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微博具有信息发布门槛低、信息传播方式呈裂变性、信息传播形态呈多样性、信息传播主体呈自主性等特点。有效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通过组建微博群以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根据微博不同的特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特定的研究,并通过与其他新媒体的有效链接来进行信息的分享。同时,建立长效机制是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广泛地将“网络”作为信息发布、接受和传播的主要途径,如何在“网络”成为主要媒体的时代,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为了消除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可能受到的各种不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的特点,按照五个要求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各种可供参考的做法,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是否能为学生所接受。面对多元化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与信息传授者、接受者自身、信息传播方法以及接受环境等因素有关。文章试以接受理论为视角,探寻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网络亚传播圈是指在高校网络发展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大学生的主要网络行为逐渐对校园网络形成依赖,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网络信息传播子系统。高校应在把握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校园网络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有效沟通的中介,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播,提高运用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以微信、微博为主要代表的微媒介因其具有信息传播及时、内容丰富、传播主体广泛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有效利用微媒介来开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网络文化的特点,及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在网络时代,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积极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加强互联网管理,又要调整高校学生的思路,将道德理论教育与现实接轨,使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学会鉴别和吸收,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受到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