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林童话》中有大量故事讲述年轻姑娘受家族里的女性压迫,最后由白马王子救走的故事;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三小姐探春有类似于灰姑娘的经历。传统的社会分工是导致她们共同命运的原因,姑娘们在闺阁中有诸多无奈,她们只能憧憬着婚姻来解救自己。  相似文献   

2.
汉水女神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水女神是中国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江河女神。汉水女神不仅出现在《诗经》、《楚辞》文化系统之中,也存在于春秋、战国以来的祭祀文化系统之中。汉水女神是两位美丽而多情的女子延娟、延娱,她们出现于西周中期前后,与周昭王南征有关。汉水女神的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民族作家,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尤其对《红楼梦》更为喜爱和推崇。老舍的红学观主要体现在老舍对《红楼梦》的接受与认识中,老舍积极倡导阅读《红楼梦》,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古典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4.
正古典文学名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宝贵资源,比如《孟子》、《史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它们不仅记录了我国的发展历史,还集聚了古代无数先贤的智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文学名著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具有重要作用。一、古典文学名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带有明显的"香化"特色。红楼女性生命、生活的诸多方面,或以"香"字形容,或与"香"有关。"香化"现象旨在彰显红楼女性的光彩,张扬她们的审美情趣,从中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女性观。《红楼梦》继承古典文学的女性形象"香化"传统,并将其发挥到美的极致。  相似文献   

6.
中师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之一是“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段落或篇章”。要达到这个要求,主要靠必修课《阅读和写作》中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来实现。通用的教材《阅读和写作》中古典文学作品的选编情况如何?能够有...  相似文献   

7.
娼妓题材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小说家对娼妓形象的认识颇为片面,一种认为她们本性善良,是社会的牺牲品;一种认为是佻达、堕落的代名词,离经叛道的名教罪人。《金瓶梅》塑造的娼妓形象更为真实,作者没有对她们进行诗情升华,也没有"才子佳人"式的匹合,而是抓住娼妓弃旧迎新、趋炎附势,一切以赚取更多的金银为宗旨的一面进行描写。她们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与灵魂,以性为敲门砖,在交欢时索要一些碎银、衣服、香茶、鞋面等,完成一种卖与买的交易。  相似文献   

8.
对古典文学的改编和重拍,是古典文学传播的一种方式。电影《赵氏孤儿》是在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它在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方面做出了调整,以适应电影拍摄的需要。上映以来,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这就更加速了故事的流传,扩大古代文学的接受人群,促进了古典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谓是异彩纷呈、丰富生动,但由于她们生活在以男权统治为中心的封建社会,所以大多以配角的角色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然而在《金瓶梅》中这种情况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书中对女性生活和心理的描绘多于且重于对男性的描写,在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本文以潘金莲的形象为代表,分析她作为一个既普通又典型的封建社会的卑微女性在文学品中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数学和中国古典文学,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两门学科,然而,中科院学部委员、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谷超豪教授却发现了其中的相同之处。谷教授认为,数学其实与中国古典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推理,如对称,如简洁。少年时代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使谷教授在日后的数学研究和旧体诗词写作中获益匪浅。应本刊之约,谷教授写下了《古典文学对我的熏陶》一文,我们相信,谷教授对数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之关系的理解,对今天的中学生,尤其是理科见长的中学生,一定会有所启发,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诗歌、小说、散文、文论中体现出《楚辞》的深刻影响。研究《楚辞》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是研究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承传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姜晓寒 《时代教育》2012,(23):152-153
日本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源氏物语》中有一典型带病态美的人物形象——六条御息所①.本文将此形象与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中的病态美人林黛玉比较,通过对二人病态美的分析研究,探究中日古典文学审美意识和文化概念的异同.这对中国人理解日本古典文学的审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熙德与堂吉诃德分别是西班牙古典文学名著《熙德之歌》和《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他们二人都恪守着骑士精神,以此作为他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但最终二者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本文通过比较原著中对于二人形象的塑造,并结合他们所处的社会及时代背景,分析了西班牙古典文学作品中骑士精神逐渐衰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惜时主题在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可谓源远流长,以《诗经》和《楚辞》为发端,历经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阶段,这一主题一直是个屡书不绝的话题,至建安时期,文人对生命和人生的关注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骆宁 《江苏教育》2013,(21):26-28
近年来小学生课外阅读有忽略经典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类作品的倾向。古典文学作品是小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不仅能为他们以后进一步了解认识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而且对其一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还原唐僧》这一课例指向高年段的古典文学类作品的阅读,尝试以课外阅读课为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探究提高学生古典文学素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与《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带有男性去势颠覆色彩的两位隔世者,她们都是在宗法男权社会中艰难生存的女性。她们以金钱和权力为栖身之地.并用情欲对男权社会提出反叛,但她们又皈依了男权社会,最终成为男权社会的两尊祭品。  相似文献   

17.
鲁迅十分珍爱中国悠久灿烂的古典文学遗产。它不仅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有精湛的研究和深邃的修养,而且在他一生的思想和创作中也浸透着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滋养和影响。还在少年的时候,鲁迅就读了《鉴略》、《唐代丛书》、《山海经》等书,并大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印度古典文学 (不含神话、史诗与佛教文学 )的翻译 ,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翻译的品类涉及到诗剧、诗歌、诗论三个方面。译介最多、影响最大的是迦梨陀娑的《云使》、《沙恭达罗》和古典诗论著作《舞论》等名著。印度古典文学的译本及有关的研究成果 ,在 2 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上 ,在中印文学与文化交流史上 ,都有重要的意义。为印度古典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 ,是苏曼殊、王维克、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等人。  相似文献   

19.
只为你心动     
《音乐世界》2012,(20):14-14
好姐妹变情敌 《红楼梦》中分别饰演宝钗和麝月,在宝玉出家以后两人相依为命,此次在《璀璨人生》中却要饰演一对关系复杂的姐妹情敌,颇具挑战。而她们的演技也得到了何润东的高度评价,“她们两个都是很好的演员,和她们对戏很顺利。”  相似文献   

20.
赋在我国品种繁多的古典文学中,属于源远流长的体裁之一。但是近五十余年来,我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它的关注程度还是不够的。本文通过对西汉时期畋猎赋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美学思想的分析研究,来向人们展示西汉时期的畋猎赋所呈现出的特有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