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说《六年制中学高中课本语文第五册》(以下简称《课本》)把《过小孤山大孤山》(以下简称《课文》)中“抛江过其下”一句中的“抛江”注释为“抛锚停泊于江中”,我认为是不对的。《六年制中学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文言文译释》(以下简称《译释》)译“抛江”为“弃船”,并附注“离开”,我以为也有美中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赤壁之战》中“卿能办之者诚决”一句,现行各种译本对它的翻译不甚一样。《教学参考书》译为“你能够对付他(曹操)(的话),就一定(同他)决一胜负。”《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译为“你能对付得了曹操的话,就请决战。”《高中古诗文对译》译为“(凡是)您能对付曹操时,(您就)确实(和他)决一胜负。”这些翻译不尽相同,但对“能”的翻译却是一致的,都把“能”看作能愿动词,理解为“能够”,这是不妥贴的。  相似文献   

3.
说“书”     
高一语文课本《师说》中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其中“书”字,课本注释及教学参考书上一向都把它当“书本”、“课本”解,并据此译该句为“那些童子的老师,教授他们书本并且学习书中的句和读”。我认为此种解释是望文生义。既然老师已教给童子书本上的知识了,当然也就教了句和读,因为句读当然包话在“书本知  相似文献   

4.
主谓短语表时句从﹃大阉之乱﹄的注译说起安徽枞阳中学马茂书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对于“大阉之乱”,课本注为:“魏忠贤这场祸乱”,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译之为:“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孰是孰非?笔者以为《教参》“...  相似文献   

5.
“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论积贮疏》中的一个句子。课本编者将“饥穰”注解为: “饥,荒年。穰,丰年。”人教社语文《教学参考书》将该句翻译为:“世界有荒年有丰年,这是大自然的(正常)运行,禹和汤都遭遇过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学参考书》把“世”解释为“世界”有以今律古之嫌,语文课本把“饥穰”解释为  相似文献   

6.
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捕蛇者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课本对这句的解释为: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 显然,注者是把“苛政”解释为“苛酷的统治”,就连现行的一些文言注本,如《中学语文文言文译注》、《文言文译释》、《文言文释译》、《初中古文译注》等,也都将“苛政”解释为“苛酷的统治”“残酷苛刻的政治统治”或“残酷的统治”,这些注释,既没有弄清“苛政”的具体意义,也不符合文章的主旨,看似通顺,实质上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7.
徐宏祖的《游黄山记》中有“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一句,对句中动作的施加者是谁这一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以为凿者是游者徐宏祖等,一种认为是徐宏祖之前的开路者。两种意见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笔者特作了寻踪式的探问,认为凿者应是徐宏祖。  相似文献   

8.
“卒”义辨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中,有“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一句。课本注释把“卒葬之”释为:“终于葬在那里”,这就等于把“卒”解释为“终于”。一些选本、参考书亦多用此解。其实这个解释欠妥。首先,“卒”在这里是“死”的意思。《尔雅·释诂下》:“卒,死也。”《辞海》也释“卒”为:“古指大夫死亡及年老寿终。后为死亡的通称。”把“卒”释为“死或死后”,直接说明了慧褒  相似文献   

9.
沈括的《雁荡山》今选入高中语文第二册。这篇课文的开头有这样一段: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周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另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此时尚未有名”中的“名”,课本未注,不少注译分析的文章解其为“名字”、“名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学参考书》(下称《教学参考书》)即译“此时尚未有名”句为“当时还没有雁荡山这个名称”。扬州师院中文系语文教学备课手册编写组编写的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学备课手册》则说:“直  相似文献   

10.
“挺剑”与“剑挺”岂能混为一谈江苏沭阳县贤官中学朱其华初中《语文》第六册《《唐睢不辱使命》中有“挺剑而起”句,课本对“挺剑”未作注释,《教学参考书》将其释为“拔出宝剑”。初中《阅读》第六册《陈涉世家》中有“尉剑挺”句,课本把“剑挺”注为:“剑拔出销。...  相似文献   

11.
高中三册语文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下称“教参”)。对课文《五蠢》的几处注释或译文,均觉有欠妥之处,特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关于“故人重之”课文第三段有个复句:“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教参”把“故人重之”译为“同时相识者也都很敬重他们”。此译欠当。复句第一个层次,根据古之天子养薄而劳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54页在叙述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时指出:“这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大失败。”可在与本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继续沿用旧课本的观点,认为“不列颠之战”使“法西斯德国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课本与《教学参考书》不统一的说法呢?“二战”中德国法西斯侵略活动所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到底是“不列颠之战”还是“莫斯科保卫战”?笔者以为要弄清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弄清判断战争胜负的标准。判断战争胜负固然要看双方损失情况,但这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标准应该以是否实现战争者的战略意图。实现了,即使战争中伤…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第三册《论积貯疏》中“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句,一般人释为“百姓缺乏衣食,却可以治理好国家的情况,从古到今,从沒有听说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也采取了类似的解释,把该句释为“百姓缺吃少穿  相似文献   

14.
‘置之河之干兮’中‘河’讲为‘黄河’吗?查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及教学参考书均回避了这个问题,一些中学诗文讲析如《中学古诗文评点译释》(华中工学院出版社)也未做讲解教者一般讲为‘大河’、‘河水’。 《伐檀》选自《诗经·魏风》,课文‘预习提示’言:魏,指周朝初年分封的魏国(现在山西省芮城县北)。从《中国政区图》(三百万分之一比例)和《中国城市交通地图册》可知芮城在山  相似文献   

15.
统编五年制小语课本第八册入选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这首七绝的第一句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人教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对这一句中的“一树高”是这样解释的:“一树高,即一高树,一棵高高的柳树”.由此可知,参考书的编者把这  相似文献   

16.
《赤壁之战》中有“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一句,课本将“步走”注释为“步行逃跑”,许多参考书也如是说;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把这一句译成“曹操率领败军从华容道陆路逃跑”,这与课  相似文献   

17.
《干将莫邪》“当于汤镬煮之”一句中的“当”,常见的学习资料均认为它是“应该”的意思。如:浙江大学出版社《新版初中课本文言文译释》将“当于汤镬煮之”翻译成“应该在开水锅中烧煮它”;南京出版社《初中古文注译解说》把该句理解为“应该在开水锅中煮它”。笔者觉得此“当”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应该”,而是“判决”的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基本篇目之一《促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聊斋》的成书时间距今虽仅三百年,但其中有些词句的译释,要真正做到文从字顺,还令人颇费斟酌。下面试举三例。一、聊赖文中“不复聊赖”一句,课本未注;参考书译为“感到不再有一点生趣”,似未妥。 (1) 《辞海》(中华书局据1936年版缩印全二册本)下册未集耳部165页[聊赖]注:“亦作寥赖,凭借之义。《后汉书。蔡琰传》:‘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相似文献   

19.
与五年制中学语文教材配套的《高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五省区教学参考书编委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6月版)将《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一课中的“此之谓失其本心”译作“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同样的译法又见于《高中文言难句选释《(黄汉示著,知识出版社1984年2月版)和《文言文语言分析》(薛儒章、孔祥珍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这种译法将句中的“此”  相似文献   

20.
使动用法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难点之一,难主要难在不易辨别上。现行中学语文课本,对有的使动用法作了注解,而有的又未作注解,这就使得使动用法增加了扑朔迷离之感,到底根据什么来辨别呢? 使动用法是古汉语“词性活用”现象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在文言作品中大量存在,有动词的使动用法,如“礼毕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归”;有名词、形容词、方位词用如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游黄山记》)中的“级”;“忿(?)尉”(《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