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的上课习惯呢?1.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25):188-189
<正>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学习习惯,则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学生身体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归纳出以下六点,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培养学生专心学习的习惯这一点要家长和教师两方面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关系。现在有些父母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他却在一边跟别人大声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打麻将,这样,孩子哪能静下心来学习呢!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要给孩子  相似文献   

4.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的持久学习方式。古人云:"习惯成自然"。人一旦有了某种习惯,有时不需要求,即使遇到种种困难也能克服,也能主动做好事情。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因此,注重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可见,有一个好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在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自觉预习的习惯,使他们拥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坐姿,培养其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杨永娟 《广西教育》2013,(21):46-47
"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播下性格,收获命运。"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让学生快速记住和执行教师提出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要求呢?我校以小口令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口令都是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的,这正也突出新课程提出的观点:"课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基础。因此,针对学生学习出现的心理不适及时进行调适显得非常重要。一、端正学习态度针对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马马虎虎、不求上进的情况,笔者提出"要我学习"  相似文献   

9.
何艳梅 《班主任》2004,(2):15-16
学校教育如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呢?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北京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提到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等.这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孩子一入学就开始培养,因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的学生,刚刚结束高中三年的紧张学习生活,认为在大学并不是以学习为主,有明确学习目标、上课认真听讲、自主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这样逐渐会养成坏习惯,学习拖拉,敷衍了事,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甚至逃课。大学期间仍主要是以学习为主,那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是学校,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习惯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认为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每次测验结束,总会有很多的同学因为粗心的问题丢分,纠其原因,就是因为平日里没有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在我教的班级里就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和同学说话,一心二用;放学回家忘记记录每天要做的家庭作业;回家写作业不认真,不专心,一会儿喝水、一会上厕所拖拖拉拉的习惯;写完作业不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第二天忘带家庭作业。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已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或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即使是自己读题也是扫一眼,不能认真分析等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平是对学生能做到严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我想这些不良的习惯是会逐步克服掉的。小学阶段学习是人生中最基础的学习,这其中的学习不仅要学到基础知识,还将形成一些学习习惯。而这些学习习惯势必要影响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进而影响学生一生的学习。因此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责无旁贷的首要任务。否则,一些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其一生的工作和生活。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这一年多的学习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2.
黄艺文 《成才之路》2014,(24):60-61
正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学习语文,就是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学习作文,就是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学生的作文程度差异明显,总有一些学生的作文让教师拍案叫绝,也总有些学生的作文味同嚼蜡。"会写"完全源于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积累就多了;多想多思,就有感悟了。这样一来,写起作文来就会感到轻松、容易,一挥而就,下笔成文。作文比较差的学生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同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而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端,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文习惯呢? 首先,指导学习方法,在训练中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人们称字典、词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对于中学生来说,能正确使用工具书,就会形成终身受益的技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准备好字典、词典。让学生不仅查出课本“预习提示”所要求的生字词,而且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新知、培养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授之以渔"。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责任。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生在上课前初步理解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过程。通过预习,学生不但能初步把握新课程内容,了解学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很重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在人生之旅上不断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一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开始,对人一生的学习非常关键。孩子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课常规等,都是从这一阶段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在幼儿园时,孩子受到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生活得无忧无虑,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很轻松,知识的学习大都包含在游戏和活动之中。而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七节课,且上课要求思想集中,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独立完成。因此,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学生入学后,教师要对养成  相似文献   

19.
李静 《现代教学》2009,(7):103-104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中有些如上课注意倾听、积极举手发言、多思、善问和大胆质疑的习惯等,是可以通过35分钟的课堂教学反馈于我们教师的,但还有一些学习习惯是借助作业反映出来的,如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会出现在同样的类型题目中。小学数学中的错误多半是由于学生的“粗心”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标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认识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