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针对线性代数教学现状,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目标,探讨线性代数课程建设内涵,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表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线性代数课程建设与改革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实践教学,根据线性代数课程的特性和学生的现状,分析了线性代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建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线性代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线性代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现状,尝试将Matlab引入线性代数教学中,以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几个典型问题来说明Madab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线性代数课程"抽象"为其最大特点,学习难度较大,特别是向量章节的内容学生学习倍感吃力,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设计抽象知识过渡衔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实例讲解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如何做到"具体抽象"。  相似文献   

5.
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它广泛应用在科学、工程、经济和管理等各个领域.介绍了数学软件Matlab的重要性,探讨了Matlab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几点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数学软件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32):50-51
根据线性代数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本文从数学建模、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和网络课程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该课程的教学想法。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9,(4):151-153
通过分析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与毕业要求,提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学生辅导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现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的现状是学时紧、学生学习投入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探讨了怎样进行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作者认为教师应采取如下措施:在教学中要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教材体系进行教学,重视线性代数中概念教学,并在教学中以问题为先导,根据新课中概念的疑点、重点和难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即“问题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让学生学会使用Matlab等数学软件,加强数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9.
徐述 《华章》2013,(24)
线性代数是高校各类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一些军事、警察类专业文理兼收,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基础差异很大,造成学生在学习线性代数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改变教学模式是有意义的。结合数学软件的特点,结合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把Maple软件充分引入“线性代数”教学中,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临沂大学"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比较分析理工类专业和经管类专业线性代数教学异同点的基础上,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探讨了"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和考试形式等方面,提出了不同专业人才培养中"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6.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18.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有国内和国际两大因素,台湾问题的解决也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出发。本文主要是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对台湾问题进行法理分析,强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是和平统一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