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语文教师和专家对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作文写作教学的难点、当前面临的困境以及写作训练的改进措施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作文写作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是要处理好作文训练"道"与"技"的辩证关系。一、要会"悟道"高考作文写作教学的"道",指高考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2.
正话题作文由于其写作范围宽泛,表达方式多样,便于拓展考生思维和想象空间,发挥写作特长,展示写作才华,因而被高考作文广泛采用。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本文拟从近年来高考作文存在的几个问题入手,从审题立意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名曰:审题立意的"三忌"与"四要"。一、"三忌"在高考作文实践中,不少考生疏于审题,材料的内涵尚未弄清楚,就信马由缰,敷衍成文。或抛开话题,另起炉灶,或但求形似,貌合神离,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其结果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种因为审题失误而丢分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考改革的实施,高考作文也由原先的"材料作文"转为"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从高考作文"文体不限"所引发的消极现象入手,合理分析"文体不限"要求下对文体的不同解读,论述文体对高考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最后得出"文体不限"并不意味着文体意识将会被淡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从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18道写作试题的基本情况看,作文分值占试卷总分的比例稳定在40%上下,作文试题材料阅读字数较前两年有所减少,"文体不限"和"文体限制"的试题各占一半,而这种文体限制不能体现《课标》的要求,导致"个性化写作"不足。从测试内容看,18套写作试题呈现出明显的"三大地域"特色,这对相应地区的作文教学会产生巨大影响。从测试材料看,大部分试题都符合《课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精神,使考生有话可说。从测试形式看,试题陈述总体呈现出简约化的趋势,"材料作文"占据绝对优势。总之,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守正"有余,"出新"不足。  相似文献   

5.
盘点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细查各地语文模拟试卷,总有"以‘××’为题""以‘××’为话题""以‘××’为标题""以‘××’为题目"等术语的倩姿丽影。这些术语有何区别呢?是哪一类文体的标志呢?本文结合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对这些术语等进行较为明确的辨析,对高考四种作文形式(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要求进行透视和解析。  相似文献   

6.
刘忠 《新高考》2010,(Z2):22-23
高考作文尽管强调文体自选,但大部分考生会首选议论文,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笔者结合二十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和六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体会,归纳出议论文写作的"八项注意",以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一、注意审题要准确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第一条要求"符合题意"。审题如中医号脉,审清题旨如同切准脉搏。审题就是  相似文献   

7.
<正>高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对考生来说,就要设置作文的"亮点",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这就必然要求学生要在作文的"发展等级"上有突破。议论文写作虽然偏重文章的逻辑条理,然而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应是相互依存的。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正是考查学生的智慧思考和灵性表达。这一核心素养在作文的写作中表现为学生如何生动、丰富地将理性思想有逻辑地表现出来。为实现学生高考作文的突破,大多数教师选择在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丰富"项中寻求突破。可是他们大多只是让学生做到"丰富"项下的"材料丰富、论据充足"两个要求,让学生在作文中多列举例子  相似文献   

8.
王学华 《考试》2008,(9):14-16
高考作文"有创新"的考点要求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一、怎样才能使见解新颖呢1、逆向思维,开拓新意。这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提炼观点的时候,从某一固定的要  相似文献   

9.
孙健 《语文知识》2015,(2):86-88
近日读到一位老师的"高考作文阅卷手记",其中特别谈到高考议论文普遍存在的"论证乏力"问题:"议论文这种文体依旧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深受考生的青睐。议论文需要充实的素材来论证观点,或者需要说理分析来论证中心。可是,有考生不知如何论证观点,对来之不易的素材仅停留于陈述,有堆砌素材之嫌,缺乏深层面的分析议论,导致素材与论  相似文献   

10.
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是考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面对一篇高考作文,考生需要具备材料母体意识、理性思辨意识、情景角色意识、逻辑论证意识、立意升华意识五种写作意识。五种写作意识统一于作文构思之中,都指向了审题与行文,这对提升学生的高考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主旨摘要】议论文写作训练要求中非常注重"能设置分论点,且层层深入",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而高考作文也一再强调"论证有层次感,立体感"。在这里,议论文的"结构"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其实关键就在于议论文的分论设置是否清晰、有条理。因为议论文在内容上进行分论点设置直接构成了议论文形式上的  相似文献   

12.
徐敏 《高中生》2011,(5):4-5
专题策划:提升议论文写作的档次 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大多数考生的高考作文选择的是议论文。不过,许多考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存在思路混乱、材料陈旧、论证乏力、语言干瘪等不足,严重影响了得分。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文要求的"文体自选"给考生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写作个性的展示。考场作文文体虽有很多选择,但从近两年  相似文献   

14.
<正>一、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试题已经体现出了考生写作的议论文应该有些学术性的要求高考作文的应有之义和应然追求是什么呢?潘涌教授在分析了2014年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试题后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引领学生逻辑缜密、论证严谨的理性思维的发展,顺应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强国’的战略需要"1;符合下列特点,1.开放生活哲思的空间,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56):5-6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近年来新推出的高考作文题型,审题立意是成功写作的关键。在多维度把握材料后,通过"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追问和"引议深联做辩结"的结构思路来解读材料极其必要。这让写作成为有源之水,拓展了写作的深度与广度;以列出分论、简写提纲的形式则将立意外化为作文预案,为展开写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微写作随北京高考作文改革而备受瞩目。微写作有其自身的内涵、开展的可能性。对于高中作文的写作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同时,指导学生"微写作"有独特的方式和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7.
程元 《当代学生》2013,(8):14-15
对写作能力的考核,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考作文,也是不少同学的"心头一怕"。他们的"怕",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一种"不确定"——不确定该写什么,也不确定该不该这样写。其实,不同于"自由写作",应试作文"写什么"是相对确定的——无论给出"命题"或者"材料",它们总是具有某种导向性,也具有特定限制性。例如2008年江西省的高考作文题提供了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绝大多数是材料作文,笔者最近参加的两次高考备考会,发言的专家和老师也一致认为,材料作文将成为今后两三年高考作文的主要趋势,所以我最近用了七节课从材料作文的各个写作环节对学生进行了强化指导,分别是:怎样引述材料;怎样审题立意;怎样写好段落,怎样开头与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回到古代,复述经典"的浮夸之风未见其弱,要说"坚忍不拔",必引越王勾践;论证"淡泊名利",少不了李白放逐、陶潜归隐,且视角陈旧,语言雷同,令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在论证方法、结构、模式等论证形式要求上强调过多,而在论证情怀的培养上则较为缺乏.纵观历年高考作文命题,都是在对现实弊病反思的基础上生成的.高考作文除了论理之外,还应葆有疗救的责任与忧怀.以2017年高考作文为例,议论文写作须通过透视现实创伤、把脉病情诊断、对症下药医治等环节寄寓疗救的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