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正游戏是少年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孩子的天性。在所有的课堂活动中,游戏是最直接有效吸引他们好奇心和注意力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语言,掌握了语言。实践证明,学生喜欢课堂上老师组织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担任某个角色时,能十分认真地去完成角色的职能和任务,也就是完成一定的解决语言问题的课题,思维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和发展。一、游戏的特点①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  相似文献   

2.
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谦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雪珍 《山东教育》2003,(27):37-37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学会谦让,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手段。“谦让”是谦虚地推辞或退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在孩子发生争执或其他行为问题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会说不会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认为谦让是别人让我,这说明孩子对谦让的理解并不完整。在角色游戏中,怎样使孩子理解和学会谦让呢?一、帮助幼儿理解谦让在游戏中,小朋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扮演角色,而在选择时常常会发生争执。如顾琰和罗丹妮两人争做娃娃家的“妈妈”,顾琰…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在活动中组织对幼儿的教育,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 游戏是孩子的专利,最适合幼儿,最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再现活动,它是孩子的一种自然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对角色游戏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开展幼儿最爱的角色游戏,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幼儿学会遵守一定社会活动规则,并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培养意志品质、提高自信心等社会性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最终贯彻落实《指南》以促进幼儿在社会性、自我意识、同伴交往技能、情感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角色游戏是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所熟悉和喜爱的角色,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再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形象和活动,它为独生子女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社交能力提供了机会。孩子往往通过游戏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游戏的虚构性、象征性、愉悦性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角色游戏中,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和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所以,角色游戏能促进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角色游戏是一种以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它能让幼儿带着兴趣自主地、积极地作用于环境,动手动脑;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体味成功感、挫折感,尝试解决冲突,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体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角色游戏也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起点,孩子们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和相互沟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处理矛盾和解决冲突;在交往中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并在交往中获得友善和仁慈的品质。因此,我们应以角色游戏为载体,促进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并为他们创造一切交往的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游戏就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生活就是游戏。任何孩子都离不开游戏,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为孩子创设一个良性的游戏环境是孩子进行角色游戏、提高亲社会行为能力的第一步。然而,传统教学只注重环境创设的美观,忽视了孩子游戏的操作性,角色扮演缺乏教育性和科学性。因此,要为孩子创设丰富、能动、有效的游戏环境以促进孩子个性和亲社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角色游戏是许多孩子喜爱的游戏,能满足幼儿喜欢模仿的心理需要.角色游戏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促进幼儿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最好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角色游戏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适宜指导能够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孩子们将自身的生活经验的反映,也是对成人社会的模仿。角色游戏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能够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也是幼儿自我能力提升的好方式。因此,教师在活动中的观察指导是至关重要。通过观察,教师不仅能了解到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社会经验,而且能准确的找到孩子游戏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越来越多的幼儿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游戏活动,但是在家庭中如何指导孩子游戏,成了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就家长和孩子做的四种游戏及其指导提供一些简单的方法。一、角色游戏角色游戏,即象征性游戏或模仿生活的游戏,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角色游戏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游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生活经验、社会经验比小中班幼儿丰富,角色意识、角色分工、规则认知比较明显,因此常常会出现吵闹、争抢等交往表现。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游戏活动中应培养幼儿正确的交往方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体验交往所带来的快乐。因此,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与指导,是大班幼儿协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和载体。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13.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4,(1):114-117
正在假装游戏中,孩子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对话,不仅发展了语言能力,还学会了抽象思维。同时,这样的游戏也传递出孩子对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件的反应。有没有注意到你家的宝宝会对着玩具电话讲话或者把玩具娃娃放在床上,这正是他的假装游戏的开始。起初他会模仿生活中的人和事,慢慢地游戏中的角色就越来越丰富了。  相似文献   

14.
丁慧 《文教资料》2014,(2):119-120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游戏形式之一。它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有效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期是游戏期”,“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幼儿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应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予以指导教育,这是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爱,也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游戏中角色游戏最具有游戏的典型特征: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虚构性.它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对幼儿的语言、社会交往、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园都很注重对幼儿开展角色游戏.但角色游戏的开展、游戏主题的确立如果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会影响角色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的实现.我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对如何指导和挖掘游戏主题进行了尝试,找到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幼儿的同伴关系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网络结构,其中主要包含同伴群体和友谊关系。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角色游戏是促进幼儿实现社会化的最佳途径之一。角色游戏越深入,幼儿交往频率越高,交往越积极主动,就越能促进交往技能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必须学会妥协与让步;学会通过协商、轮流、分享、谦让和交换等交往技巧,以使自己的愿望在游戏的顺利进行中达成。  相似文献   

17.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离不开的活动。虽然孩子有肤色之分、种族之分,但游戏是没有国界、没有隔阂的。幼儿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与同龄人的交往等,都主要通过游戏习得。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游戏时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同时把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行为都表现了出来。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的兴趣以及孩子在生活中不太注重的细节。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很大帮助,可以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听障幼儿虽然语言发展相对滞后,但他们也是孩子,也需要游戏。角色游戏能让他们将学习到的语言自主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最终使听障幼儿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它对促进儿童发展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游戏情节逐步丰富了,孩子在游戏中轮流、分享、协商、互助、合作游戏行为出现了,角色游戏的质量也逐步越高。  相似文献   

19.
徐潇 《成才之路》2013,(2):65-65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方法,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一、在角色游戏中"玩"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模仿现实生活,培养幼儿社交能力。游戏前要分配角色。游戏中要改变计划,需要学会合作,学会协商,提高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扮演的游戏绝非简单儿戏,它可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所以,角色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之一。目前,特别是农村幼儿园,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由于受环境和家长的因素影响,他们见到的事物大多与农村有关,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么,就中班幼儿来讲,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