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批判理论主要体现为:技术进步与理性的工具化、工具理性与文化工业的发展、希望的消失与人的存在方式的转变。通过工具理性批判,揭示出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灰色场景,同时也展示出其自身理论中的悲观情结。但这种悲观还没有达到绝望的地步,对另一种希望的憧憬构成了工具理性批判理论的内在追求。  相似文献   

2.
理性对人的文化存在具有无限广义的本体意义。理性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文化精神。理性是历史的存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都是从本体理性生发而来,并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时期发挥主导作用。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中,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对应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科学和人文的矛盾、冲突是现代文化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对理性片面、狭隘的理解导致严重的文化后果。当代文化大厦应该以广义的本体理性为根基,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运用哲学和经济学表达了未来社会的思想。他不仅保留了早期著作中的人本思想,还加入了经济学实证思维,实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结合,更完整地表述了未来社会思想。未来社会以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为价值目标、以解决矛盾促进和谐为总体构想、以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为根本途径、以增强共产主义思想和现实行动为具体方式,等等。该思想不仅发展了人的解放思想,还促进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融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人民性、整体性和发展性。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其未来社会思想至今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仍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人"到"理性经济人",再到"生态理性经济人",其内涵虽然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但最终都摆脱不了经济利益至上的束缚。随着我国致力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尤其是在"十二五"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视角——"理性社会人",即从和谐共荣,可持续的角度来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均衡发展。文中用博弈论的方法论证了转变发展视角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认为经济理性的假定不能完整解释技术创新的运作.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可以被理解为创新主体(企业家和企业)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引导下的一种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社会过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技术创新的社会系统、社会动力和社会运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践理性范式下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理性的历史性决定了科学精神的历史性.如今,伴随着理性范式从主观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向,我们应将"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延伸、拓展,赋予科学精神以求真、崇善、达美的全部意义,使其从"价值中立"的工具理性精神向"争取自由"的人文理想精神复归.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现代技术也在飞速的向前发展,人类在享受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因它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在反思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时,技术的选择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因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取向不同,进而对技术选择的结果也有差异。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技术的合理选择并使之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为起点,研究技术创造的选择,不仅对于我国创建新型的强国有着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对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关系也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企业的技术选择及发展战略也具有现实的意义,努力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关系协调和谐,不仅可以使团队最大限度的获利、有利于提升团队文化的竞争力,而且能够将团队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从而使团队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启蒙理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演变为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技术活动采取了专家决策的模式.哈贝马斯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重建了西方理性基础.交往行动理论下的交往理性必然要求技术的发展采取民主参与的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边缘城市主义"到"新城市主义":价值理性的回归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以美国在城市开发建设中1980年代的"边缘城市主义"到1990年代的"新城市主义"转变为出发点,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角度探讨了其转变的哲学理念,揭示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提倡人本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在短短的几年内已经深入人心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民主的法治社会。法治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刑事法治与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具有高度一致性。构建和谐的刑事法治必须坚持公平正义优先性,必须始终坚持对"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11.
邓崇国 《科教文汇》2009,(36):172-172
大学生是人的欲望与入的理性相结合的矛盾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大学生的人性矛盾是促进校园和谐的基础。人是具有高级思维能力动物,这确定了人有理性。正确的理性牵引着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人的理性表现为道德、法律、信仰、理想、科学、哲学等。人的理性受年龄和教育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理性越强,受教育程度越高理性越强。  相似文献   

12.
辛勤 《科教文汇》2008,(25):204-205
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关键,而心态和谐是基础,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积极的风貌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既要注重和谐环境和氛围的创造,同时也应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的塑造。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一种工具理性,是实现缓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为基层建设吸纳人才目标的有效工具。然而,工具理性并不能达到绝对的理性,政府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仍需进行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侯欣迪 《科教文汇》2014,(19):209-210
近十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一种工具理性,是实现缓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为基层建设吸纳人才目标的有效工具。然而,工具理性并不能达到绝对的理性,政府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仍需进行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校园贷平台发展至今,其发展已基本背离了诞生之初校园贷平台宣称的"助学"本质,近一年多,高校频发的校园贷案件,让许多大学生深陷借贷泥沼而无法自拔。究其原因,作为还未发展成熟的社会人,金钱消费带来的愉悦感和物质享受让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此冲击之下,部分未能建立理性消费观的大学生则逐步被校园贷这一新兴且快捷的平台所吸引,并沉迷其中以至走向无力偿还且精神压力巨大的情境。要破解此逻辑环,除了顺应时代发展,由正规金融机构适时推出适用于大学生的校园借款产品外,还要让大学生建立理性消费观,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创建积极向上,不唯"金钱"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王昕 《百科知识》2023,(30):32-33
<正>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主动或被迫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人类从借助技术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进而获得极大的物质满足到完全操控技术肆意改造世界达到所谓的精神满足的同时,工具理性、经济理性不断冲击着人类一再降低的自然底线,最终人类迎来了自然的审判——全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当前,关乎人类文明延续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生态理性以人类永续发展为出发点,以积极的、进步的生态价值观引领社会共识和文化导向,对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和对实践理性的提倡使翻译研究奠定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本文将翻译过程从交往理性这一角度进行审视,实现了译本的最大接受性和美学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价值关系的理性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历来存在“关联论”和“中立论”两种观点。近代以来中立论大为盛行,科学与价值的联系被割裂,这根源在于理性的二元思维方式。要把人为割裂的科学和价值的联系在理性中重新统一起来,必须运用立体思维方式,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行为理性的统一中把握两者的关系。工具理性追求的是“真”;价值理性追求的是“善”;行为理性追求的是真和善的统一“美”。这就是理性把握科学和价值统一的最高境界,也为管理科技活动提供了新的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19.
绿色的技术生存--绿色技术创新的深层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过理性悖论这一理论背景,绿色技术创新的深层意义在于实现人的生态化的技术生存.仅仅从工程学、经济学、生态学意义上谈论绿色技术创新是工具理性思想盛行的表现,它将导致新的形式的技术决定论.无论从技术创新过程还是结果来看,绿色技术创新都呼唤绿色文明的回归.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并诉诸于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人类绿色的技术生存最终能够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理性是一个充满着多重意义的概念,有合逻辑、合规律、合事实的理性;有效率原则的工具理性;有合功利意义上的理性;有手段与目的一致的合目的的理性,有博弈均衡下的理性;有遵守道德或社会规范的理性,等等。但这些不同层面上的理性意义都有其局限,如果把某一特定层面的理性不适当的放大,并作为理性的标准,就会脱离人的现实活动。现实的人的理性是一种动态平衡的适度理性,是一种有限的、具体的、辩证的理性。人们采取哪一种理性方式,依赖于特定时空条件、范围和情景,依赖于一定的文化象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