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今传媒》1997,(8)
浅论新闻记者知识结构的四个层次文/大连·宋梅对记者知识结构纵向剖析,由表及里,可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技术技能。这是记者知识结构最外在表层的显性层次,可称为“有形”的学问,是初入新闻门便要求掌握的。如没有大学新闻学历的人,首先要在实践中模仿他人...  相似文献   

2.
记者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和分析。从记者工作的分工不同,可以分为: 专业记者、特派记者、特约记者、地方记者、驻外记者、机动记者。上述按分工不同进行分类,可以使各人明确职责和任务,完成自己的使命。本文所要论述的,则是按记者的特长和个性、风格,对他们进行分类,并探索其成长规律。一、杂家型、公关型记者。这种记者头脑灵活,反应灵敏,经常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里有新闻,就立即奔向那里,能较快地完成  相似文献   

3.
熊梦龙 《声屏世界》2011,(10):26-26
电视新闻报道是一件细致而繁琐的工作,需要严把每一个环节,细抠每一道工序,这种特性要求把编辑和记者的职能分离开来。同时,新闻产品生产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也要求记者和编辑的职责明确分开,光是编辑,就可细分为文字编辑、图像编辑、串编、传输编辑等,记者也可分为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出镜记者等。因此,在一些成熟的媒体中,记者和编辑的分工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记者俱乐部是日本国内的新闻来源之一,同时它也可作为记者采访活动的据点,是日本大众传媒所特有的一种设置。它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体育等各个领域,多由国内电视台和报纸的记者组成,在日本的行政机关等各个公共机关里都设有一个或是分为报社类、民法类等两个以上的记者俱乐部。公共机关内设有加盟记者俱乐部的新闻机构专用的记者室,记者室内各种设备齐全,记者可免费使用。  相似文献   

5.
国外新闻采编人员职称、职务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报纸、通讯社的体制不同,记者、编辑职务系列以及工资、报酬也大不一样。 一、美国 美国没有统一遵守的职称规定,各报社、杂志社、通讯社都有自己相应的制度。 一般地说,编辑分为四等:“总编辑”、“编辑”、“助理编辑”、“初级编辑”。初级编辑下面还有实习生,不属于编辑职务。“初级编辑”相当于中国的编辑,“助理编辑”就有发稿权。 记者分为三等:“高级记者”(即“资深记者”)、“记者”、“助理记者”。记者低于编辑,有的高级记者甚至可能只相当于助理编辑。  相似文献   

6.
张超 《编辑之友》2016,(5):78-83
出镜报道作为一种“现场书写”的电视新闻文本,与其他新闻叙事文本最大的不同在于叙事者——出镜记者的外显.通过对叙事学相关研究的借鉴,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复合视角.但是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并非完全由出镜记者个人主导,叙事视角表面上是“谁看”,深层次是“谁怎样看”,叙事视角的选择是社会语境、传者语境、新闻客体语境、受众接受语境综合考量的结果,叙事视角还影响出镜报道的表征真实、观众的解码立场和新闻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杨继绳同志曾撰文把记者分成三种类型,即新闻型、文艺型和研究型,并阐述了这三种类型记者的长短和区别。文章立论新颖,读后使人颇受启迪。杨继绳是按记者的业务特点分类的。这里,我们想就记者对待新闻工作的态度分类,是否可分为职业型记者和事业型记者两大类。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周围的同行们,就可以发现,这两类记者不仅是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报纸、通讯社的体制不同,记者、编辑职务系列以及工资、报酬也大不一样。 一、美国 美国没有统一遵守的职称规定,各报社、杂志社、通讯社都有自己相应的制度。 一般地说,编辑分为四等:“总编辑”、“编辑”、“助理编辑”、“初级编辑”。初级编辑下面还有实习生,不属于编辑职务系列。“初级编辑”相当于中国的编辑,“助理编辑”就有发稿权。 记者分为三等:“高级记者”(即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的视听表意符号分属图像与声音两部分,具体来说,可分为"演播室口播导语"、"画面"、"解说"、"同期声访谈"、"记者出镜"、"图表字幕"等类别.这些表意符号的不同组合方式和层次安排,会形成不同的传播效果.合理编排这些表意元素,将使新闻内部结构有序化,信息系统优化,从而提高新闻整体效应和有效信息量.  相似文献   

10.
现在,我们省级以上报低的记者按行业分工,记者分为工业,农业,政文等几大类。而每一大类当中,又分为若干小项。像政文记者,就分为时事政治、文化教疗、科学卫生、艺术体育等等。在工业记者当中,通常又包括财政贸易和交通运输等等。这种分工的好处,是便于记者深入一行一业,掌握一行一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客观上说,地市级报纸与中央、省级报纸确实有着某些方面的不同;地市报记者也存在着某些心理障碍。如何克服,大有文章可做。克服地市报记者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他抢,我也抢;他抢他的,我抢我的。由于所发新闻的价值及报纸的级别、辐射面、版式规格等方面的不同,报纸的影响各不相同。这就可能带来地市报记者和大报记者在心理上的差异,特别是地市报记者和大报记者同时采访时,有的大报记者表现得潇洒自如,游刃有余,而有的地市报记者言行拘谨,思路受阻。遇到这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实是新闻的大忌。从新闻的采写主体即记者、编辑的角度看,新闻失实可分为显性失实和隐性失实两种。显性失实主要是极少数职业操守低下的记者、编辑,出于名利等方面考虑,故意炮制无中生有的新闻,或者故意隐瞒一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新闻大致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它们性质不同,对记者素质要求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一)问答题(每题5 分,共50分) 1、中共中央提出的我「,刁广播电视的根木性质和任务是们‘么? 2、广播电视节卜11叮分为哪几类?为办好新闻性节「!应注忿些什么? 3、为什么说电视是深入到每个家庭的亲密伙伴? 4、们·么是广播的特点和优势? 5、为什么说回传与反馈对广播特别重要? 6、广播记者的采访跟报纸记者的采访有叨莽些不同? 7、录音访问中记者的提问与插话就其作用来区分,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8、编写广播讨话应注意些什么? g、谈话录音为什么受欢迎? 10、怎样写好录音报道的解说i:jJ?(二)复习点(每乞1叮爹,共30分) 11、将“同步理解”一…  相似文献   

15.
搞记者工作需要有广博的知以,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而积累知识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做资料卡片。按不同的形式,可将卡片分为五大类: 一、摘要卡片,即摘录书本或报刊的原文。这类卡片要求内容准确,但不要什么都抄。如果摘编大意,则要忠于原作,不能掺杂自己的看法。二、提要卡片,即将比较长的原文压缩,用自  相似文献   

16.
有人曾经把记者分为三类:一是以短、平、快见长的都市报记者。二是以深度.揭黑见长的调查记者,三是在咖啡馆写文章的思想型记者。  相似文献   

17.
对记者知识结构纵向剖析,由表及里.可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技术技能。这是记者知识结构最外在表层的显性层次,可称为“有形”的学问,是初入新闻门便要求掌握的。如没有大学新闻学历的人,首先要在实践中模仿他人操作方法和经验——一如如何采访,如何写作,如何编组稿件。这是从事新闻职业登堂入室的首条门径,也是最起码的职业要求。由于主要是靠学习模仿他人经验,所以入门初识这种技能并不难。但要成为资深记者,仅此又显然不够。第二层次:专业理论、新闻史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重应用轻理论,甚至一些长期从事新闻…  相似文献   

18.
对记者知识结构纵向剖析,由表及里,可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技术技能。这是记者知识结构最外在表层的显性层次,可称为“有形”的学问,是初入新闻门便要求掌握的。如没有大学新闻学历的人,首先要在实践中模仿他人操作方法和经验——如如何采访,如何写作,如何编组稿件。这是从事新闻职业登堂入室的首条门径,也是最起码的职业要求。由于主要是靠学习模仿他人经验,所以入门初识这种技能并不难。但要成为资深记者,仅此又显然不够。第二层次:专业理论、新闻史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重应用轻理论。甚至一些长期从事新闻工…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人们随手打开电视呈现的电视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及性质对其大致分为纪实类和艺术类两种。纪实类的拍摄作品主要分为:电视新闻类如《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电视纪录片类如《大国崛起》《我们走在大路上》,电视纪实类专栏节目如《东方时空》《新闻1+1》等,而根据节目拍摄现场的不同特点又可分为演播室类摄像和外景类摄像,电视节目不同,其拍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电视摄像人员提出的拍摄方式要求也不同——要求摄像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电视新闻节目拍摄中掌握精准化的摄像技巧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拍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日趋激烈的新闻业竞争,给记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适应竞争的需要,如何写活新闻,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亲和力。日常工作中,常见到这种情况:同样一个题材,不同的记者可写出不同的水准,有的新闻写得呆板而无活力,味同嚼蜡;有的新闻则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吸引读者。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别?稿件的差距归根到底还是记者自身素质的差异。也就是说,要写活新闻,关键取决于记者有没有活力。 记者的活力,是记者在一定的政治、业务素质基础上延伸的更宽泛的人文综合素质的体现,是记者在新闻实践过程中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审美习惯的综合表现,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新闻气质。 按常规,衡量一个记者的水平高低,除了政治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