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第一人力资源,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性资源.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追求和国际社会共同理念;同时,是体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育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维护运动员根本利益的需要.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发展水平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体育事业发展状况所决定;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是运动员职业生涯各阶段和谐统一、相互平衡和促进的发展,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提供了新的人才路径.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要着力解决影响体育事业发展和运动员全面发展的交出和重大问题,找准工作抓手,构建有利于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需要深刻认识青少年体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体育强国中的标志意义。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将青少年身心健康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将青少年体育作为体育强国的重要工程,为体育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基石。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体制选择和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是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既是体育事业的需要,也是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需要。10多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推动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理性的审视,进一步适应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体制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优先发展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凸显青少年体育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青少年体育立法,解决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现实性问题,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需要探索制定《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并以其为统领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法治体系。制定《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是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应当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遵循,优先发展、全面发展的战略定位,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价值目标,“社会参与”的改革要求,权利保障的法治理念,厘清青少年的法律内涵,界分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关系,围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目标,规范和调整青少年体育活动和青少年体育关系。  相似文献   

5.
打造体育强市是城市谋求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评选体育强市的活动以及体育强市称号的授予也是对一个城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激励和促进。本文通过对各地打造体育强市的动因、理念进行探讨,指出了打造体育强市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在建设体育强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体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目前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不适应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滞后、实践不足,表现在制度建设、机构设置、队伍配备、经费投入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上都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上海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意义与作用之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倪刚  丁树哲 《体育科研》2002,23(2):5-6,10
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应是至少具有亚洲范围内的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中介服务、体育人才和物流集散、体育投融资、体育休闲服务、体育传媒和体育文化交流功能的中心城市之一。上海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同时也能极大地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这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要求体育事业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也是上海体育事业的自身发展要求与上海国际大都市服务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上海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少年体育训练》2014,(1):134-139
青少年体育工作关乎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关乎青少年体质健康及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于2007年5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新形势赋予了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含义、新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青少年体育工作内容还将不断拓展。"体育是载德智之体",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青少年体育这个重要载体,文明越进步、经济越发展,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加入到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行列中来。青少年体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的面广。青少年体育工作要抓出成效,需要政府重视、社会理解和支持,需要广大青少年体育工作者同心同力,需要扩大社会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9.
当前,增强青少年体质、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青少年家庭体育是推动这项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中国青少年家庭体育发展尚处于欠发达阶段,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访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传统文化、体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历史研究等方法,对体育文化在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上海深厚的体育文化有助于提升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内涵,是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重要举措÷提出加强上海旅游业与重大体育赛事、民族传统体育、社区群众体育、体育“嘉年华”等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袁在总结上海全民健身事业 25 年发展成效的基础上袁分析上海野建设人人运动尧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冶面临的机遇袁提出创造人性化的运动环境尧构建高品质的运动空间尧倡导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培养高水平的健康素养的发展路径袁以及加强组织领导尧落实支持政策尧动员社会力量和推进依法治体等措施袁保障全民健身活力城市建设遥  相似文献   

12.
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海燕 《体育科研》2016,(4):11-13,27
体育与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耦合性,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体育作为城市发展的创新手段及重要战略加以组合运用。该文从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背景入手,进一步对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目标的提出、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基本特征、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路径等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上海建设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国际知名体育城市概念入手,结合上海体育发展的现状,阐述了上海建立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上海与国际知名体育城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打造上海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结合上海体育当前发展现状,阐述了上海市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原因以及这一措施对城市的意义。通过分析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评价标准,研究国际知名体育城市建设的得失经验,分析上海与国际知名体育城市之间的差距,为上海的体育城市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璐 《体育科研》2016,(3):52-55
自19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上海体育运动逐渐普及和发展起来,如今已成功举办多项世界顶级赛事,并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这些成就得益于政府的支持、经济的腾飞和文化的积淀,市政府和体育局始终期望将上海打造成亚洲乃至国际知名的体育城。学者们对上海体育发展所进行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就现有文献资料来说,主要是从现状、问题和措施入手,探讨有关品牌赛事、社区体育、场馆利用和全民健身等内容。上海拥有丰富的办赛经验、雄厚的资金支持、广泛的群众基础,相信只要逐一解决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完全有能力建设成为一个国际知名体育城。  相似文献   

16.
她的城     
谢明 《网球》2011,(7):162-209,161
  相似文献   

17.
撕裂之城     
1971年2月18日,开拓者队主场对阵湖人队。前者是刚刚进入联盟的菜鸟球队,后者则是联盟的传统豪门,并且在上一赛季拿到西部冠军。开拓者的将士们根本无力与湖人抗衡,最终以114比136败下阵来。不过,当开拓者后卫吉姆·巴内特在比赛中歪歪扭扭地命中一记超远距离投篮时,现场解说员比尔·绍内利不经意脱口而出:Rip City!All right!(撕裂之城!好极了!)当时,绍内利并不知道他即兴说出的一个词,竟然成了这支球队的永恒标志。到了上赛季90年代,因为开拓者队的球风华丽而奔放,进攻节奏很快,所以一旦他们打出风生水起的快攻,绍内利老爷子就会声嘶力竭地狂吼撕裂他们,我们是撕裂之城!。当然,绍内利不会想到的是,当开拓者众将士们在本赛季因伤病一个接一个倒下的时候,如今的波特兰在用另一种方式诠释撕裂之城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邱雪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3):136-140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等方法,从规划的视角对奥运会举办城市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自1896年现代奥运会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规划理论,提出了建筑主义、功能主义、系统理论、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可持续发展理论下举办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同时,以理论与实践作为评判标准,提出在理论方面,城市规划理论表现出了极强的科学性、继承性以及可操作性;在实践层面,组织者能否找到规划理论与城市特点的契合点是规划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城市体育品牌的涵义,分析"运动天堂·舟山"城市体育品牌发展的现状与海岛城市发展状况。研究表明:"运动天堂·舟山"城市体育品牌的形成,加快了海岛渔村城市化进程,增加了海岛居民就业机会,有利于海岛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各种"流量"的交汇、融合,促进海岛城市的交流与发展,加快海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城市间竞争性差异;使具有海洋特色的体育文化和全民健身运动得到了发展。同时,也破坏了海岛绿化和海洋生态环境及加重海岛城市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路云亭 《体育科研》2005,26(6):19-22
从2012年奥运会的申办及举办城市入手,论述了城市所具有的性格,同时,城市建筑越来越成为城市的灵魂。伦敦的获胜,多少预示了罗马文化精神复活的态势。相比较而言,东方城市却面临尴尬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