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尼采的权力意志真理观是从否定符合论真理观入手的,尼采认为真理是对人类生存有用的工具,是增强权力意志的工具。尼采的权力意志真理观与实用主义的真理现有内在的联系并对实用主义真理观有重要的影响,但二者又有显著不同,尼采看到了真理与权力意志的密切关系。并强调这种关系,这对培养个人的自强精神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尼采的权力意志真理观从根本上说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超人”是打开尼采哲学思想之锁的钥匙,是尼采哲学的核心.尼采最关注的是人,因此,尼采从“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揭示世界的本质“生命的强力意志”——造出真正的人“超人”,这一逻辑顺序展开了他非凡的哲学思想,“超人”成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相似文献   

3.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源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尼采哲学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把人们的注意力从遥远的理性拉回到了距离人们比较近的感性世界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把世界的根本理解为权力意志,其目的是想表达生命世界的生成、创造和提升的特征,即“权力意志”具有非主观的实在性、追求自身能力之保持或增长的能动性以及价值关系性。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批判地研究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超人”是打开尼采哲学思想之锁的钥匙,是尼采哲学的核心。尼采最关注的是人,因此,尼采从“上帝死人,重估一切价值”-揭示世界的本质“生命的强力意志”-造出真正的人“超人”,这一逻辑顺序展开了他非凡的哲学思想,“超人”成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相似文献   

5.
“超人”是打开尼采哲学思想之锁的钥匙,是尼采哲学的核心。尼采最关注的是人,因此,尼采从“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揭示世界的本质“生命的强力意志”─—造出真正的人“超人”,这一逻辑顺序展开了他非凡的哲学思想,“超人”成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尼采基本哲学思想的意义背景下,通过对《权力意志》中的一个道德哲学提纲的解读,表明尼采不仅是一位道德的破坏者,也是一位道德建设者.作为道德偶像的破坏者,尼采认为,道德是非道德性的结果,道德否定、危害生命,道德保护弱者;作为道德建设者,尼采强调,他之批判道德是为了让人真正道德地生活,这种生活是在善恶之彼岸,它以生命、强力、个人为自己的基本原则,是一种以肉体、本能、大地为根,以悲剧和艺术为茎,以个人的超越和自由为冠的生命之树的欢歌.尼采道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揭露“生命道德化的颓废,而将“道德生命化”.  相似文献   

7.
叔本华依据其"意志之自我否定"的哲学思想提出"同情是道德唯一的基础"的重要学说,但他的后继者尼采却以"权利意志"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彻底否定了同情理论的价值,进而颠覆了叔本华为道德奠定的基础。本文旨在对尼采与叔本华围绕同情的价值和道德奠基问题所展开的论战进行梳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重要流派之一,是现代人本主义的主要基石.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尼采.前者主要强调生存意志,认为生存意志是世界的本原.而后者则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改造为“冲创意志”——权力意志,其实质上.是种占有支配他物的力量.本文首先将两者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一个概述,然后从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恋爱...  相似文献   

9.
“权力意志”是尼采哲学的核心概念。它是尼采的世界观、生命哲学、社会政治观点的基础。“权力意志”、“狄俄尼索斯”、“永久循环”是尼采独创的三个哲学概念,它们构成了尼采学说的基本哲学框架。在评价“权力意志”时,要考虑到它的内涵的复杂性,辩证地对待  相似文献   

10.
尼采的教育思想是其哲学思想重要构成部分,在不同的思想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教育思想意蕴.从"作为教育家的艺术家"到"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再到"作为教育家的查拉图斯特拉",尼采的教育思想在不断攀升.作为教育家的艺术家,用悲剧艺术的"酒神精神"教导人类实现自我解救与生命力量的丰盈;作为教育家的人生哲学家,叔本华用诚实、乐观和坚韧的精神品质教导人们要"成为自我",而查拉图斯特拉以生命的"权力意志"和"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智慧,培育超越于现实人类、具有超强意志力和价值创造力的"超人".  相似文献   

11.
该文是对尼采信仰哲学现实性意义的分析性文章.文章从尼采的著作《瞧,这个人》、《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原文本出发,并以之为依据,说明尼采“上帝死了”的信仰哲学,并就其信仰哲学进行分析,指出尼采反宗教观的信仰哲学中所蕴含的奋斗和勇敢精神,在此基础上阐述尼采信仰哲学对于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当前中国大学生的影响,以期让终极关怀的哲学问题转化为奋斗和勇敢的现实精神,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2.
尼采认为,悲剧的神韵在于"权力意志"的客观化以及由其客观化而形成的融日神因素与酒神因素为一体的个别形象的毁灭和由此而唤起的本原生命的回归。如果说"日神-酒神说"的底蕴乃是戴着日神面具歌唱的酒神式咏叹,那么尼采代酒神立言的哲学行动就是披着黑格尔外衣舞蹈的叔本华式狂欢。直面以生命的委颓为主要精神表征的西方近现代文化危机,尼采试图在黑格尔与叔本华的运思张力下寻索生命自救的蹊径。但是,尼采所期待的"权力意志"从一开始就被他拔除了善的根荄,缘此,他那单纯地张扬生命强力的"权力意志"终竟因着缺少"境界"之光的烛照而使人自陷于"命运"的罗网却无从使人获得终极的拯救。  相似文献   

13.
爱情观是尼采精神世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爱情的沉重打击后,在痛苦和孤独中尼采孕育了生命的自我扩张,即“权力意志”。爱情的失败成为他“权力意志”提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权力意志”是什么?在其当中是怎样反映他的认识论、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一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解构主义的先驱,尼采和德里达等解构主义者在反理性主义的立场和语言观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尼采认为真理是个人权力意志的表现,是相对的,道德只是个人对满足自身需要的行为的一种解释,是虚无的,因此,作为理性载体的传统语言观也就受到质疑,尼采认为这种语言压抑了个体的意志和创造力,他认为语言本质上是隐喻的,语言的使用是个人的一种创造性行为,解构主义者继承了尼采的语言的本质是隐喻的观点,消解了文学与哲学、文学作品与文学评论、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之间的界线,通过语言意义的相对性和流变性瓦解了理性主义的大厦。  相似文献   

15.
尼采认为传统哲学没有从个体的利益的主体性出发,这是导致一切谬误的根源。利益的主体性是支配,利益的主体性是实现权力意志,利益的主体性是追求超人统治,只存在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尼采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利益的主体性在主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不了解利益的主体性的本质,认为利益的主体性脱离社会关系,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或某种意识和心理表现,因而,尼采没能科学地揭示主体活动的思想动机和利益的主体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挥作用并不取决于主体对某一需要的意识,而是受着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利益的主体性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  相似文献   

16.
尼采的艺术观是他生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认为艺术是日神和酒神两种精神冲撞和进发的产物,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形式.尼采从形而上的高度,从生命存在的本质、人和世界的关系来认识与理解艺术的本质和价值.艺术美化和神化了痛苦,艺术的幻像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艺术的狂欢使人得以忘我,达到超越人生困境和救赎人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尼采站在权力意志的立场上认为 ,欧洲文明在走向衰落 ,人类在逐渐退化 ,其根源是基督教文明。他批评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传统道德在本质上是反自然、反生命和非理性的 ,只有以权力意志为基础的善恶观代替已有的道德观才能使生命进化 ,人类繁荣。尼采在伦理学上的贡献是他试图在宗教禁欲主义和近代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之上寻找第三条道路。虽然这一努力并不成功 ,但他给人类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尼采被公认为是“人类过去几千年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在尼采哲学中,占核心地位的是权力意志和超人学说,而对世界的认识问题则被放在了从属地位。试图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实质、认识的动力、认识的过程、真理的本质和认识的方法六个方面去分析和阐述尼采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尼采被视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先驱,与其哲学的反本体论倾向有着必然的联系.尼采对本体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认为本体论的基本范畴"上帝"、"灵魂、"物"等实体和"存在"本质都是一种假设的、想象的存在,根源于人类理智的失误和对自然现象的错误解释,因而都是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世界根本不存在一个最终实体、最高本质或绝对原则,这个世界是不断生成着的世界,是权力意志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也谈尼采的永恒轮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非宿命论,亦非自相矛盾,永恒轮回作为尼采时生 命的肯定透视与高音表达,与狄奥尼索斯和权力意志思想 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