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将晚唐"花间鼻祖"温庭筠与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艳情词进行比较,结合两位词家不同的人生际遇、审美情趣、个性资质,探讨他们不同的笔法在词作中呈现的不同艺术风格,分析柳永对温庭筠词风格的继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生,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井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一番境界。也正是由于柳永俗词这种开创性的特点,到了文化经济相类似的元朝,柳永的俗词对元曲的兴盛就逐渐显现出强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主要从柳永所处朝代和际遇以及柳永俗词的特点、表现方法几个方面来阐述其对于元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秀珍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3):69-71,79
《珠玉词》是北宋初期婉约派词人晏殊的作品集,共收词130余篇。"香"这个词在全集中出现达62次之多,依据其所描述或代表的内容,可将"香"分为熏香、花香、酒香、以香写人和以香写景五类。《珠玉词》中的"香"意象,既反映了作者富贵闲适的生活及其在这种环境中所生发的感慨与闲愁,也体现了其闲适、尚雅、诗意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4.
羁旅行役词和歌妓词是柳永<乐章集>的两大主要题材类型.前者常常出现悲秋情绪,后者屡屡出现"云雨"意象.而悲秋题材与云雨意象都是战国时代宋玉所奠定,且柳永常常以宋玉自况,集中多次出现"宋玉"字眼.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柳永由于独特的身世遭遇,使其对宋玉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深深地认同宋玉,有着"宋玉情结".  相似文献   

5.
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咏妓词和思妓词。本文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并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内因与外因,以求在还原作者社会背景、剖析作者才艺、情感的基础上,全面地解读柳永的歌妓词。  相似文献   

6.
<正>宋朝著名词人、被奉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李清照在《词论》中这样评价柳永:"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李清照肯定了柳永创作慢词革新词体形式的功绩,记述了柳永名动京城、名满天下的史实,褒扬柳永词音律协和的优点,同时又指出柳永词"词语尘下"也就是造语  相似文献   

7.
柳永与苏轼都是宋代词风转变的关键性人物。柳永对词的抒情形象、情感本质及审美空间等进行了全面开拓,突破了五代词的藩篱.使词开始转向个性化、自我化,使词的审美空间移到了广阔的自然山水之中,同时对都市生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描绘.苏轼在柳永的启发影响下进一步开拓,使词进一步男性化、多样化,情感内涵有了本质的飞跃,把自然山水与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思考相结合,同时对农村乡野与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极大地拓展了词的审美空间及表现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词的抒情结构是词的内在形式,是词内部的整体构架,它把作者的艺术构思具体化,使作品的各种构成因素在这个整体构架中产生审美功能.比较研究柳永、周邦彦两位北宋大词家全部创作成果中的结构形态,对于发掘他们作品中各自独具的审美价值和创作个性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正>"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充分肯定了柳永在宋代词坛的崇高地位,才华横溢的柳永仕途却历尽坎坷,最终未遂平生大志。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布封曾经提出"风格即人",他认为"文章风格实质上是作者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因此,笔者认为从柳永的词入  相似文献   

10.
柳永与苏轼都是宋代词风转变的关键性人物。柳永对词的抒情形象、情感本质及审美空间等进行了全面开拓,突破了五代词的藩篱。使词开始转向个性化、自我化,使词的审美空间移动了广阔的自然山水之中,同时对都市生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描绘。苏轼在柳永的启发影响下进一步开拓,使词进一步男性化、多样化,情感内涵了本质的飞跃,把自然山水与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思考相结合,同时对农村乡野与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极大地拓展了词的审美空间及表现内容。  相似文献   

11.
论柳永词悲秋意象之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羁旅行役是柳永<乐章集>的一大主要题材,代表了柳词思想、艺术的最高成就,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其羁旅行役词有浓重的悲秋情绪,且柳永常以宋玉自况,对宋玉深深认同,有"宋玉情结",其悲秋有对生命本身的自觉、独特的感悟,有深远厚重的感染力.文章主要探讨柳永词悲秋意象的具体内蕴.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文学形式的发展,需要一批批文人的奋斗。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文人辈出,代代相传,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众多著名的词人,其中最让作者敬佩的一位词人是柳永。俗词让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但他取得的文学成就也无人可替代,在当时社会形成了一个"凡有市井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现象,可以说只有柳永能够打造这种文学盛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丰富了词的题材,加强了词的表现形式,把市井语言运用到词中去,推动了宋词的发展,为中国文学长河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影响深远,不可泯灭。文章从词的形式、词的内容、词的艺术、词的语言四个方面来谈谈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何俊梅 《课外阅读》2011,(2):196-196
词是一种长于抒情的“心绪”文学,柳永、周邦彦分别以其独特的审美影响了宋代词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柳永都市词、节序词、歌妓词和羁旅行役词,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提出,柳永词是宋初复杂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是宋初特定社会文化生活的载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一部宋初社会文化启示录。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柳永词研究,其成绩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即:柳永词集源流的考辨,柳永家世、生平的考述,柳永词作题材内容研究,艺术特色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日本学者的柳永词研究对我国古典词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审视自身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手段提供了反省之鉴。  相似文献   

16.
柳永杂考     
柳永为北宋词坛一大家,然其生平事迹鲜为人知。本文考出柳永参加省试与殿试的具体年月日以及试题与考官。并考出柳永为三等进士及第,非出身或同出身。进而证明其初仕为睦州推官,是以等授官,非大材小用。作者在其《乐章集校注》中曾考出柳永有赠蒋堂与滕宗谅词,此文又考出此二人为柳永省试时之封印官,亦可证柳与蒋、滕之关系  相似文献   

17.
柳永具有典型的两面性,他既是才华横溢的风流词客,又是苦游于宦海的颠簸士子。他的词创作和从政之路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乐章集》中部分词就是其从政之路的写照。本文从柳永词作与其从政之路联系的角度上,论述了柳永在“狂荡”背后那不为人所熟悉的一面:积极于事功。  相似文献   

18.
宋代柳永开创的"柳永体"具有俗、雅两大属性,一方面将民闻词雅化和提升,另一方面又将远离民间词本源的文人词向源头复归.他是旧时代的结束者,也是新时代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9.
柳永是北宋伟大的词人,其仕途坎坷,潦倒终生。毕其满腹才华,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其词集《乐章集》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生动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本文从六个方面概括了其词所凸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使我们对柳永其人其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柳永是宋代词史上贡献卓著且最具争议的词人之一,他所遭受的诟病历来与“俗”和以“下层妓女”为主要描写对象有关,而细细看来,这两点与柳永对词坛所做出的贡献又不无关系,在《乐章集》中,对上述两点表现较为集中的可谓“闺音”词。因此,以柳永“闺音”词为切入点,分析其生成的历史背景、词人生平经历的客观原因和蕴含词人自我意识、市民意识、平等意识的主观原因,或可揭示柳永词作独特文学呈现背后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