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作文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认为自己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缺少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就写不出好作文,因此讨厌写作。可实际上学生写不好作文不仅仅是因为缺少生活,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缺少发现素材的心灵和眼睛。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用眼观察生活,用手记录生活,通过这些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其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2.
时下,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生活作文备受青睐,学生喜欢生活作文,理由是:其一,生活作文写的是真话;其二,生活作文不用规定非要写什么内容,它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真实地表现他们的生活;其三,学生讨厌命题作文,有的学生讨厌《作文大全》一类的作文书,作文指导课老师读的优秀例文会把学生的思维框死。笔者欣喜地发现,我校的“漫画”教学来源于生活,发现生活的真谛,揭示生活的内涵,是融入生活作文的一条好路子。为此,笔者尝试让漫画与生活作文接轨,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漫画有“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漫画以其表现手法形象、生动、诙谐而令人忍…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来说,作文是一种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作业。学生怕写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始终困扰着教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将学生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心理转变为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我从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收到了有效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学生作文时常感到没有东西写,或不知道怎么写,以致讨厌作文、害怕作文。作文指导应切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吐真言,写真情,乐于作文,能够作文,从而充分享受习作成果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作是一种习作,它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经常发现作要求写小制作、小发明;写一次活动,写动物、植物或气候。我们也经常发现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自然课有很多的活动,需要学生动手,需要学生观察,需要学生细细体验;我们还发现自然老师不知如何指导学生写观察记录、实验报告等。显然学科教学有丰富的作素材,关注学习生活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沟通学科问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写作素材,让学生逐步养成反思学习、总结经验的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愿写作,会写作,写好作。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要求过高;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多,许多题目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教师越教学生越讨厌作文课,学生越学越觉得作文不好写。以致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和自信。为此,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现象,有效提升作文教学质量,老师必须大力实施以解脱作文“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为目标的无痕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习作氛围,使学生乐于动笔,自由表达,享受习作的快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充分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作是生活的反映,来源于生活的作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说和写的主观能动性。《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样的作题材源于学生熟悉有趣的生活场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交流欲望,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的对象,展示自己所熟悉的家乡的山水风物等,而且体裁不限,内容不拘,便于学生开拓思路。学生自然思如涌,畅所欲言,生活的涓涓细流在笔下汩汩地流淌。  相似文献   

8.
刘道记 《湖北教育》2004,(24):61-62
很多教师认为一些学生的作之所以言之无物,脱离生活,或以知识代生活,或对生活理解肤浅、片面、甚至偏激,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作的源泉——生活。这种说法未免偏颇。其实学生写的也是生活,只不过受其生活阅历和认识水平所限,因此,写的是没有“思考”的生活,没有深刻认识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林凡瑞 《新作文》2004,(11):16-16
一位名人说过,世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学生写好作.就要求学生做个有心人,注重生活,学会观察。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质兼美的创新作呢?下面简谈一点笔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学生们掌握了“铺垫渲染作法”,能把生活中闪光点铺垫渲染成好的作了。他们不再有作没的写不会写的感觉了,对作有了兴趣,更难得的是有了能写且能写好作的自信。  相似文献   

11.
本论述了在作教学中从两大途径去培养学生想象力,即一方面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获取作素材,丰富想象内容,另一方面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的反复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新大纲明确指出:作教学要求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m来,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在作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作教学模式,采取开放的教学策略,注重从社会生活人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挖掘作素材,不断强化指导,变换写作形式,批改放权于学生,努力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想写、愿写、乐写,从而提高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作教学现状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是喜忧参半。所“喜”,多年来广大语教师、语教育工作在作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学生的作水平也的确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所“忧”,是那些作课上愁眉苦脸、毫无兴致,中学毕业后连封信甚至连个“便条”都不会写的学生;是那一篇篇、一本本或言之无物,或内容雷同的学生作;是那些日日“泡”在批改作繁重劳作之中的语教师!我觉得作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是当前作教学的主要弊端,我们的作课不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由教师定出调子制好框子来让学生去“填空内容”。  相似文献   

14.
怕写作文,认为作文“难写”已成为大多数初中学生的普遍情况。其原因何在?下面试从心理上作一浅析。  首先是心理障碍。专家们较一致的看法是:心理障碍表现的前三位是厌学、交往困惑和考试焦虑。其中讨厌或厌倦作文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心理状况一般是:我不行→没啥写→不想写→再想想→真没啥写→我不行。这样就行成了缺乏自信心的心理定势,一遇到作文,其整个思维活动就在这个心理怪圈里打转转。  其次,人际关系不良,交往狭窄。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告别旧“环境”,到了新“环境”,人际关系不良,就感觉到身边没有令个人激动…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作文时常感到没有东西写,或不知道怎么写,以致讨厌作文、害怕作文。作文指导应切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吐真言,写真情,乐于作文,能够作文,从而充分享受习作成果的喜悦。  相似文献   

16.
邢瑞霞 《新作文》2004,(9):14-15
我校上学期高二年级语期中试题的作话题是“爱”,试卷阅完后,我对全高二年级的360份语试卷进行了评析,作成绩很不理想。按理说,“爱”这个话题对高二学生来说是再好写不过的了。即使生活圈子很小的学生,他的生活中肯定少不了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师生之爱;爱国、爱生活、爱自然……但凡可以称为“爱”的情感。但凡和“爱”字相关的经历和事物,都在  相似文献   

17.
作认为,真是做人之本,也是作之本,因此,教师在作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他所想,说他想说,将心中对生活的真情实感通过字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命题是作文教学首要一环,题目命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有无兴趣写,能不能写好。早在50年代,我国语文教学的前辈们就提出了作文命题的原则应该使学生能写、会写。所谓能写,就是适应学生的生活范围,使他们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所谓会写,就是指适合学生的写作能力,适应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就作教学而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生活写真、写个性化的章。作个性化。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章,写出的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个性化的基本内涵。笔曾对此做过有益的探索,也获得了许多惊喜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作教学是中学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重视作教学。目前,社会上对中学生的写作颇多批评,教师难教,学生难写。如何改变中学作教学的现状?笔认为应无从端正对中学作教学的认识主手,在重视培养中学生学体写作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和提高其应用的写作能力;纠正对中学生生活的错误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变作的单一形式,养成学生读,抄,仿习惯。这样,才能使中学生乐写,会写作,才能使他们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