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星期星期一的课间操,我还没来得及走出办公室去操场督促学生上操,我所带的七(1)班的班长就冲进办公室向我告状:“老师,班上的孔X同学特别……别的女生下课后都去跳皮筋,可她老喜欢跑来让我教她打乒乓球,我不想打,她就挡住台子不让我打。”旁边的一位女老师顺口说道:“那你就教教她嘛!”这位男同学脱口说出:“她的心思我知道,她就是想勾引我。”旁边的其他老师都哈哈大笑。一位老师笑着反问:“你懂得什么叫勾引吗?”  相似文献   

2.
面对个体户学生赵亚兴最近,有两位班主任老师和我谈了他们班里几个个体户孩子的情况。一位老师不无忧虑地说,现在个体户的孩子大把大把地花钱,买高价衣服穿,买高价食品吃,有时甚至连作业也花钱让同学替做。这样,他们的品德,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不一降再降?另一位老师...  相似文献   

3.
今天期末考刚结束,几个女生看到我在宿舍,就跑过来问:“老师,我数学考几分?”我一边把成绩登记表递给她们看,一边对这几个同学考出的成绩进行适当的评价。这时,一个同学发出一声惊叹:“呀!梅玲考了96分?”我说:“没想到吧!但她一点都没错,而且还考了你们班的第三名。”“真了不起!老师,我也向你借2分吧!”当中一个同学说。这借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4.
<正>一、焦虑无奈的师长一天中午,一位班主任带着一位中年男性急匆匆地找到我,为了小B的事情向我求助。小B,女,高中一年级学生,爱"说谎",在校不喜欢与同学交往,在家里也不与父母交流。她从小就有从家里偷钱的行为,刚开始没有被发现,数量也少,最近一次竟偷了好几百,还买了一个手机。她经常在课间用手机上网、聊天,还  相似文献   

5.
一、学校恐惧症 [案例] 菲菲最近得了一种怪病--早晨起床还好好的,临到上学时就肚子疼,妈妈几次带她去看医生又都查不出有什么病.与此同时,菲菲对老师和同学也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地紧张感,不愿向老师和同学讲心里话,甚至有时在学校遇到老师,都会有躲避的念头.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天地》2011,(4):45-45
我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老师让同学不要抄作业,可老师一走,同学就开始借作业抄,有的还向我借。我心里很矛盾,借他们会害了他们。不借就会影响同学关系,你说我该怎么办?。该不该告诉老师?  相似文献   

7.
妈妈     
妈妈是一位家庭妇女,也是家中严厉的"财政部长"。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大到百元、千元,小到一元、五角,妈妈都要记账。现在,家里的账本已经积累了好几本。我和爸爸每次花钱都要向她申请,爸爸有时想留点零花钱总要动很多心思。可到该花钱的时候,妈妈又会很大方。记得有一次,爷爷突然生病了,妈妈马上拿着钱和爸爸连夜把爷爷送到医院,争取到了最佳治疗时间。妈妈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平日里,我不管做了什么事都瞒不过她的眼睛。有一次,我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玩了很长时间电脑。  相似文献   

8.
我真感激她     
人都会有毛病,我也有很多毛病,最大的两个毛病就是自私和粗心大意。有一次,一个同学向我借笔,我大声地说:“你算老几,还向我借起笔来了?”同学听后,气愤地说:“不借就不借吗,为什么骂人。”说完,他向万婷借起笔来。万婷非常高兴地借给他了,并对我说:“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能那么自私自利。”这句话也让我感到惭愧,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从此别人向我借东西,我总是很热情地答应。正是因为这样,每次我忘记带什么东西的时候,同学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还有一次我做作业,第一个交给了老师,老师严肃地对我说:“饶硕,你这次做作业极不认真,…  相似文献   

9.
<正>我已经上四年级了,可是我的脑海里还时常浮现出读幼儿园时老师的影子。记得我第一天来到幼儿园时,一位穿着白色衣服的老师微笑着走来。她拉住我的手,问这问那,不住地点头。从此,我就在幼儿园愉快地生活了。每天上课的时候,谁回答了问题,她就亲切地向谁点点头。每天我都盼望着老师多向我点几次头。不久,我调到另一个班,迎接我的是一位  相似文献   

10.
书法感受     
我跟随景舜逸老师学习书法将近一年了。景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师,他不仅教我们如何写好书法,还教我们中华民族的礼仪。使我懂得了,在家里要尊敬父母。在学校应该尊敬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应该尊老爱幼,帮助弱势群体,同时也使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自己坐车运河上书法班学习,当车行驶到甘家口大厦站时,上来了一位老奶奶,我马上站了起来说:“奶奶,您坐我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向教师推荐过一个“借分”的故事,是说一位平时学习很不卖力的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考了59分,他希望老师再看一下他的作文,是不是可以加上1分。语文老师是一位非常高明的教师,她没有轻易地拒绝这位学生,而是在与这位学生协商后借给了他1分,但与他约定,他必须在下一次考试中以10倍的分数将这次借的分“还”给老  相似文献   

12.
"说你多少次了,不要再偷别人的东西,你怎么一点都听不进去?一个女孩子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羞耻?"一踏进办公室,我就听到一年级班主任覃玉虑老师正苦口婆心地教育她的学生黄加佳。提起这黄加佳,我们学校的教师都直摇头:她十足是个屡教不改的孩子。平时经常偷东西,有时在家里偷爷爷奶奶的钱,有时在学校偷同学的学习用品,有一次竞溜进办公室偷走我的手机!每次把她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她都一声不吭,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她表示痛改前非,可没有过几天义"旧病复发"。究其原因就是她缺乏  相似文献   

13.
我们班对一位老师很有意见,那就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我们都不喜欢这个老师,因为她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每天中午,她拼命地向我们催作业。我们在做语文作业时,她偏问我们要数学作业,而且还把没做完的同学的名字写在本子上,说记满五次,数学平时成绩就是“0”分!有时,一个下午,她会布置三次作业!她批得不累吗?……我心里很不喜欢这位老师。一次,我们几个同学又犯错误了,她找我们谈话,这时,隔壁班的老师叫她出去一下,我们几个依然木头似的站在那里。我突然发现她的电脑开着,便迅速地打开W O R D文档,从网上下载了一个X X病毒,存放到她的W O R…  相似文献   

14.
带钱谈恋爱     
朋友的女儿考入北京一所大学,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高兴。开学时父亲送女儿去北京,到学校后得知,和她同寝室的3位同学中,一位是贫困生,家里每月只给生活费200元,一位父亲是老板,每月生活费千元以上,还有一位叫纹纹的,父母也是工薪族,每月家里给600元。班里大多数同学家里也都给这些。于是,他就把女儿的生活费锁定在这个数字上。一个月后,父亲要去银行往女儿的一卡通里存钱,先打电话过去问:600元够不够?女儿回答说:够了。可是女儿犹豫了一下,说:“纹纹虽然和我一样,每月家里也是给600元,但她的生活质量比我高。她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去一次…  相似文献   

15.
严国仙 《江西教育》2004,(13):94-94
编辑同志: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了.对老师的要求渐渐会说“不”了.似乎越来越对师长不敬。比如:一次我叫班上的同学来帮我提点东西。他竞然扭头就走了,不肯为老师做些小事。还有一次,我们学校准备参加全县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我安排一位同学做主持人.结果她就是不去,说了三次都没有答应。这位同学成绩不错,我平时也很喜欢她,她说“不”,真让我想不到!学生时老师说“不”,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金茶娟 《小学生》2006,(7):86-87
“金老师,我是孙雨清的妈妈,我们孙雨清这几天在家里老是发脾气,一定要叫我们买电脑,说是好多同学家里都买了电脑,上了网,这几天,回家都很迟,每次都说在同学家写作业,其实是在玩电脑游戏,我真是被她气死了!不是我不想给她买,实在是怕买了电脑后,更没有心思学习了。她很听你的话,你帮我跟她讲讲,好吗?这天晚上,孙雨清的妈妈打电话向金老师求救。  相似文献   

17.
我的女儿从华师大硕士毕业后到上海一家知名公司工作已两年,月薪不菲,但从不随便花钱。无论学生时代,还是就业以后,她始终坚持节俭,深得同学、老师、同事及亲朋好友的交口称誉。如今,许多家长对子女的“奢侈”感到无奈,我的一些同事也经常向我“取经”。好吧,我就借《教育文汇》征文的机会说上几句。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在与侄子的交谈中,我侄子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情:他们政治老师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他们的政治老师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当他还没有说完的时候,他们班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政治老师当时就气极了,对着那位同学大声说:“你给我滚出去!”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了,对老师的要求渐渐会说“不”了,似乎越来越对师长不敬。比如:一次我叫班上的同学来帮我提点东西,他竟然扭头就走了,不肯为老师做些小事。还有一次,我们学校准备参加全县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我安排一位同学做主持人,结果她就是不去,说了三次都没有答应。这位同学成绩不错,我平时也很喜欢她,她说“不”,真让我想不到!学生对老师说“不”,该怎么办?某中学教师:韩摇星2004年5月16日韩老师:你提的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许是现在许多老师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在答问之前,必须明确这样一点:当今社会,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两个人的书     
上政治课时.坐在我前面一排的两个同学中有一位没带书,另一位便主动将自己的书放到中间来与她共看。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课堂场景,可我却发现:那本书的四分之三都在带书的那位同学的一边,没带书的同学只能伸长了脖子,把身子侧过去看。老师走过来,刚想开口问是怎么回事,带了书的同学忙不迭地向老师解释:"这是我的书,她没有带书。"而忘记带书的同学早已将头低了下来。脸都红了。老师未加责备,只是说了句:"哦,下次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