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书例释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本是对汉字造字及用字方法的归纳,舍去用字法,造字法只有前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所以做如此排列,至少有三点理由:其一是符合一般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象形、指事多为独体字,会意、形声多为合体字。其二是符合一般文字由表形到表意再到表音的发展规律。原始象形字图画性极强,表形性很明显,指事、会意增加了表意性,形声字中有了表音的成份。其三是符合汉字的结构规律。象形是造字之本;许多指事字里以象形字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改革涉及诸多理论问题,理论观念不同,教材的构想也就不同。本文立足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略述几点建议。语文教材是供学生学习母语用的,因此首先要考虑母语的特点和规律。汉字的特点是表意性。汉字的表意性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尽管隶变之后汉字的象形特征逐渐削弱,但据字形而推知字意仍是识记汉字的一把钥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体现着汉字的造字规律。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学习汉字是一条基本途径。在这方面,语文教材应作出有益的探索。例如,识字教材可先介绍汉字造字祛,提示识字途径;生字除用拼音标注字音外,还…  相似文献   

3.
<正> 所谓汉字的“表音化”,是指这样一种观点:汉字的造字方法从象形、指事、会意向形声发展,形声之前的几种造字方法都是纯表意的方法,而形声方法中出现了表音因素;形声方法的产生并大量用来创造新字,显示了汉字从表意向表音进化的规律。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世界文字的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任何一种文字都必然地从表形,表意向表音发展。当今世界除汉字外几乎所有文字都采用拼音制度,正表明了这一规律。基于上述观点,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期里,要求对汉字进行彻底改革、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成  相似文献   

4.
形声字是由两个偏旁构成的,一个偏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类属,另一个偏旁表示此字的读者。用形声造字法所造的汉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仅占汉字的20%左右,到汉代许慎编的《说文解字》中,已占到80%;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它已占90%。形声字在汉字总数中的比重急剧增加和今天的绝对优势说明,此造字方式比象形、指事、会意诸方法更为重要更为优越,它可克服上述三种造字方法纯粹表意的局限,为创造新  相似文献   

5.
形声构字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体系到小篆字体以后,形声字就已占到汉字总数的80%以上。因此,研究形声造字法的成因及其发展方式,是汉字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形声造字法产生的原因:一是汉字本身发展的社会诉求;二是契合于汉民族传统的平衡对称、谐和中庸的思维模式。其产生的方式主要有强化、分化和形符与声符的直接组合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阅读》2007,(1):100-101
形声造字法作为音义兼顾的造字法,既保证了汉字在一定程度上音化,又不废汉字意化的根本特征,在音形义一一对应的时期成为造字的主流,并且由于形声造宇法的这种优势在以后所造的汉字中,形声字占越来越大的比例,形声字由甲骨中的大约20名发展成为今天的大约90%。[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六书与汉字构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构形的分析研究,历来都将许慎的六书作为依据和准则。从汉字表意的特点入手来探讨六书与汉字构形的关系,可发现六书包含了汉字构形的两个方面:一是汉字形体构造的类别,二是造字的方法。象形、象声、形声是汉字形体构造的三种类型,转注、假借是造字的方法,二不在一个层面上。形声字是象形字与象声字的结合体,代表了汉字构形表意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汉字"六书"戴震归为"四体二用",唐兰、陈梦家提出"三书"说,近人刘又辛又提出新"三书"说.本文观点一、"六书"是六种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为造形法;"转注"一类为造意法,而"假借"一类为记音法.二、新旧"三书说",或排"转注"假借"于造字法之外;或只承认假借为造字法而不承认"转注"为造字法,这是欠妥的.愚意"三书"应为造形、造意、记音三类.三、汉字是一种形、声表意和记音表义相结合的文字体系."象形"、"指事"、"会意"是以形剐义;"形声"是以声别义;"转注"为以声别义,是对义符的区分.而"假借"是以记音符号表义的.  相似文献   

9.
汉字本身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体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汉字是以表意为主要特点的立体型块体文字,“因义赋形”是造字的基本准则。每个汉字都是由一些零部件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的,相当数量的汉字在楷化简化之后仍能体现象形、会意、特别是形声规律。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一种表意制文字。以形托义是汉字最本质的属性。传统六书说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所以成为系列化的四种造字之法,是因为它们之间既具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就其共性而言,这四种造字方法均含浓厚的图画色彩,都可以按形索义。就其个性而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各自采用了不同的表意手段,都有独具的特性。可以这样说,考其共性,它们息息相通。察其个性,它们各得其法。本文论述的范围,在于判析指事符号属性,揭示指事的表意手段。大千世界,绚丽多彩。反映客观事物的概念有具体的,当然也有抽象的。沿用绘画  相似文献   

11.
汉字“六书”的第三种称为“形声”.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指出:“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用形声的方法造字,冲破了造字的许多限制,为汉字数量上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是汉字发展的最高阶段.《说文》收录的字有一半是形声字.现在通行的汉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形声字,可见形声这种造字方法具有多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许慎所谓"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到今天为止,大体上还是一种可取的说法。其中所论"本无其字,依声讬事"的假借造字之法,使原始汉字突破了象物象事的表意造字束缚,开辟了以语音为线索记录语言的新的造字途径。本文通过考察汉字乙、丁、卜、少的假借造字情况,揭示了假借造字之法对汉字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的产生已有大约10000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存的汉字是从3000年前殷周时期出现的甲骨文,稍后的金文,逐渐演变而来。从造字的结构的原则来说是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因此,一字一个音节,而  相似文献   

14.
许慎所谓“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到今天为止,大体上还是一种可取的说法。其中所论“本无其字,依声讫事”的假借造字之法,使原始汉字突破了象物象事的表意造字束缚,开辟了以语音为线索记录语言的新的造字途径。本文通过考察汉字乙、丁、h、少的假借造字情况,揭示了假借造字之法对汉字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假借和形声的发生,是汉字发展早期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它们对汉字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假借之"变"的核心在于它打破了汉字以形表意的基本模式,建立了形音联系的新模式,将汉字引入了以形表音的路径;形声之"变"的核心就是改造假借字,通过添加意符的方式将表音的假借字改造成音义兼表的形声字,从而将汉字引上了形声化的发展方向,这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字在经历了以形表意、借字表音的阶段后,最终走向形声化的道路,它标志着汉字走向成熟、完善和体系化。假借与形声发生的原因不一,但二者的目的都是以变图新,通过变革来解决汉字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汉字摆脱困境,为汉字谋求到新的出路,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二者都对汉字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形声造字法造的字既有表意偏旁,又有表音偏旁,使汉字带有一定的记音性质,同语言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联系,把汉字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形声字,就需要对其形旁、声旁有较深入的认识,并对形旁和声旁的表意、表音作用有一定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通常所说的汉字的结构方式,也就是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也就是说,随意指定某一个汉字,它的结构方式,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或形声,泾渭十分分明.……  相似文献   

18.
形声造字法造的字既有表意偏旁,又有表音偏旁,使汉字带有一定的记音性质,同语言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联系,把汉字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形声字,就需要对其形旁、声旁有较深入的认识,并对形旁和声旁的表意、表音作用有一定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汉字起源于象形造字,而后是指事、会意和假借,形声造字法出现得晚些,但后来形声字却成了汉字的主体。商、周出现过一段假借盛行的时期,一字假借为几个不同的字,引起了用字的混乱,形声字克服了假借字的弊病,获得迅速发展。秦汉时期是形声字迅速发展的高峰期。它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纯表音的假借字加形符,二是表形字加形符或声符,三是用形声造字法新造汉字。  相似文献   

20.
会意字举例     
“六书”之中,真正属造字法的仅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所谓以“六书”来分析汉字的结构,第一步就是确定一个字的结构究竟属于四种造字法中的的那一种。 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分别下一个定义,举几个例子,那是十分容易的。而辨认一个汉字究竟属于何种造字法,这就是不太容易的了。 象形、指事跟会意、形声之间还可划一条界线,即一般地说,前二者是独体字,后二者是合体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