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识员工组织承诺前因变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江  逯叶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95-197,202
知识员工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他们较高的离职率,使得关于知识员工组织承诺的研究越发受到重视。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讨了知识员工组织承诺与其个人特征和组织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就呈显著相关的变量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企业只有拥有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员工的正常流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高的员工离职率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因而离职问题倍受关注。由于离职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心理过程,个体因素中个体的心理态度因素成为研究热点。以心理态度因素中的信任因素为基础,从员工离职行为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新的信任模式,构建了基于信任的员工离职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利用组织内部信任对员工离职行为做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离职原因,在国内外离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调研问卷并对S公司员工离职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薪酬福利、家庭因素、培训与发展、工作条件是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文章据此提出了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小型企业降低离职率、增强人员稳定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员工离职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型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然而其离职率却非常高.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因素进行筛理,归纳出宏观层面、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离职因素,其中个人层面因素又分为:工作相关层面、心理层面、个人特征.最后提出中国背景下企业应对知识型员工离职的策略,内容层面的策略:关注绩效工资、心理需求与员工成长;流程层面的策略:明确招聘指标、预测离职倾向以及避免集体离职.  相似文献   

5.
基于价值匹配的知识型员工离职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的关键资源,而知识的载体和掌控者——知识型员工也就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留住员工、尤其是如何留住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价值匹配的视角分析了知识型员工高流动性、高离职率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价值匹配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知识型员工离职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9,(11)
企业员工归属感构建,分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如何塑造企业员工强烈的归属感,塑造企业文化,降低离职率,具有重要意义。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打破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企业锤炼员工的归属感新增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5,(9):59-62
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社会责任(CSR)、员工离职率、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绩效(FP)的概念模型,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CSR不仅对FP产生直接正向影响,还可以通过顾客满意度和员工离职率产生间接正向影响;CSR对顾客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员工离职率有显著负向影响;CSR通过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自愿责任正向影响FP和顾客满意度,通过自愿责任负向影响员工离职率。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所以员工离职尤其是知识型人才的离职,无疑会给企业经营活动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纵观现在的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员工流动也日益频繁,特别是90后员工,已经成为了我国就业大军中的主力,而他们现实就业中的频繁跳槽,使很多企业感到了一种人力资源的危机。因此如何保留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员工离职率,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90后知识型员工离职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员工离职率的提高,企业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坚持实施“终生交往”的观念,培育和维护与离职员工的关系,并积极对其采取合理自寺开发与管理,以期挖掘离职员工对企业自寺全新价值。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表明,职业适应期大学生员工离职率较高,频繁“跳槽”现象缘于高离职倾向,价值观念不融合、薪资待遇不满意、发展前景受阻碍、工作缺乏安全感、自我实现不满足是影响离职倾向的五大因素。为解决大学生员工频繁“跳槽”的问题,企业应该从提高大学生员工的价值认同度、完善大学生员工的激励机制、建立和维护心理契约三方面做好人才流失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