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及时做好那些有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的心理疏导是关键。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的学生产生校园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通过真实的个案,阐述了几种对消除学生校园暴力倾向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黎志全 《中学文科》2007,(5):112-112
一、校园暴力行为的分析 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和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主客观因素交错在一起,互相影响。通过几起校园暴力案例的剖析,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及时做好那些有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的心理疏导是关键.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的学生产生校园暴力倾响的主要原因,通过真实的个案,阐述了几种对消除学生校园暴力倾向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4.
校园暴力是当前危及学生安全、破坏校园稳定的一大隐患,校园暴力不仅发生在大中城市,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校园也多有出现,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暴力的存在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防控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校园为背景实施的暴力攻击行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二是师生之间发生的暴力;三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本文所提及的暴力行为仅限于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而实施的暴力。校园暴力有多样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行为暴力和语言暴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 校园暴力,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校园及其附近的以学校教师或学生为施暴对象的恃强凌弱的暴力行为。校园暴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世界性现象,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如南非、巴勒斯坦等,校园暴力事件非常频繁,给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在我国,校园暴力也并非今天才出现,但近年来有日益频繁、日益严重之势,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当前中小学暴力事件的特点、原因,并提出对策。 当前,在一些地方,校园暴力时有发生。尽管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开展正常管理、教育期间,在校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与学校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暴力行为.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多样,形成原因复杂,学校应建立校园暴力的三级预防与应对体系:针对全体学生开设预防校园暴力生活技能课程的初级预防系统;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早期干预和重点强化服务的二级预防系统;校园暴力发生后紧急应对危机的三级应对系统.学校通过建立细致的、可操作的校园暴力三级预防与应对系统,可有效地预防与应对校园暴力,保障师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校园是我们实行和接受教育的场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在我们周围,血的教训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一现象引起高度的重视。校园暴力不仅危害到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和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精神阴影。我们该如何看待校园暴力事件,它形成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校园暴力的肆意蔓延,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还校园一片净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
青春期指导与校园暴力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园暴力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危害严重化的趋势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校园为背景实施的暴力攻击行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二是师生之间发生的暴力;三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本文所提及的暴力行  相似文献   

10.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 校园暴力的概念究竟是怎样的,各国学者众说纷纭。美国的Andson.M认为,凡是在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举办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行为都可归结为校园暴力。从广义上来讲,校园暴力既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包括校外人员在校内与老师或学生之问发生的暴力行为。而狭义上的校园暴力一般仅指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日本法学家将校园暴力解释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暴力事件(殴打教师);二是以集团或集团的威力为背景而发生的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如学生之间互相打群架,欺侮弱小学生等);三是毁坏学校设备等事件。  相似文献   

11.
所谓校园暴力是指校园内外发生的学生侵犯学生人身、财产等权力的强暴行为。近几年来,中专校园频频发生暴力事件,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中专学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已成为加强学生管理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校园暴力包括校园暴力犯罪和校园欺负。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校园欺负是预防校园暴力的重点和关键。在这方面,奥维斯校园暴力预防计划是比较成功的蓝本之一,学习并借鉴该计划的具体措施和推广模式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的校园暴力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校园历来被认为是读书做学问的单纯清雅之地,而现今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校园暴力越演越烈,各种校园暴力的报道层出不穷.所谓校园暴力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暴行以及对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是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他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所造成的生理、心理的伤害等.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其在学校管理中如何运用个性的心理学原理,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建锋 《甘肃教育》2014,(16):22-22
正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禁不止,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校园暴力不仅给孩子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面对不断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我们应该深思它发生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一、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1.校园周边环境恶劣是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当前,传播暴力、色情文化的最主要的场所和途径就是网吧,娱乐场所以及不健康报刊。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色情场面。一些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业主受经  相似文献   

15.
校园本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可校园里也有阴霾——教师暴力就是其中的一种。教师暴力带给学生的往往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以法的高度明确了教师暴力是一种禁止作为,可教师暴力仍屡屡出现,禁而不止,个别案例令人发指。原因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和综合素质较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校园暴力同学校的历史一样久远,是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和教育职能期间,发生于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随着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逐步升温,校园暴力事件对青少年、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学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探索怎样的校园保护体制来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是现阶段解决校园暴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关于校园暴力的话题不时见诸报端,特别是学生暴力现象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出现的学生暴力现象,要认真地研究这一现象成因,找出防治的措施,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学生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对黑龙江省多所中专学校的调查中发现,有72.5%的中专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学生暴力现象,54.1%的学生表示自己曾遇到过学生暴力现象。这些数字说明了黑龙江省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存在着学生暴力问题。中专生暴力现象的产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有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人多方面的原因。1.学生暴力现象形成的家庭原因经研…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内在原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社会的影响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负有一定的责任,大众传媒是校园暴力形成的刺激源。  相似文献   

19.
校园暴力:学校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 校园暴力的概念究竟是怎样的,各国学者众说纷纭.美国的Andson.M认为,凡是在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举办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行为都可归结为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德育》2012,(21):10-10
近段时间,不断有一些针对学生的软暴力事件发生和曝光,如"绿领巾""红校服""蓝印章"……一次次践踏着教育的规律,刺激着教育的良心,晃动着教育的形象。多年来,以体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显性校园暴力,一直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重点打击的内容,成为教师从业的"红线"。相反,由于学校和教师认识上的模糊、软暴力自身边界的隐性、受害学生的隐忍不发等原因,校园软暴力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和多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