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8月热点网议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婚姻法》新解释引争议简介: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公布,其中关于房产的两条规定引发多种多样的理解。有人认为新解释没有保护女性利益,女方在离婚时可能被净身出户;有的则认为没有偏向男性,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是中国婚姻法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时期,但当时婚姻法残留了大量封建伦理思想,体现出一种极端父权中心主义,根本没有考虑婚姻中妇女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3.
“采访付费”在西方又叫“支票薄新闻”,长期以来已经屡见不鲜,但在我国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化暗为明,成为转型期社会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传媒生态的一种新景观。去年两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委托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关于同性恋婚姻法的提案后,  相似文献   

4.
8月12日,最高法院公布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在立法阶段,它就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而此次颁布的条文,争议更为激烈。或许不能不说,这份《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某些条文存在重大偏差,不宜实施。此次司法解释共19条,明确涉及"房产法律适用"的共5条;间接涉及的另有5条。恰恰是这些占据司法解释"半壁江山"的条文存在重大偏差:它没有把夫妻当作一个完整的共同体来看待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天盛律令》中有关婚姻法的部分,重点分析了西夏国的婚姻法中的结婚条件、结婚价钱、结婚嫁妆、婚姻中的约束和改嫁条件以及姑舅表亲近亲结婚盛行、妇女地位很高的婚姻法特点等各方面内容,以供有关历史爱好者品读。  相似文献   

6.
石刻档案记录了广西少数民族妇女被随意买卖的实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长期受封建“男尊女卑”思想的毒害,妇女在家庭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民国的婚姻法没有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实践.  相似文献   

7.
唐代各项律法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个经典。本文以唐代婚姻法中涉及的伦理性定罪的刑事处罚为源,通过古代道德观及教条,简单阐述现代婚姻法弊端。  相似文献   

8.
<正>为实现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我国将改革婚姻制度作为重要任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它以“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女性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为原则,建立新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关系,为实现男女平等提供了法律保障。1953年3月,我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1]北京市委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使婚姻法内容在北京市各阶层群众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极大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  相似文献   

9.
“包二奶”面临婚姻法“围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重婚纳妾,包二奶带来的挑战,无论是中国的刑法还是婚姻法都显得十分软弱。正在修订的婚姻法,将对各种形式的重婚行为给予明确界定与处罚。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的最新司法解释出台以后,性别平等作为一种政治议题,已经出现在中国人的面前.但是对于很多媒体人来说,它仍然是一个隐身人,即使正面撞上也视而不见.一些女权主义者试图组织一些抗议行动,但是都把声音压得很低,否则极容易在公众舆论中被当做是奇怪的尖叫. 我国的婚姻法确立了夫妻共有财产制度.和很多确立这类制度的国家一样,家庭破裂往往伴随着财产分割的纠纷.此前的基本原则是,婚前财产为各自所有,婚后所得为共同所有.婚前没有特地去办理公证的个人财产,也难免在婚后混淆而共有.  相似文献   

11.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所确立的一项离婚救济制度。因一方的法定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依法享有赔偿请求权。这使得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了法律保护,从而完善了婚姻法的立法体制。本文从分析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入手,探讨了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进而对离婚损害赔偿立法的缺陷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能引起对该制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上,<婚姻法修正案(草案)>引起了代表们热烈的讨论.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婚姻法>的关心和重视.最近,笔者发现了一份特殊的"婚姻法"--制订于1935年的<东北抗日联军部队内婚姻简则>.这份<婚姻简则>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属于比较早的调整婚姻关系的文件,其中的一些规定,对今天修改<婚姻法>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婚姻以家庭本位主导,现在逐步向个人本位发展,这很深刻地体现在了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随之引起的各种纠纷也需要法律的介入干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颁布的,也无疑是对自由化趋势的附和。实施半年多以来,关于婚姻法解释(三)大多的争议慢慢退去,但对于夫妻财产部分的条文的争议有增无减,随着具体案件的判决,也让更多人在婚前关注和这一规定相关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艾金鹏 《大观周刊》2012,(36):24-24
本文就当前我国《婚姻法》是否应修改关于“结婚年龄”的规定作了简单的梳理,从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言论中,笔者得出我国《婚姻法》现在规定的结婚年龄确实有些高,所以从顺应时代潮流,维护多数人权利出发,降低结婚的法定年龄标准,是大势所趋,也是促使法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婚姻法视野下的夫妻财产制度及离婚财产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成  陈蓉  廖芳瑶 《大观周刊》2011,(2):104-104
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是《婚姻法》聚焦的一大重点。新《婚姻法》在对婚姻经济共同体解散时如何合理分配相关各方利益方面作了详细规定。笔者试就此富有强烈实践性的理论模式在当代中国的实施现状,详加阐释和探析,以期其成熟、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婚姻法作为调整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民事基本法,欲在实现男女平等,实现男女之间和谐、内生之两性关系中真正发挥作用,应改变生育及家务劳动等传统价值观,将妇女运动追求个人解放与舒展的目标与社会、种族的治安与演进结合起来,关注妇女私人家庭领域权益的维护,在此原则基础上对婚姻法相关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离婚潮和性启蒙1980年,新《婚姻法》颁布,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第一,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第二,经调解无效。这使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奉行自由离婚的领先国家。新《婚姻法》颁布引发了离婚潮,其主体是上山下乡后纷纷返城工作的知识青年。其中,遇罗锦离婚案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18.
嗅觉要灵     
1953年春,山东省文登县的河南村,由于当了几个月的宣传婚姻法的试点村,一下子招来了五家报刊的记者,他们各自分头进行采访活动,结果,新华社记者写了一篇《河南村贯彻婚姻法出现的新气象》,《解放日报》记者写了一则《劳动与爱情》的典型,青年报记者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残余思想,婚姻自主获幸福》,妇女杂志记者写了一个《民主和睦的新家庭》。我呢?是初出茅庐的地方报纸的年轻记者,写了一篇《河南村宣传婚姻法推动了春耕生产》。无论从题目或内容上看,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01,(12):81-81
3月15日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发表关于中国正在制订中的新婚姻法的章。章说,中国正在修改已经实施了20年的婚姻法,这个修改过程让人们感觉到他们自己有权利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家庭婚姻研究室主任李银河说:“其他问题太敏感,不适合讨论,但这个问题没有那么敏感,人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一纸婚姻法新解释,引发社会热议,背后折射出婚姻被物化的悲哀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