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和北京青年报首次上了北京的出租车。 为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出租车“每车一报”的要求,北京市的三大报与多家出租车骨干企业携手,积极为出租车司机和读者送上丰富的精神食粮。 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为出租车制作了带有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徽志及出租车企业标志的蓝色报袋,北京青年报制作了红色报袋。“的士”可凭票在加油站和900多个报刊亭取报。北京市三大报首次进“的士”  相似文献   

2.
在日前结束的全省出租车“两爱一争”检查中,金华出租车违章率仅为2.6%,比上省平均违章率低13%。金华市出租车正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知道金华市出租车行业从无序到有序、从随意到规范过程的人都很感慨:出租车能有今人这样的面貌,《金华晚报》是出了力的。 两年前,全华市区的出租车虽已有300多辆,但一直处于失管状态,“宰客”现象不断发生,乘客纷纷向《金华晚  相似文献   

3.
在海南三亚的6家大型出租车公司里,只有一家建立了工会;这个城市的出租车行业协会的常务理事都是由上述公司的负责人担任,日常的经费开销也仰仗着公司。当出租车司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只能“罢运”  相似文献   

4.
在北国江城吉林市,程光是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广播里听众都习惯亲切地称呼他“老程”。“老程”其实不老,今年39岁,开过十年出租车,又做了两年电台节目主持人,主持两档专门为出租车司机服务的节目——《沸腾四更天——的士大联盟》和《沸腾正当午》。老程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头,叫“的哥司令”。声音“老成”、为人“老诚”的老程带着他的真诚、智慧和热情坚定的行走在电波和出租车行业中,演绎出“千名的哥抓劫匪”,“午夜寒江大营救”等一幕幕享誉全国的动人故事。老程也因此而成为新闻界  相似文献   

5.
趣闻     
《新闻天地》2008,(12):54-54
“斯文”抢匪动口不动手 日前,民警抓到一名自称“广州最斯文的抢匪”阿彪(化名),2005年开始,他频繁抢劫出租车司机,手法“极斯文”。据阿彪交代,他上出租车后他会主动与司机搭讪,“善意告诫”:“最近老是听到有司机被抢反抗后遭到不测。”到目的地后,阿彪就会把手伸进裤带做握刀状向司机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司机一般都会乖乖掏钱。  相似文献   

6.
“打的”回家。当出租车在大院门口停下时,“的哥”扫了一眼周围环境,好奇地发问:“您,家住这儿?”  相似文献   

7.
《陕西档案》2012,(2):18-18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为全市4409辆出租车建立了电子档案。通辽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为擦亮“流动的文明窗口”,经过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后,为出租车建立了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8.
深度报道中焦点选择和追踪赵加积太原市突然出现了1000多辆“面的”,“面的”“黄”了并州城,预示着一场出租车大战将要开始。为此我策划了一个“关于太原市出租车起价费是高还是低”的联合报道方案。山西电视台、山西经济日报得知后,要求参与联合报道。“面的”冲...  相似文献   

9.
高宇  吴月  方艾 《中国广播》2005,(1):48-50
在北国江城吉林市,程光是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广播里听众都习惯亲切地称呼他“老程”。“老程”其实不老,今年39岁,开过十年出租车,又做了两年电台节目主持人,主持两档专门为出租车司机服务的节目——《沸腾四更天——的士大联盟》和《沸腾正当午》。老程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头,叫“的哥司令”。  相似文献   

10.
据媒体报道:王某和刘某模仿报纸上的作案手法对出租车实施抢劫。日前,二人被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和刘某均为外地来京无业人员。今年9月中旬的一天,王某无意看到一张报纸上登载了一篇关于抢劫出租车司机的报道。二人对此十分“钦佩”,并决定照葫芦画瓢。9月20日19时许,刘某、王某二人携带事先准备好的仿真手枪、折叠刀、尼龙绳、胶带等作案工具,坐上了一辆出租车进行抢劫,后被民警抓获。这本来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但二人的作案经历却耐人寻味——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关于抢劫出租车司机的报道,“钦佩”不已,便“效仿…  相似文献   

11.
46岁的杨孝明是重庆出租车业里少有的能写能张罗的人。2001年底,他把一份自己起草的、有231人的签名《关于主城区出租车体制改革的倡议书》寄给了诸多政府部门。此后,他试图组建出租车驾驶员行业工会、“人民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但屡屡碰壁,的哥被公司盘剥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直到2008年11月,重庆的出租车司机采用了杨孝明不太喜欢的“罢运”  相似文献   

12.
出租车行业的“黑幕”被揭开后,如何改革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7月1日,河北日报第2版刊发《再探石家庄站前“打车难”》第3篇、整个“打车难”系列报道第9篇,报道指出:“6月29日,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发出明确声音:7月1日起,取消石家庄火车站及石家庄北站定点出租车.该区域对所有出租车开放经营,解决石家庄站前‘打车难’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胡志龙 《新闻窗》2009,(6):22-23
2008年11月3日,重庆主城区8000多辆出租车实行集体停运,全城出租车业务中断,引起全国关注。6日上午10点,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与出租车司机、市民代表座谈,以化解的哥的姐心中的“坚冰”,电视媒体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视直播,开国内电视媒体参与公共危机应对之先河。  相似文献   

15.
由文新集团发行中心主办,上海宝久广告公司承办的全市出租车行业“一车一报”工程,今年已启动,4万辆出租车内均安装报栏,放置当天文汇报及16K100页广告专刊。出租车每天载客160万人次。上海四万的士一车一报  相似文献   

16.
前一段,一些出租车上,都插着一面小红旗。我以为出租车在搞服务竞赛,而这些插红旗者是表现优秀的。觉得这个办法值得赞扬。于是凭着“推断”,很快写就一篇文章。第二天,我恰巧有事坐了一辆这样的车,顺便和司机聊起来。司机说:“插红旗是为了我们公司的车子联络方便,每个车上都有……”  相似文献   

17.
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前48小时最为关键。“第一时间”成为重庆市政府处置出租车罢运的工作准则。而在事发当天上午,新华网以“罢运”的字眼率先披露此事。而以往类似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的通常作法是对新闻单位实行“封口”  相似文献   

18.
凌春建 《青年记者》2007,(3):131-132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业被电视业超过,广播慢慢被人们定义为“弱势”的媒介。而到了90年代后期,交通台、音乐台的崛起,中国的广播业开始慢慢回升。在这次反击中,频率专业化是打头前锋。浙江广播电台“交通之声”正是在这股大潮中于1998年应运而生,其办台之初就定位于“立足交通,做交通专业广播,定位出租车司机收听市场,做出租车司机爱听的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月八日上午,十九辆红旗牌出租车被河南鄢陵县的哥从杭州开回老家(另有两辆中途抛锚)。好多天之后,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些的哥能否最终通过这种“非常”方式逼公司再次妥协?杭州大众出租车汽车公司又将如何应对此事?事件的背后又隐含着出租司机和出租车公司之间的博弈困局和利益纠葛?  相似文献   

20.
清明时节回乡下扫基。出了火车站,接站的亲戚领我穿过站前广场,直奔一条僻静的小街。“我们不能在那边叫车吗?”我指着那些在广场上待客的出租车问。“哦,我们的出租车在那边。”亲戚向小街的方向一指。我有点不解。“他们找的是熟人。”早到一天的哥哥插进来解释了一句。熟人?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要找熟人呢?”“咳,反正要用车,把活给熟人不比给外人强吗?”亲戚的回答马上让我想到“关系”这个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