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破题方法1.1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挖掘隐含条件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应字斟句酌。最先应感知到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命题者的意图,然后挖掘题目的内涵。特别关注的是:捕捉关键词句,理解关键词句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隐含在物理过程、状态及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从而破除“陷阱”。隐含条件在题设中有时就是一句话或一个词,甚至是几个字。这些字、词、句就在限定句子中找,也就是通常说的“的”、“地”、“得”结构中找。1.2画草图,将物理过程情景化和形象化画草图是分析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它能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1.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 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最先应感知到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出题人的意图,然后挖掘题目的内涵.具体方法是:捕捉关键词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隐含在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审题就是阅读、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明确题目中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是正确解题的重要前提。下面结合实例来谈谈怎样审题。一、挖掘隐含条件很多题目中都有一些隐含条件。所谓隐含条件,指的是隐蔽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审题过程中及时、  相似文献   

4.
张俊 《中学理科》2007,(3):40-41
审题时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它们常是巧妙地隐蔽在题设的背后,不易被发现.挖掘隐含条件,实质上就是要使题设条件明朗化、完备化和具体化,以便明确解题方向,寻求解题思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蓄不清的已知条件.解答物理习题时,有些习题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需要解答者反复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因此,审题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而挖掘隐含条件又是审题的重要一步.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切实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具备熟练的基本技能和严谨灵活的思维、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在解含有隐含条件的物理问题时,找出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如何找隐含条件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已知条件中找隐含条件有些物理题目中的必要条件就隐含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中。例如“眼睛能看清茶物”就隐含着视角为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隐含着合外力为向心力;“冰水混合物”隐含着温度为OC,等等。2在物理过程或现象中找隐含条件某些物理题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运动规律就是这道题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7.
审题是解答试题的首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在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捕捉关键字词;二是要正确理解题目信息;三是要学会挖掘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8.
简答题的解答过程通常有四个步骤:(1)审题;(2)寻据;(3)推理;(4)作答.“审题”的目的在于了解题目说什么,怎么说,通过辨析题目中的重要字、词、图、景,弄清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和解答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gt;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相似文献   

10.
1 着力“三分析”,挖掘“隐含”条件 力学综合题,解答的难点往往在隐含条件的挖掘.因此,首先要着力“三分析”——即分析受力及变化情况,分析运动过程,分析特定的状态及其条件.其中,特定的状态及其条件是题目的个性,隐含条件藏匿处,也是破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