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于“生态学”一词的提出者和提出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一说为美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梭罗,一说为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后者更为普遍,但前者也不乏拥护者。此外,对于海克尔最早提出“生态学”一词的时间也存在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1866年,有人认为是1869年。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追溯,推翻了梭罗提出“生态学”一词的说法,并澄清了这一观点的来源,然后,通过对海克尔文献的回顾,确定了海克尔最早提出“生态学”一词的时间为1866年,最后分析了生态学发展早期与“生态学”一词共存的竞争性术语所导致的看法的混乱。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01.在我国的科技术语中,地面以上大气层以内的飞行叫“航空”,大气层以外太阳系以内的飞行叫“航天”,到太阳系以外的飞行叫“航宇”。我国文献工作者则习惯于以“航空”一词为“航空”,“航天”和“航宇”三者的总称。在国外,一般把大气层以外飞行称作“星际航行”或“宇宙航行”(即“航宇”),并常以“航宇”一词包容“航空”。本文标题中的“航空”一词,其含意同于我国文献界的习惯用法,正文中对英语词汇的翻译,仍依原概念即“Aeronautics”译  相似文献   

3.
对现有失效专利的定义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专利一词既可以用来指称“专利权”,也可以用来指代“专利文献”或“专利技术”,基于专利不同的含义来定义失效专利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此外,对“专利申请权”、“外国专利”等概念的把握也会影响到对失效专利定义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公开”和“垄断”是把握专利制度本质的关键,也是认识失效专利本质的一把钥匙,凡是在专利文献上所公开的技术,在不享有我国专利权的情况下都属于失效专利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在日语中,“なゐ”一词具有多种意义:它常用于表示变化,但也有“非变化”用法:“非变化”的“なゐ”在内容方面与判断句是一致的,但从功能方面来看,它比判断句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体现出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状况的理解、体谅和客气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李沛  陶魏青 《内江科技》2009,30(2):63-63
在日语中,“なゐ”一词具有多种意义:它常用于表示变化,但也有“非变化”用法:“非变化”的“なゐ”在内容方面与判断句是一致的,但从功能方面来看,它比判断句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体现出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状况的理解、体谅和客气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间谍”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传附李牧》:“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对此词的解释则首见于《唐律疏议》:“间谓往来,谍谓觇候。”专指战争中秘密侦探敌情人员。历史发展到今天,“间谍”一词内涵早已远远超出了其原始的含义,尤其是当今世界冷战结束后,各国竞相在经济上一展身手,商业竞争日趋激烈,间谍一词也脱离了其军事意义,转而成为商战天平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7.
曹凯  莫翠鸾 《科教文汇》2009,(4):247-247,257
“封建”一词的涵义从古到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封建”一词现在的意义与本来面目已大相径庭,如何使用这一词在史学界颇有争议,岳麓版和人教版两套教材在此问题的分歧就是这一现象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遥科学探秘     
自从1985年“遥科学(Telescience)”一词在专业文献上出现以来,遥科学已发展成一门崭新的学科,同时作为关键技术在航天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广义地说。遥科学的宗旨在于建立更为和谐与高效的人机系统,使得人们能够对无  相似文献   

9.
据“牛津英语词典补篇”(1972年出版)记载,“文献计量学”一词最早在1969年12月的《文献工作杂志》上使用。在这卷杂志上,英国学者费尔桑在其论文的标题中使用了“文献计量描述”的字眼;文献学家阿伦·普里查德则发表题为“统计书目学还是文献计量学”的简短但著名的究研论文,首次明确提出了“文献计量学”术语。普里查德首先考察了休姆于1923年出版的44页的小册子——“统计书目学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关系”。该书是休姆在剑桥大学作了两次演讲的讲演稿,较早地论述了科学论文数量、专利数量、输出数量,及其比例之间的关系。但普里查德指出:“统计书目学”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交通与公共运输 在中国,“公共交通”一词通常比“公共运输”更容易被人接受。这是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随着经济发展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提高,“公共交通”一词在概念上的模糊,造成人们理解上的差异,已影响到城市公共交通的健康发展。 “公共交通”一词准确含义应是“公共运输”。它在  相似文献   

11.
共词聚类分析方法是科技情报分析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技术,已逐渐发展成为科技情报分析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共词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形成一系列由科技文献组成的文献聚类,这些聚类所包含的主题特征对于揭示学科领域知识发展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本文分析了基于词频统计共词分析的主题识别方法及其局限,提出基于概率模型的主题识别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充分地利用概率模型的优点,改进了传统共词分析方法的不足,从而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主题分析中的主题识别环节。  相似文献   

12.
“文献”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广荣  赵岚  曾勤 《情报杂志》2003,22(2):46-47
根据GB3792.1-83《文献著录总则》中对文献定义:“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认为记录有知识的载体作为文献,必须具备四大特性;载体上的知识必须是“记录”而有的;必须能长期保存;必须具有收藏价值;必须是能够为人们所收藏,并认为定义中的“载体”一词应改为“物体”为好,最后将文献定义为;文献,记录有知识,能长期保存,具有收藏价值且能够为人们所收藏的一切物体。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一词被广泛使用,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界定、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与现代化理论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转型研究,得出总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总论现代化理论,应属于社会发展综合理论。“K02和X22”作为总论“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归属类目,已缺乏科学性。建议社会学下的“[C911]社会发展与变迁”不应该是K02的交替类目,而应该作为一个正式类目起用,便于集中社会发展理论方面的文献。  相似文献   

14.
社科文摘     
“中华民族”称谓始于梁启超“中华民族”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3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过,习惯上所说“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外国人称中国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大势》一文中,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接着,梁…  相似文献   

15.
关于区域发展模式和创新环境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初探“模式”一词无论是在汉语或英语中,其涵盖的意义都相当广泛。在经济学的相关文献中,所谓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经济的方法”。发展模式都是特定约束条件下发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条件的可变性决定着模式内涵的可变性,一种模式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的不同,相同的模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不同模式的比较,需要考察不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辨体”是清代词学的重要内容,刘体仁生当清初词学中兴之际,于“辨体”词论多有发明.他以诗、曲为参照,体察词体深微幽隐的审美内质和“陡然一惊”的审美效果,并使用“妙境”“神味”“神理”等新鲜用语加以涵盖,拓宽了“辨体”词论的思路,并引发了后世对词之境界、词味的开掘.他注重词之语言、结构与词体之正的关系,他批判以戏为词,追求词体之纯正.刘体仁“辨体”词论思想,既是宋代以来文坛对文体辨析问题的延续与深化,也是针对明末清初词曲化现象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逍遥”一词意为漫步、散步等行为,而不是指人的情感状态,甚至认为“逍遥”在语境中带有伤感色彩.这种观点不恰当地把“逍遥”在语境中的引申含义都还原为词源学上的本义,并且混淆了语境的情感色彩与“逍遥”一词所包含的情感色彩.在先秦文献中,“逍遥”主要的引申含义是游戏、游玩,不能还原为单纯的散步、漫步,《庄子》则对“游戏”含义进一步引申,明确地用该词意指闲适、自得的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18.
文献老化B-K方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正吾 《情报科学》1999,17(4):429-433
本文认为文献老化B—K方程具有参数少、精度高的特点,分析了文献[2]的“改进”能有效提高B-K方程的精度。分析了B-K方程中反映了“档案性”文献的变化,反映了“有现实作用”文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盛凯 《中国科技信息》2009,(19):213-214
内容决定形式。近代复杂的社会内容是诗歌中一些形式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近代诗歌对形式的改造,共性是“浅层次的”,变化只限于旧诗体的基本框架内。本文列举并分析了“组诗”,“长诗”、“句式自由化”、“通俗化”以及“新名词八诗”等现象,认为“诗界革命”喊出的“革命”一词,是近代以来诗歌形式上一系列变化的合乎情理的归结。  相似文献   

20.
ISO/TC46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健雄  李世玲 《情报杂志》2004,23(10):93-94
ISO/TC46是以“信息和文献”为研究内容,为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筹划制定国际标准的组织。由于TCA6重组,各SC(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内容有所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名称,本文根据新体制中各SC的工作内容,探讨标准化工作中“文献”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