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漫长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我们党深刻认识并成功践行坚持与创新的辨证关系,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理论创新,必须明确理论创新的必然性,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把握好独立自主的根本立足点.必须明确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根本方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漫长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我们党深刻认识并成功践行坚持与创新的辨证关系,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理论创新,必须明确理论创新的必然性,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把握好独立自主的根本立足点,必须明确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根本方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研究要以时代和实践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对时代特征和时代发展进程中提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提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提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阐释和传播中的重大问题等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研究,并在研究中妥善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部的关系,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的关系,坚持党性、阶级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对于正确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正确理解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要善于从理论渊源、相互关系,思想路线、方法论方面去深刻把握和理解;要在实践中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与创新有着共同的本质,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既是与时俱进的过程,更是开拓创新的过程.要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6.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来的最基本经验.本文围绕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问题,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来的最基本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确立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无论是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是对于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实,都是十分必要的.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2.坚持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脉相承;3.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同时还要做到:在研究视角上,坚持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入手而不是纯粹从概念入手;在理论形态上,坚持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代表的新的理论形态,而不是以传统形而上学为代表的旧的理论形态;在研究与表述方法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握和弘扬基本精神上、放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上,而不能放在翻新词句和建构体系上,更不能用西方现代或后现代思想家的理论甚至黑格尔的思维模式来诠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面向现实,以批判现实、认识现实、改造现实为主旨;面向人民群众,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己任;面向发展,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动态统一、与人民利益的动态统一.当前,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既是民族精神建设的需要、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也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需要:1.有利于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2.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奠定基础;3.有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与作用;4.有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5.有利于回答现当代西方思想家特别是哲学家的诘难;6.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生动的实践问题,既需要理论维度的艰苦探索,也需要从实践维度加以研究.人们对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有效传播、运用、创新等关注的相对较少,也缺乏这方面深入的发掘和总结.这种状况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和推进难以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在中国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全面的传播和不断的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初衷和落脚点,也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实现了中国化的重要标准.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存在的理论源泉和生命力之所在,而中国当代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坚实基础和植根的沃土,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扎实推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静 《华章》2012,(28)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正确把握好几个基本观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理论创新的前提;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就是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指导.这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又充分吸收西方有益成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但完成这一任务不能仅靠喊马克思主义口号,而是要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没有坚实理论的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只是空洞的口号.因此,我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理论创新的标准与重大创新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重大理论创新的标准需要考虑:1.该理论的问题背景和实践背景;2.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标志着战略思想和深层理念的变化;3.属于重大的理论问题,具有理论母体的地位或意义;4.按照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解读,其"异端"特征显而易见.从这样四条衡量标准出发,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最显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他们从不教条、不僵化,总是根据历史条件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从而才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伟大科学成果的诞生。因此,可以发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是党的理论旗帜具有的根本属性。在当今中国,我们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指明了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两者的融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融合过程中应注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同时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邓小平在继承中国革命中诞生的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现实,运用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遭遇到的重大问题的一种理论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思想,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理论形态和话语创新的模式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个典范,是我们当前理论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创新活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替代性价值,又包含了二者相互契合的基本属性,是党着眼于实践发展而进行的文化上的主动融合。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以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为前提,以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本途径,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开辟及其不断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不断探讨的重大问题。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一代又一代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推向前进。深入研究建党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概括基本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深厚根基和不竭源泉。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面临诸多新形式、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面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变革,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应该突出和把握“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代问题”、“回到现实世界,回到人本身”等基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质。坚持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历史发展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自始至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相依相成,它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状况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不仅是实践层面的,而且更深藏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内在的理论逻辑之中。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本身即体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理论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从提出到现实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创新的理论勇气和实践精神,这一精神将继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的胜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在新的社会实践条件下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在我国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