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林显英 《中国教师》2011,(12):49-50
<正>那是上学期我在八年级(3)班上音乐课。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这节课先让学生稍微了解有关京剧知识,重点演唱流行音乐与京剧音乐相结合的戏曲——《唱脸谱》。由于考虑到学生对戏曲音乐不大感兴趣,在课  相似文献   

2.
期终评价既是对学生一学期来实际学习情况的一次检测,也是对学生进行一次激励和再教育,更有效地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自实施新课改以来,小学音乐学科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期终评价,一直困扰着一线的教师。我就把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一点体会汇写成篇,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3.
陈益宇 《广西教育》2013,(30):14-14
初中音乐学习时期是一个学生对音乐认知较为成熟的时期,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演唱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唱的效果和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对一线初中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笔者发现,有些教师范唱时经常会出现声音发抖、发虚等气息控制不好的问题,受到教师的影响,学生也很难做到用正确的气息来演唱歌曲。可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对气息的运用非常关键,教师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气息,才能为学生进行正确示范,更为标准地展示出授课内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评价是指对音乐学科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可以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了解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供音乐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自觉地运用音乐教学评价的水平还很低,在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的成绩往往是“一唱定乾坤”,忽略了学生的评价权。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六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郾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在快乐中表达。2郾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3郾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体验民谣歌曲的感情,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教学重点:1郾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在简单的模仿与创造中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2郾唱好民谣风格的歌曲,并能用节奏强弱去表现歌曲。教学难点:1郾“请你进来坐一坐”唱准、唱清楚。2郾“呜哦呜哦呜哦呜哦”唱出强弱力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龚超刚 《教育导刊》2011,(11):93-93
音乐是一门极具表演特性的学科,学生的音准、节奏、视唱、练耳、情感、声音、演(奏)唱等音乐素质高低是要在学生的表演实践活动来得到显现和印证的。表现性评价是指教师给出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而进行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范唱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所教歌曲和演唱技巧获得感性认识而进行的示范演唱。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熟练的范唱技巧。本文首先分析不同范唱类别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从音乐教学主客体角度分析了范唱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习好音乐的关键是做好音乐课程评价,随着音乐课程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只有做好了音乐课堂评价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音乐,融入音乐,享受音乐。多元化课程评价不但激励学生演唱技能,更让他们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的学习和演唱或者相关乐器的演、唱、奏当中,都需要通过乐谱来表达。在音乐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先教会学生识谱,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的入门,从而不断掌握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0.
尹军蓉 《课外阅读》2011,(11):266-266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其评价方式也具有其特殊性。在课堂上教师运用的评价方式也一般多采用口头评价较多,比如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就经常表扬学生,“你唱的真棒!”“表现很好!”等较综合性的语言评价学生。但作为逐渐成长中的中学生们,他们渴望有一种更个性更具体的评价方式来及时记录和肯定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付出,这种记录能逐渐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会让他们发现自己潜在的音乐才能和优势。所以中学音乐课堂需要一种有效的,能及时肯定他们行为与表现的评价方式,以更好的促进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音乐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音乐考试应该体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活教师的教学,完善音乐教育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音乐考试是对学生一个学期音乐学习的考核与全面评价。音乐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对学生学习音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策划、设计出新颖的考试形式,确定深受学生欢迎且学生可以努力完成的考试内容,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谊霉求晏活机动抽.讲行音乐老谊  相似文献   

12.
付静 《新课程研究》2009,(7):125-125,128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了音乐教学要“以音乐为本”这一理念,为此,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而不能以为了引导学生的兴趣而把音乐课弄得不象音乐课。在教学时,要注意通过不同的演唱,设计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情感;学习音乐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手段,想像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一节音乐课要用音乐贯穿始终,使学生爱唱所要教的歌,将学生引入“听音乐的课堂”,打下听觉体验的基础,带领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13.
宋显义 《黑河教育》2014,(11):54-54
正一、我的音乐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参与音乐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初步分辨节拍、听辨不同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能够在自己的表情动作的配合下演唱歌曲,并了解中国及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培养学生创作的能力,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情操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与音乐艺术形象来感染、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聆听民族民间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演唱乐曲的主旋律,让他们体验音乐的意境;优化听与唱的交第融合,让他们在音乐欣赏中理解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教师还要注重学生体态语言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蔡娟 《安徽教育》2014,(4):43-43
<正>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评价的作用不可小觑,在课改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对学生的表扬也多了。但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若不断地重复简单的"很好""你真棒"等语言评价,久而久之,孩子们也觉得这是一种敷衍,导致学生上课情绪依然低落。记得听过某老师的《小白船》一课,一名学生上台演唱,声音不太好,节奏也不对,演唱完毕后,老师却说了一句:"XX真勇敢,唱得真好。"其他学生的表情可就复杂起来,甚至有位学生小声说:  相似文献   

16.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作为重要的音乐教学法之一,对于学生音乐基本能力的训练有其独到之处。“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让学生采用7种不同的手势来代表7个不同的唱名,在视觉空间上把音的高低关系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确立一种正确的音高观念,并在演唱时具有良好的音准。若学生能较好地利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阶学唱,将会对学生的音准尤其是合唱中的声部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音乐学科的考试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所学内容的一种评价方式。而评价是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对课程标准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科学性以及教育价值认定的依据,是评价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实施效果的依据,是评价学生学习提高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因此评价的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也希望通过音乐考试达到对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多年,并对高年级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兴趣进行过调查。许多学生反映,他们不爱唱课本中的歌曲,认为课本中的歌曲老套,不好听,而喜欢当今流行的诸如:周杰伦、S.H.E等歌星演唱的歌曲。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尽早拥有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许多合唱歌曲富有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但真要让学生来唱,多数学生就会知难而退。因此,打好基础从中年级学生入手,培养他们的合唱意识与技能;从低声部学习入手重点巩固音准,逐步达成声部平衡;从多种艺术表达入手提升合唱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李艳红 《广西教育》2014,(7):152-153,161
视唱教学中学生的乐感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在平时视唱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记住乐谱中标记的各种符号和术语;注意分析乐曲中各音乐要素;注重抓好乐句的表达;注重声乐演唱技巧在视唱练习中的运用;加强模仿能力的培养;合理处理好精唱与泛唱的关系;注重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