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其实,相对于终身学习能力而言,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心理学告诉人们,兴趣是人认识上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推动人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有了兴趣,学生就可以像海绵一样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识,那么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自然就有了.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人的兴趣、潜能、智慧都是需要点亮的,尤其在成长的关键期,像农作物成长一样,错过一个阶段就错过一生。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随时可能催生它,点亮它,只要有这种可能,我们就要去做,就要去开发。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喜欢生物,愿意去学,自然就能集中精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效率自然就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呢?下面,笔者就略谈一二。一、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4.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研究,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自然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得轻松而高效。生物学科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独特优势:学习素材的来源贴近生活、生动有趣、资源丰富、易于探究。这对学生学好生物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天使,天使是有翅膀的。我们的翅膀在哪里呢?原来,它是隐形的,一只叫兴趣,一只叫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对待学习,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一提学习就头疼,效果自然不会好。相反,一个人一旦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不知疲倦,废寝忘食,学习效率也会很高。因为,有了兴趣,就会勤于思考;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究;有了兴趣,就会在学习的征途中不畏艰险。  相似文献   

6.
钱海军 《课外阅读》2011,(12):215-215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要掌握并熟练使用使其能像母语一样自然顺畅的说出来,是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而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阶段教育的需求,小学英语老师就不能像其他阶段一样以传授知识为主。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实行趣味教学,使其乐于进入英语的学习和实践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动机,是一个人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教师如果能用积极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积极活跃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驱动力,自然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且有向往的心情。例如,对语文感兴趣的人,总是对语言这门学科格外关心和注意,在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就会自觉努力,深入钻研,甚至花很多精力去博览、探索有关的知识,从而取得优异成绩。正因为兴趣具有这种追求探索的倾向,所以学习兴趣是学好各门学科(当然也包括语文)的自觉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朋友。”这就是说,你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它就将像一位好朋友,永远陪伴并鼓励你在学习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兴趣和能…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那样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或机械零件。联系我们的数学课堂,“原生态”的数学课堂追求的就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努力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0.
沈克尼先生的本职工作是出版社的发行部主任。但是他还是中国探险家协会的理事,对自然和军事他有一份让人感动的痴迷。他从自然中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听听。间:您是什么时候起开始对野外生活发生兴趣的?吝:我对野外生活的热爱,源于我对军事的情感。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与军事相关的一切,喜欢刀枪。上学了,我开始对地形学产生极大兴趣,还试着画过学校的地形图,这个爱好使我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到野外去。我一到自然中就非常开心。问:喜欢自然是否影响了您对生活的态度。答:是的。当你感到烦恼的时候,置身于自然中,面对山川河流…  相似文献   

11.
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家庭不温暖、不幸福.其实没有一个人是不幸福的!幸福就像快乐一样是要去寻找的;幸福就像知识一样是要去积累的;幸福就像人生一样是要去体会的;幸福就像爱情一样是要去付出的!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后,他就会积极地去认识、去实践。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内驱动系统中最积极活跃的心理因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带着一定的兴趣去学习,可以使人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学习时精力就会非常集中,并且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还将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教师应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西方素描观念的嬗变1.古典主义绘画理念古典主义绘画是在欧洲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古希腊时期“艺术摹仿自然”的理念,通过摹仿自然去创造“现实中可能有的”和“应该有的形象”。艺术摹仿论的创始者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摹仿本能,这是因为人的天生就有摹仿的本能,其二是人在摹仿中能体验快乐感。但艺术不仅摹仿了自然事物的形象,而且艺术作品还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它摹仿的是现实世界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照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几年在自然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我发现每当学生对某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探究,而不会觉得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途径。利用自然学科的优势 ,加强实验教学 ,挖掘自然实验教学的潜能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运用实验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心理学家认为 ,学生的求知欲是创造性思维的“激素”,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追求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这就能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他们就会主动去发现问题。创新的兴趣越大 ,创新的思维就更活 ,也就能引起他们的好奇 ,激发其创新欲望。因此 ,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兴趣的需要 ,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去挖…  相似文献   

18.
感悟自然     
生于自然,复归于自然,在某种意义上,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在自然的怀抱中做了—个匆匆的过客。生命与自然的邂逅被激发出的是陶醉,是哀恸,是狂喜,是悲泣;是花落去的那—份无可奈何, 是燕归来的那一缕似曾相识。朋友们,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被机械和金钱赶走的那些美丽的情感,就像远方那一座座重重叠叠的山峦,正以温柔的目光神采飞扬地向这里眺望。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伸出双手拥抱自然,用心去感悟自然。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只有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好的导语就像一首歌的序曲,它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般说来,以学过的知识作铺...  相似文献   

20.
有调查表明,目前,绝大多数小学生不喜欢阅读。为什么呢?小学生不喜欢阅读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从阅读中体悟到阅读的好处,自然没有兴趣阅读。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所以,兴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